•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5 01:34:00 来源:阿宅社会

连日来,北京多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房山是其中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北京卫戍区某团副参谋长宋贺龙表示,7月31日凌晨0时30分左右,他们接到解救被困房山区北下寺村山上的居民预先号令。凌晨1点多,他们到达救援点位时,山上雨势迅猛,已经将桥面淹没,水深约达30公分。

7月31日,宋贺龙拍摄的视频里,山上洪水水势快漫过轮胎。他们却毅然前行,展开救援。车上一张红色的纸上,写着:手握方向盘,心中想安全。

当日上午,山区洪水涌入房山区周口店镇一工厂。厂区职工马女士回忆:“尽管我们做了准备,在工厂门口堆放了沙袋,只留人能进出的小口,但洪水迅速冲过沙袋,涌入了工厂,根本不给人反应的时间。”

8月2日,厂区水势已经退去,仍有水渍残留。地面因洪水的冲击而变形、撕裂,宛若一道巨大的伤疤。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路边可见被冲倒的树木、电线杆。一辆汽车车尾被洪水冲至墙面,车身可见明显的变形。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地面上,一个不知从何处漂来的蓝色玩具汽车静静躺着。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在厂区职工家中,洪水留下的印记清晰可见。室内大量淤泥堆积,深度约有半掌厚。一辆被冲倒的木椅仍陷在泥中,尚未被扶起。

居民们拿着盆,清理洪水造成的混乱局面。解放军北京卫戍区的官兵们也加入救援,清理通往工厂和村庄的主要道路。

宋贺龙说:“清理街道并不是我们所做过的最艰难的工作,但可以帮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照片由北京卫戍区军队提供

此前,他们已连续作战几天,陆续转移群众上百人,之后又加固水坝,展开清淤工作。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照片由北京卫戍区军队提供

北京卫戍区某连指导员王更介绍,起初,道路上的淤泥堆积高度至脚踝。100米左右的道路,大致需要清理一个多小时,每天清理的淤泥需要卡车运送几十车。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宋贺龙已服役15年,曾多次参与灾害救援行动,包括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当时,这一地区也是受灾区。他说,与2012年相比,这次的降雨更猛烈,但因提前准备,造成的损害较小。

部队里,更多的战士都是90后、00后,年龄小的有2003年的。战士徐艳达刚入伍满一年,第一次参加救灾。因为大量出汗,他的脸上红了一片。尽管连续作业,他却说,自己并不累:“能为人民服务,我感觉很光荣。”

指导员王更说:“在回去的路上,很多同志累到在车厢板上睡着了,但是第二天依然工作热情高涨。”

在房山区前石门村、三岔村等地,北京卫戍区官兵们编组作业、进村入户,采取肩背、人扛等方式,先后转移受灾群众数百名,各类重要物资200余件。

北京卫戍区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

照片由北京卫戍区军队提供

长达20多个小时的奋战后,官兵们成功开辟两处桥梁通路、清理30余处路障、淤泥,数吨重的山洪石块,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现年63岁的当地村民李润成称,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雨,连续下了3天,他们都待在室内不敢出门,“看到这些解放军战士,我很感谢,他们确确实实是在为人民工作,咱们国家还是有力量”。

