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年味,各得其味,让城市成为传统节庆新容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8 15:39:00 来源:澎湃新闻

“我觉得现在过节太一本正经。我们之前很多民俗活动,其实是一种狂欢。现在狂欢越来越淡化。”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曾军感叹。

“走亲戚、吃年饭,但在古代春节活动远远不止这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叶舟说,元宵节曾是约会、恋爱非常好的时机,共同赏灯、寻找另一半,很多古诗词常把元宵和浪漫放在一起书写。民国上海的元宵节,女孩要打扮、戴金银首饰,聚在一起、互相展示,其实是个“女儿节”。

从古代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以及信息技术,生活、生产方式之变,让包括春节在内的诸多节日的意涵与功能也随之改变。如今,已无需等到元宵节去约会或比美,元宵节人们仍是上学上班,一碗元宵算是对节日最大的尊重。

现代都市如何安放传统节日?我们是要继承传统,还是要打破禁忌?当我们感叹年味淡了时,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呼唤的又是什么?城市也是文化的容器,我们如何塑造属于城市的节日?临近年关,一场“海派文化与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沙龙在上海社科馆举行,上海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社科中心副主任毕旭玲与多位沪上嘉宾学者一同讨论。

节俗如何“变与不变”?

上海属于江南稻作地区,很多习俗与稻作有关,节俗食物也多与米相关。江南地区曾有一项春节习俗,是稻谷放在锅里爆米花,通过米花的样子来判断一年的丰收与否。

所谓传统习俗,许多生长在农事基础之上,但这部分习俗消失极快。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进入城市发展,新的城市节俗演变出来。

到近现代,地区之间沟通交流更为频繁,上海作为门户型城市,许多节俗既有江南地区的特点,也在不断融合、交流中产生新事物。比如,最近《繁花》带火排骨年糕。二十年前,上海曾有数十、上百家排骨年糕的店铺商标。“有研究提到,排骨和年糕原是两个不同地方的产品,后汇聚在上海,慢慢变成上海的一个符号。”叶舟表示。

年味,各得其味,让城市成为传统节庆新容器

1月,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推出“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对上海传统年饭等节俗进行展示。 本文图片均由朱玫洁摄

年味,各得其味,让城市成为传统节庆新容器

“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解读上海传统年夜饭里的“讲究”。

新的城市习俗,可能在地区间的商业交流中产生,多元相依,各得其味。

新习俗的到来,让习俗的“变与不变”值得琢磨。今年开年,一场“龙爪之争”就从侧面折射了这一疑惑。

苹果公司发布龙年手机壳,其图案的龙为四爪,被网友批评龙应为五爪,表示使用四爪是指蟒为龙。毕旭玲提到,从龙的形象发展历史看,汉画像中大量的龙是三爪,后来演化成四爪,宋以后,又演变为民间龙形象只能用四爪,皇家才能用五爪,民间使用五爪龙则是犯忌讳。

“这个争论代表了传统节日保护或者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些节俗的细节)大家究竟有没有标准?遵从什么标准?”毕旭玲说。

传统节庆遇到城市新容器,节日如何复兴?

节日源自共同体,要有集体的亢奋,要有超出日常的狂欢,而日常生活节奏影响着节日的开展。

过去,苏州府城、上海县城、松江古城等地,大部分迎神赛会集中在3月,每年农忙开始之前。随着城镇化发展,统农耕也逐渐退出城市舞台中心,各种各样的节日庆典方式,亦随之更迭。

当传统节庆遇到城市这个新容器,会产生哪些反应?

年味,各得其味,让城市成为传统节庆新容器

“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清代苏州地区的年俗版画

当绝大部分群体成为工薪族,法定节假日时间,很大程度上定义了过节的节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认为,春节几乎是史上人类最漫长的假期,它是一个文化盛典,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时间。甚至学者呼应,春节假期应再拉长。

曾军认为,一个节日不管是出于祭祀、农事目的,还是政治、经济目的,重要的是人与某种对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宗教节日是人与神的沟通,农事节日是人与自然的沟通,政治节日是人与组织的沟通。通过节日,人与人交往的紧密性得以体现,比如春节再怎么忙,也要走亲访友,平时见不到的人、想不到的人,也要发短信问候、要去拜访。

城市是人与人最密集的场所,怎样通过人的聚集与交往,把节日气氛强化,是关键点。此过程离不开仪式与活动,比如在国外,万圣节父母会带小孩出去讨要糖果。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不凡呼吁,在中国合家欢的节日,不仅在网络上写祝福语,要把一些节俗体验活动拓展出来。比如元宵节,“父母这时是不是也可以带小孩去做一些事情,去讲故事,去做一些仪式性的活动,甚至去拓展新的消费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剑认为,如何过节或者复兴节日,要面向青年去探索,面向当代青年最本质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愿意参与到节日仪式中,节日才能够到复兴,否则永远停留在纸面。

