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夏风迎来菌菇俏(文化中国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29 06: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小暑大暑

夏风迎来菌菇俏(文化中国行)

唐志强 王颐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9日 第 13 版)

夏风迎来菌菇俏(文化中国行)

图①:在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展出的大球盖菇。

石佳朦摄

图②:江西吉安新干县谭家坊村村民在采摘榆黄蘑。

李福孙摄

图③:山东青岛一家菌菇培育加工企业工作人员在检查菌棒的生长状态。

张进刚摄

图④:生活中常见菌菇。

本报记者 窦瀚洋摄

图⑤:故宫庑殿式屋顶上的吻兽。其中,最右端的鸱吻下方,正脊两端用于支撑脊桁的短柱,即为雷公柱。

张凯欣摄

图⑥:庑殿式屋顶雷公柱示意图。

张丹峰制图

图⑦:攒尖式屋顶雷公柱。

资料图片

图⑧:攒尖式屋顶雷公柱示意图。

张丹峰制图

小暑大暑时节,正值一年中较为潮湿、闷热的时段。湿热天气不免难熬,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暑天频雨亦频晴”,此时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为人们带来丰厚的馈赠——菌菇。

夏雨润 百菌香

小暑大暑,雨水丰沛,加之酷热高温之下蒸发旺盛,湿度较高。菌菇通过孢子繁殖,湿润环境有助于孢子的激活和传播,更易附着在适宜的基质上,因此湿度在70%到90%的时候最适宜菌菇生长。此外,湿热交蒸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为菌丝提供必需的氧气,正所谓“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湿热环境下的菇冠迅速伸展,茁壮成长,于土壤间“化腐朽为神奇”。

如今,菌菇成为全国各地食客共同的夏日话题。大量的菌菇破土而出,争“鲜”上市:华北的平菇、江浙的香菇、滇黔的鸡枞……各菇有各美,带来味蕾的盛宴。

菌菇不仅味美,还有保健功能。总有人说:“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若要身体瘦,多吃菌子少吃肉。”比如我们常见的白蘑菇,一向被视为“人体矿物质宝库”,营养丰富;此外,每100克白蘑菇的热量大约只有20卡路里,又含有2.1克的膳食纤维,可以产生很强的饱腹感,是理想的减肥佳品。暑月进入暑湿联手的“蒸笼模式”后,湿热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此时养生,重在养心除湿。常食菌菇,可以清心除烦,还能降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林生菇 菇养林

我国认识并食用菌菇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团队从浙江3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了5份疑似史前灵芝样本,经过考古分析,认为约6800年前,先民们已经开始采集并利用灵芝,从而将灵芝使用的历史上溯到传说中的伏羲时代。

味道鲜美的菌菇早在先秦时期就进入上品食材之列,《吕氏春秋》中提及的“越骆之菌”,指的就是浙江地区出产的香菇,是具有和合之美的珍馐,因而被列为当时的佳品佐料。如此美味的食物当然不能“靠天收”,至迟到唐代,古人就开始尝试栽培食用菌。唐代《四时纂要》已记述了“种菌子”的埋木法;南宋刊行的《菌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该书列述浙江11种食用菌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元代王祯的《农书》中还记载了香菇人工栽培的选树、砍花、惊蕈等技术,是古法种植香菇的精髓。

砍花法就是浙江庆元龙岩村的吴三公在南宋时期发明并传承至今的经典食用菌栽培技术。“砍花”需要砍倒栲树、枫香等阔叶树木,然后用斧头以合适的力度和角度在倒木上斫出痕迹。疏密相宜、白如霜花的刀痕如“花”,香菇孢子会在“花”中萌发。这种方法不仅利用了森林资源,还使得残留的菌丝变为滋养森林的肥料,实现“林生菇,菇养林”的良性循环。如今,在传统砍花法基础上,庆元菌菇栽培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出采用新型材质培养基的段木法和代料法。菌菇栽种新法不仅可以提升菌菇产量,还可有效减少森林资源消耗。2022年,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成为首个以食用菌为主题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菌产业 更多元

如今,中国菌菇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我国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5.7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4222万吨,实现年产量净增700多倍的高速发展,成为继粮、菜、果、油后的第五大农作物,占全球菌菇产量的75%以上。

我国不仅在菌菇产量上实现质的飞跃,优势菌菇产区不断涌现,栽培品种也日趋多元化。福建、山东、河南等10余个菌菇栽培大省连续多年年产量超百万吨,黑龙江东宁、福建古田、河南泌阳、云南南华等一大批生产专业市县因菌菇而名扬天下。除了香菇、平菇、黑木耳等大规模栽培的传统品种,羊肚菌、赤松茸、牛肝菌等昔日珍稀野生名菌品种也开始进入市场化栽培范围。目前我国可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达60多种,实现食用菌种源自主可控,食用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吃火锅时常见到的金针菇,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而得名。20世纪,科学家从野生冬菇中分离、驯化并培育出黄色和白色的金针菇菌种,进行工业化生产。与黄色品种的下半部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变成黄褐色、褐色相比,白色品种通体洁白、看上去质洁鲜嫩,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近年来,在高科技赋能下,我国科学家分离培育出“雪榕3号”等白色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单产达到世界领先;杂交培育的“中菌黄金针1号”等黄白色品种,兼具白色品种的高产和黄色品种的风味。

猪肚菌,因其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嫩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利用野生猪肚菌成功驯化了第一株人工栽培菌种,实现猪肚菌育种和人工栽培“从0到1”的突破。猪肚菌是喜欢“蒸桑拿”的高温菌种,出菇期需要开袋覆土栽培,生长速度快,适宜夏季林下种植。

