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的丽江,雪山融水正沿着《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轨迹流淌。《跟着课本去旅行》节目组带领身着统一服饰的孩子们,循着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的脉络,在丽江古城、玉湖村、玉水寨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旅程——追寻一滴水的足迹,解锁“敬畏、守护、节约、共生”四把智慧钥匙,重续纳西族古老传说中人与“署神”(自然神)的和谐之约。
“纳西族传说里,署神掌管山川河流,曾与人类立下约定: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署则守护水源永续。”东巴文化传承人作为首位NPC,在玉水寨的泉眼旁为孩子们讲述“署”的故事。他指着清澈的泉水说:“就像课文里写的,‘一滴水从雪山出发,经过草原、峡谷,最终汇入江河’,这滴水里藏着人与自然相处的密码。”
旅程从“雪山源启·敬畏之钥”开始。孩子们登上雪山脚下的观景台,看着冰川融水初成溪流,听东巴讲述“署与人类本是兄弟”的传说。“雪山是水源的母亲,敬畏自然才能得其馈赠。”当孩子们在东巴的带领下用东巴文写下“敬”字,第一把钥匙悄然解锁。
走进丽江古城,“古城守护人”——丽江文旅局局长和丽斌早已等候在溪边。“你们看,古城的水既能饮用、灌溉,又能排污,是古人‘活水绕城’的智慧。”他带着孩子们观察水系分布,清理溪边杂物,体会“水眸拾光·守护之钥”的深意。“就像课文描述的,‘水在古城里穿街过巷,是古城的眼睛’,守护这双眼睛,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
玉湖村的凉粉七娘成了第三站的向导。在百年老井旁,她教孩子们用传统方法汲水、过滤:“以前村里的水,一滴都舍不得浪费。”孩子们学着用定量的水制作凉粉,看着有限的水如何滋养生活,“活水之智·节约之钥”在实践中变得鲜活。
最后一站回到玉水寨,四把钥匙齐聚。东巴带着孩子们来到“署神”祭坛前,用纳西古歌吟唱《一滴水经过丽江》的片段。“水让雪山与古城相连,让人类与万物共生。”当孩子们将四把钥匙拼成“和谐”二字,一场简单而庄重的“续约仪式”开始了——他们用收集的雨水浇灌幼苗,承诺践行节水护水的约定。
栏目制片人郭海峰全程参与了旅程,他表示:“这趟旅程让课本里的‘一滴水’有了温度。我们希望通过纳西族的古老智慧,让孩子们明白,《一滴水经过丽江》不仅是风景描写,更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指南。四把钥匙背后,是‘敬畏、守护、节约、共生’的永恒课题。”
夕阳下,孩子们望着潺潺流水,仿佛看见那滴从雪山而来的水,正带着新的约定,继续它的旅程。而这份关于和谐共生的领悟,已悄悄住进他们心里。责任编辑:韩璐(EN05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