脚下是泥泞,心中是百姓

致敬中国军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奋战多日清除淤泥近千立方米
...速度缓慢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让他们苦恼不已8月6日以来 北京卫戍区某部组织百余名官兵前往窦店镇进行排污清淤任务“同志们当前我们主要负责道路疏通和清淤要尽快帮助老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2023-08-13 10:26:00
清淤消杀、运送物资……他们闻令而动 持续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
...全面消杀为确保灾后无大疫,保障居民正常生活。近日,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组织洗消分队分别前往房山区、门头沟区等地域,开展全面消杀,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受强降雨影
2023-08-07 19:49:00
“杜苏芮”给吉林省造成洪水尚未排除
...到被困群众手中。(解放军报北京8月11日电) 8月11日,北京卫戍区某团官兵对北京市房山区受灾村庄进行防疫消杀作业。 连续奋战不言苦——北京卫戍区某团支援驻地灾后重建见闻“
2023-08-12 12:22:00
北京卫戍区某团机关干部下连蹲点 解决官兵“挠头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北京卫戍区某团组织机关干部下连蹲点蹲出“好点子”解决“挠头事”解放军报讯汪琳、任发源报道:“一图在手,证件办理流程清晰明了,省心又高效。”近日,北京卫戍区
2023-07-15 21:53:00
生命托举|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护送被困婴儿下山
...摩村,是此次受灾的村庄之一。为了搜救被困人员,近日北京卫戍区某部15名官兵组成小分队,在参谋长刘永奇带领下,从清水镇政府出发,前往上达摩村勘探道路、运送物资。“这两个孩子一天
2023-08-07 19:57:00
北京卫戍区某团听实话摸实情靠前服务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北京卫戍区某团听实话摸实情靠前服务解放军报讯潘兴作、吴越报道:升级改造军士公寓、增配文体活动器材、一线送医巡诊服务全面覆盖……连日来,北京卫戍区某团机关主
2023-11-04 13:31:00
北京卫戍区某团:线上倾听呼声 线下解难帮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北京卫戍区某团线上倾听呼声线下解难帮困解放军报讯史娇林、汤承烨报道:通信基站安装到位、服务分队下沉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难题……近期,北京卫戍区某团依托强军网
2023-07-10 18:56:00
北京卫戍区某团邀请退伍老兵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北京卫戍区某团邀请退伍老兵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让团史长廊“活”起来■李铁厂许韶玉解放军报记者钱晓虎前段时间,北京卫戍区某团团史长廊人头攒动,受邀参加连庆日
2023-07-07 16:32: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5月上旬,北京卫戍区某团通信二连指导员李毓浩以“忠诚源自信仰”为题,给官兵上了一堂教育课。授课结束前,官兵利用“智慧云平台”填写调查问卷。提交完成后,该平台随即
2023-05-26 09: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传续雅洁 鉴践同行”——乙巳张耕作品展在合肥开展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上午,“传续雅洁 鉴践同行”——乙巳张耕作品展在安徽省书画院美术馆开展。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
2025-08-16 15:28:00
合肥七旬金婚夫妻坚守32年平价盒饭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市庐阳区四处巷内一家开了32年的平价盒饭店意外走红。这份热度,既源于实惠美味的家常菜,更因经营摊位的是一对年过七旬的金婚夫妻——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与坚守初心的态度
2025-08-16 15:28:00
航模进商场 消费新场景
8月15日,河西元通商圈的一商场内,多款造型逼真的航模吸引路人驻足。歼-20、武直-10等模型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人们可以登机体验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航空魅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08-16 09:22:00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
2025-08-16 06:32:00
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多个重大国家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产出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
2025-08-16 07:14: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2025-08-16 07:29:00
平度市人民医院踝关节镜微创手术顺利实施 开启微创治踝新篇章
鲁网8月15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张云峰)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团队顺利为一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了踝关节镜微创手术
2025-08-16 07:51:00
闻汛而动 以迅制汛 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应对极端天气
市建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排洪渠文兴路下穿通道作业。牛利敏 摄交警在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口进行疏导指挥,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韵菲 摄消防队员转移被困老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人
2025-08-16 07:43:00
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丨30分钟!报告,潍坊“汪汪警官”圆满完成任务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王辉 潍坊报道“隆重表彰其‘嗅觉灵敏、业务扎实、使命必达’的硬核实力与忠诚担当!号召全基地警犬向三位同志学习
2025-08-16 07:38:00
答题致敬历史!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潍坊参赛者抽中华为手机大奖
海报新闻记者 牛鞠榕 王冠超 潍坊报道“得知中奖消息时特别激动,这不仅是一份幸运,更像是对我学习抗战历史的一份肯定。”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
2025-08-16 07:37:00
大皖新闻讯 110报警电话是紧急救助热线,也是公安机关受理群众报警和紧急救助的“生命热线”。合肥一男子恶意占用“生命热线”
2025-08-15 17:30:00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脊柱与关节外科:微创利刃出鞘,挺起生命脊梁
鲁网8月15日讯在人体这座“生命大厦”中,脊柱是支撑躯干的坚实承重梁,更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脊柱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身体的整体机能水平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李君“本以为是老来俏,没想到竟是宫腔里长了‘小麻烦’!”52岁的张阿姨(化名)想起这次就医经历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62岁的王阿姨最近有点“闹心”,不是心里烦,是心口痛!胸骨后像被石头压着
2025-08-15 17:35:00
平邑县人民医院同期根治胃直肠双源肿瘤
鲁网8月15日讯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双源原发肿瘤的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中以胃与结直肠同时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最为常见
2025-08-15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