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宋祖锋
连日来,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在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垛石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顶变成晒鱼场。鲅鱼、偏口鱼、鳗鱼……屋顶上,30余种海鱼被整整齐齐地排列起来,密密匝匝在冬日的暖阳下泛出金黄的油光。据悉,垛石村年产甜晒鱼300万斤,同时打造以渔家文化为主的旅游特色村。
11月12日,天气晴好,走进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垛石村,一股甜腥气扑鼻而来。家家户户房顶屋前到处晾晒着各种甜晒鱼片,切鱼、腌制、晾晒……小渔村到处充盈着忙碌而又喜悦的景象。
在村民孙成谭的房顶上,一条条腌制好的鱼片被整齐摆放在网上晾晒,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诱人的色泽。“天越冷越忙,现在每天要加工1千多斤甜晒鱼。”58岁的村民孙成谭至今从事甜晒鱼加工已经40多年了。他介绍,进入11月后,气温下降,蚊蝇减少,渔民们都趁着天晴低温抢抓晒鱼有利时机,一天有10多个小时都在加工甜晒鱼。
即墨区鳌山卫街道的垛石村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渔村,常年光照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村庄远近闻名的甜晒鱼产业。说起村庄甜晒鱼的发展历史,垛石村书记孙克恕介绍,以前,村民出海捕鱼的时候为了方便储存,就在海上进行简单加工,把处理干净的鱼在海水里洗一下,挂在船头上晾到表面干燥时再用海水洗一下,再晒。到岸后或是送朋友,或是留着自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特别风味的鱼产品,逐渐被人们认可。如今,甜晒鱼已经成为餐桌上的重要美食。
垛石村的甜晒鱼干既保存着海洋赋予的“鲜香”,也有阳光晾晒留下的“醇香”,“鲜香”与“醇香”的完美结合,离不开在垛石村流传多年的纯手工晒制技艺,先将鱼的表面简单冲洗,将鱼肚剖开,麻利地剔除内脏,均匀地搓上适量食盐;待鲜鱼腌渍好后,再用山中的泉水洗净并开始晾晒。为了能快速晾干,每个架子都是朝着太阳方向倾斜摆放。经过几天的晾晒,一条条鲜美的晒鱼片便完成了。
鲅鱼、鳗鱼、鼓眼鱼、青板鱼、蛤蟆鱼……如今,村庄甜晒鱼有30多个品种。每年11月初到来年5月1日是晒鱼佳期,整个村庄一年大约能加工300万斤鱼干。到了冬季,屋顶上的一片片的鱼干构成了一幅别样的渔家景象,垛石村靠着甜晒鱼成为了以渔家文化为主的旅游特色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