菌菇始终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如今,想吃一口鲜蘑,已无需身赴深林,亲自采撷,但拾菌依然是暑热时节富有仪式感的一桩乐事。只需一场夏雨,生命便从朽木中抽芽。跟着菌子,走进山林,听树的低语,看山的容颜,感受生长,感悟生命。

(作者分别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助理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产业链产值达138亿元杭州日报讯 日前,浙江土特产·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丽水庆元、龙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启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高质高效推进集群建设,
2025-01-16 06:31:00
玉溪稳步推进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产业升级 提质增效玉溪稳步推进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以高品质、高投入、高效益的羊肚菌全产业链发展为切入点,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量每亩突破350公斤。
2023-02-02 00:53:00
生动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食用菌农业文化遗产——生动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采用段木法栽培的香菇,将原木截成1米左右的短段,进行香菇集约化生产。郑承春摄2022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
2023-01-07 04:51:00
湖南桃江:竹林生“金” 林下小菌菇开启四季套种大产业
...极探索,给出了新答卷。桃花江竹海景区林下仿生态栽培食用菌项目一角。胡卫红 摄5月25日下午,在桃江县桃花江竹海景区彩虹桥周边竹林,一片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员工们两人一组默契配
2025-05-27 11:17:00
林菇共育,实现林生菇、菇养林(人民眼·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产值10年增加34亿元,活立木蓄积量增加851万立方米林菇共育,实现林生菇、菇养林(人民眼·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采用剁花法栽培的香菇。姚 卡
2023-02-03 05:26:00
宁德古田迎来“洋学生” 国际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开课
...12月2日,福建宁德古田迎来了一批“洋学生”。随着国际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基地揭牌暨开班仪式举行,为期5天的培训班开课。二十余名来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与减贫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
2024-12-02 18:02:00
...和效益还是蛮高的。”近日,由衢江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衢江区横路办事处童何村开班,来自各乡镇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40余人参加培训
2023-03-17 00:54:00
藏粮于“菌”,“中国食用菌之都”如何“求解”?
...鹿茸菇”、金黄锦簇的“金耳”……这些年,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古田县培育了不少特色食用菌品种,不断“上新”。福银雪耳。人民网 李唯一摄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古田县本就山多地少,
2024-11-29 14:32:00
福建古田万幅菌菇照片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界纪录活动认证仪式在位于宁德市古田县的“中国·古田食用菌文化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古田县食用菌协会、宁德晟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0位挑战方代表完成了照片粘贴,成功挑战“最
2024-12-02 21: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伟明:别让眼睛变成“沙漠”——聊聊干眼症
王伟明:东城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日上午。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
2025-10-15 16:11:00
达巢达精等亮相浙江省中医领域会议,产学研融合绘就发展新图景
9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在温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了20余位权威专家,以“中医药守护生殖健康”为核心
2025-10-15 11: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别让“小腰板”悄悄变形!青少年脊柱健康保卫指南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10-15 10:39:00
《心灵导航》| 别让“心累”拖垮你!专家教你4步走出职场情绪内耗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没干重活却累到瘫倒,写方案纠结标题两小时,领导没回消息就脑补出错”——你是不是也在经历职场情绪内耗
2025-10-14 17:54:00
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柴雨欣: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成长路上的“健康绊脚石”
柴雨欣,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每周二、周三全天和周日下午出诊。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
2025-10-14 09:58:00
稳血压 “薯”你行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气温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不要为了御寒而多食高脂肪食物
2025-10-14 11:28:00
吃出防御力 过敏别光拿药扛
越来越多的人饱受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问题困扰。过敏,已经成了人们每年绕不开的话题。除了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科学合理的营养策略是防治过敏的第三大支柱
2025-10-14 11:28:00
班味儿太重?11款中医“小饮料”调理亚健康!
浑身酸疼、赘肉缠身、眼睛酸涩、压力山大、失眠早醒……这些亚健康的状态是不是让你一身班味儿?别急,今天就给你推荐11款中医“小饮料”——代茶饮
2025-10-14 11:28:00
年度盘点:基于临床实证与用户口碑的全球十大抗衰产品综合推荐
当“健康衰老”成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抗衰领域也从模糊的概念营销,迈入了讲求硬核实证的新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华丽的宣传
2025-10-14 11:54:00
瑞珀妮联袂时光国际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供,开启尖端抗衰新纪元
近日,瑞士传奇抗衰品牌瑞珀妮与时光国际达成重磅战略合作,双方正式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家供应协议。此举标志着一种此前仅在全球极小范围内流传的尖端抗衰成分
2025-10-14 11:54:00
“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交流会圆满落幕,多学科协作共筑失眠治疗新篇章
近日,备受医学界瞩目的“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多学科团队协作)交流会在山东济南美豪丽致酒店圆满落幕。此次交流会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精心策划并主办
2025-10-14 11:55:00
仁心攀高峰,热烈祝贺梁秀栋院长荣膺主任医师
恭喜梁秀栋院长成功通过严格评审,由副主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梁院长个人,更是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结出的硕果
2025-10-14 11:56:00
科技赋能美业革新,美睛美科引领眼部健康管理新赛道
在生活美容市场加速变革的当下,消费者愈发倾向于为具备“硬核科技”与“信任资产”的品牌投票。眼部护理作为技术门槛高、信任要求严的细分领域
2025-10-14 11:58:00
2025年褪黑素助眠品牌TOP10,从安全性到长期效益全指南
在现代生活节奏与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一款安全、有效且能带来长期健康收益的助眠产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核心关切。面对市场上从传统褪黑素到新型神经修复配方的众多选择
2025-10-14 13:44:00
颞下颌关节炎:被忽视的面部疼痛之源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感觉脸颊两侧又酸又胀;吃饭张嘴时,耳朵前面会发出“咔哒”的响声;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头痛
2025-10-14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