现代都市节俗走向何处?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哪一代人的节俗,必然建立在对文化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而非跟风浮夸的形式。我们很难刻意地去加速,或者刻意地去结束,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回到一种人与人的自然的关系之中。

也许,能拯救传统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是创意,是突破禁忌,是那一点点节日的放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突破“次元壁”,让传统节日文化虚实融合焕新发展
...联动海报《原神》璃月港海灯节场景 互联网时代,节庆不仅仅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活动,也是数以亿计的游戏玩家们在虚拟世界里开展集体活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越来
2023-12-13 05:25:00
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
...光,也是新大众文艺的高光舞台。红火喜庆、年味洋溢的节庆活动,大俗大雅,新意迭出,流连其间的人们,在蛇年新春蓄足满满元气。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窗口,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解读千万
2025-02-14 06:30:00
四川天府新区花样上新消费新场景 快来“打卡”吧!
...,整座商业综合体呈现出现代化潮流购物方式与传统新春节庆相得益彰,以“天新庙会·龙年大市”为主题创新推出的新春照相馆、新春游园会、新派年货市集系列活动,国潮、民俗、古风等元素一
2024-02-01 15:31:00
...节成为全球文化盛事。今年也是农历新年首次登上联合国节庆日历,标志着“中国红”背后的中国文化正在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样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全球各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
2024-02-18 16:39:00
北京:彩灯添年味,文旅过大年
...举行。据了解,本届艺术节将举办文艺演出、民俗展示、节庆体验等形式的57项、237场各类文体活动,与群众共庆新春佳节。“我们在非遗手工体验区安排了雕漆等非遗手工制作体验项目。农
2023-01-19 18:11:00
...、赏花灯、逛市集……2月24日,我市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各大商超融合食、娱、购、展、演等多种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和模式,彰显出强劲的消费活力,将节日气氛拉满,助力今春消
2024-02-25 11:42:00
...,需要做到知行合一。近期随着年味升温,一批讲述传统节庆年俗的图书热度走高,从民间年画故事集《年画传奇》,到《中国节:一年好景君须记》《不尽长江滚滚流: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等著
2025-01-13 11:10:00
文旅引流、酒店发力 春节假期青岛国信集团酒店文旅双板块收入均创新高
...超10万人次,酒店、文旅双板块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节庆搭台、文旅引流、酒店发力,助力“冬游青岛”活力释放,喜迎新春“开门红”,彰显国企担当。品年味、舞龙狮、迎财神“国信酒店
2024-02-19 15:24:00
文化中国行 | 春节逛灯会看民俗 年味奔腾乡土间
...年收获了新奇的体验。”灯光流转中寄托新春祝福,民俗节庆里慢品年味奔腾。每年正月初二当天,黔东南州从江县干团侗寨前总会人头攒动,这里要举行一场古老的婚俗活动——鼓楼抢鸡。据寨佬
2025-01-31 19: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
东平农商银行:一揽子服务“圈粉”商户
鲁网11月5日讯“不光我自己用农商行的产品,最近还拉着隔壁五金店老板去东平农商银行办了收款码!”新湖镇杂货店店主王姐笑着说
2025-11-05 15:58:00
“我们才是被感动的人!” 沂蒙医者万米高空急救烫伤老兵,双向致敬暖人心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在一架由济南飞往昆明的KY8202航班上,上演了一场危急与温情交织的空中救援。4位参加过云南老山防御战的老兵乘坐航班前往云南老山祭拜英烈途中
2025-11-05 15:59:00
喜报!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11月5日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关于山东省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金属成形机床高端装备领域突出的创新能力
2025-11-05 15:5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周利钢潘欣辰记者王茸)10月22日凌晨2时许,一辆黑色小车在行驶到沪宁高速南京收费站进城方向马群公安检查站附近
2025-11-05 08:16:00
南京大学、影石创新、栖霞区三方共建创新中心“智能影像第一股”落子栖霞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葛若凡卢雨文)一段“母校与学子”的佳话在栖霞区续写新篇——11月4日下午
2025-11-05 08:1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萍记者王茸)面对交警的检查,驾驶员信誓旦旦称自己没有喝酒只是吃了槟榔,企图蒙混过关,然而酒精呼气检测仪上醒目的数值
2025-11-05 08:17:00
□罗立彬李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025-11-05 08:17:00
夯实6类技术支柱、赋能5大业务领域、衍生N个智能体中国华电“华电智”大模型在宁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刘婕记者徐宁)夯实6类技术支柱
2025-11-05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