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宫女太监犯了法是哪个机构进行处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21: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热播清宫剧《延禧攻略》里,太监寿锡、宫女玲珑因为嫁祸于女主角魏璎珞,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送到慎刑司接受处罚。

慎刑司,就是清朝皇宫里负责处置违法太监、宫女的机构。

清朝宫女太监犯了法是哪个机构进行处罚

慎刑司属于内务府的一个正式机构。最初名叫尚方司,1655年曾经改名为尚方院。1677年改名为慎刑司。慎刑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等员。所辖有管辖番役处,以内务府人员兼充司员,设正副头目各4人、番役40人,负责缉捕案犯。

那么,慎刑司的职责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就是7个字:掌上三旗刑名。这就意味着,在内务府管辖范围之内的上三旗内部案件,都由慎刑司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很明显,慎刑司就相当于皇宫内部设置的一个司法机构,权力相当大。宫女、太监进了慎刑司,往往不死也会脱层皮。所以,宫女、太监畏惧慎刑司,视为“鬼门关”。

光绪皇帝很宠爱珍妃,冷落了隆裕皇后,惹得慈禧太后不高兴。“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不但将光绪皇帝和珍妃软禁起来,还将光绪皇帝和珍妃手下的一批太监交付慎刑司,以“结党营私”的罪名,每人重打200大板。

这一顿板子下来,几乎没了人样。

不过,如果是比较重大的案件,比如有可能要牵涉到杀头的,慎刑司就管不了了,必须移送到“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凡审拟罪案,皆依刑部律例,情节重大者移咨三法司会审定案。”

在清朝晚期,皇宫里有一个年轻的太监,叫寇连材。寇连材为人聪明能干,做事精细谨慎,且颇通文墨,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待遇十分优厚。寇连材奉命服侍光绪皇帝(实质上是监视)时,又将光绪皇帝伺候得妥妥当当,不时得到光绪皇帝的赏赐。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关系很僵。寇连才能够同时得到他们两人的喜欢,确实有过人之处。

寇连才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他忧国忧民,颇有正义感。1896年,寇连才有感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祸国殃民,不顾清朝严禁太监干政的禁令,模仿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的做法,给慈禧太后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了“颐和园不宜驻跸”“停止勘修圆明园工程”“不宜使皇上日近声色”“请立皇子”等10条建议。

慈禧太后看了奏折,勃然大怒,将寇连才交给刑部,而不是慎刑司处理。刑部根据慈禧太的旨意,以“内监言事者斩”的朝例,加上“私通宫外,泄露宫内事”的罪名,拟定“斩立决”。很快,寇连才就被送到京菜市口刑场处决。

如果是后宫嫔妃犯了法,她们也会送到慎刑司受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照清宫制度,后宫嫔妃由皇后管理。她们犯了法,交由皇后处置。

如果案情比较严重,则会由皇帝亲自审理。

乾隆皇帝有一个惇妃,此人性格残暴,喜怒无常。1778年,惇妃曾经活活打死一名宫女,在宫廷里引起轩然大波。乾隆皇帝亲自审理案件后,发布上谕,将“惇妃即著降封为嫔,以示惩儆;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毋蹈覆辙,自干罪戾”。

不过,短短一年后,乾隆皇帝就下令恢复了惇妃的身份。这名宫女白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宗人府”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为何妃子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们先明确一点:宗人府管不到皇帝的后宫,嫔妃以及太监宫女们如果犯错受到处罚,具体执行部门是内务府的慎刑司。宗人府和内务府的职能划分很明晰:宗人府是皇帝宗族的管理机构,而内务府是
2024-10-10 23:44:00
清朝的慎刑司权力有多大
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凡是宫女和太监出现了错误,就会出现慎刑司的名字。在影视剧中,似乎慎刑司是专门管理和处罚太监、宫女们的机构。那么,慎刑司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究竟有没有权力判处太监
2023-08-07 21:18:00
清朝宫女有一个部位任何人都不能碰,受惩罚也不能碰这个地方
...却趋炎附势,这样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在皇宫里,宫女和太监是最底层的阶级,宫女说的好听点是皇上的女人,说得难听点就是伺候嫔妃,做苦力活的。机灵点的宫女已经学会了如何讨主子欢
2022-12-25 20:19:00
珍妃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结局呢
...气,让隆裕“掌嘴”珍妃,这是一种极大的羞辱。根据《宫女谈往录》记载,清代宫廷在处罚宫女时都不打脸,而珍妃却被皇后掌嘴,可以说是连下等奴才都不如了。光绪和珍妃三、珍妃之死珍妃被
2024-05-24 09:55:00
溥仪7岁时吃饭前要先干一件事,却让宫女们很害羞
...闹出人命。溥仪生性顽皮,又高居皇位,任他怎么戏弄,宫女太监们那里敢反抗敢制止。可是唯独溥仪的母乳王焦氏的话,还有几分管用。不仅是史书所载,就连溥仪自己也在自传中提到,王焦氏是
2023-02-02 14:31:00
...,而那时身边一个太监都没有。寝宫里所有东西都被太监宫女洗劫一空,只剩下一个夜壶。月光投在这个哀伤皇帝的脸上,只见他脸颊一行泪水划过,然后周身一抽,倒了下去。光绪驾崩,无一人在
2023-04-16 22:21:00
一起看看慈禧的年夜饭是怎么过的
...切规矩就都以慈禧为尊,光绪皇帝次之。据服侍过慈禧的宫女回忆,慈禧并不喜欢早晨举办家宴,她更喜欢在初一的晚上举办家宴,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晚宴,被宫女太监们称作“天字第一号的筵席”
2023-01-10 17:12:00
慈禧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结局怎么样了
...”上了。当时的慈禧初入后宫,无权无势,就是一名普通宫女。但李莲英认为慈禧不是一般的人,将来一定是位“大人物”,于是暗中支持她三五年。事实证明,李莲英的眼光是独到和精准的,后来
2023-05-13 14:42:00
李莲英为何能令慈禧与光绪同时对其信任有加
...,家人也沾上了他的光。慈禧竟答应李莲英的妹妹进宫做宫女。这当然是慈禧对李莲英宠幸的缘故。一个汉族女子进宫做宫女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宫女都是从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儿中选秀选出的。
2024-02-11 06: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