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24日上午,烟台市“讲年代故事 倡婚俗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在芝罘区婚姻登记处举办。在年代婚俗故事分享会环节,三对不同年龄段的嘉宾分享了各自的婚姻故事和婚恋观,其中,姜淑爱和翟明申两位老人的故事堪称现实版“父母爱情”。
姜淑爱、翟明申两位老人在进行婚姻故事分享。
一件咖底金色花斜纹短褂、一条黑色裤子,52年前,24岁的姜淑爱挎着包袱踏上了从乳山前往蓬莱的客车。两天后,她和爱人翟明申在部队登记结婚,这身衣服就是她的婚服。相伴走过大半生,姜淑爱和翟明申两位老人的故事堪称现实版“父母爱情”。
翟明申和姜淑爱结婚时没有接亲车辆、没有婚礼仪式、也没有请客吃饭,战友们围坐一圈,唱歌、聊天,以茶话会的形式为两人举办了婚礼。尽管形式极为简单,却丝毫不影响两人的感情,如今相伴走过半个世纪的两人甜蜜依旧。
姜淑爱和翟明申一起在楼下散步。
今年已经76岁的姜淑爱依然清晰地记得和老伴初见时的情景。当时正值秋天,作为村里的民办教师,她带着学生上山摘松果,远远瞥见一个穿白色短袖和灰色军装裤的人站在路边。
年轻帅气的翟明申给姜淑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这个帅小伙是一名海军后,对军人情有独钟的她心里格外高兴。“大方、开通、思想进步,跟其他人不一样。”尽管初次见面,姜淑爱穿着带补丁的裤子,但还是深深吸引了翟明申的注意。经媒人介绍认识后,两人保持一周一封信的频率联系着,鸿雁传书了两年多时间,更坚定了他们彼此间的选择。
姜淑爱回忆说,定下婚期后,哥哥把她送到烟台,她只身踏上了去蓬莱的客车。到站后,翟明申推着自行车来接她,车把上挂着一包喜饼和一个装着鞋垫的包袱,两人步行去部队领了结婚证。“当时连个照片都没拍,就这么结了婚。”打开记忆的闸门后,姜淑爱的脸上始终挂着笑。
登记后的第二天傍晚,两人在中队部的会议室给战友们发了喜糖。应战友们的要求,姜淑爱唱了一首军歌,不过翟明申却唱跑调了,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是个音盲,只能跟着我唱,把大家笑得啊。”姜淑爱回忆说,虽然没有婚礼仪式,大家笑着闹着两人就把婚结了,留在记忆深处的都是喜悦和幸福的画面。
姜淑爱和翟明申一起翻看相册,回忆过往。
婚后两人的日子也十分简单,姜淑爱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起居,翟明申则专心在部队工作。女儿7岁时,姜淑爱随军来到了蓬莱,但因工作原因,两人朝夕相处的机会并不多。
1973年台风过境,在北隍城岛执行任务的翟明申迟迟未归,睡不着的姜淑爱一大早背着年幼的儿子来到海边苦苦等待,直到看着丈夫平安归来,她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一个在忙,一个在牵挂,这样的时刻,几乎贯穿着两人相守的五十年间。深知妻子的付出与不易,退休后翟明申主动包揽了家中绝大部分家务,而为了缓解爱人腿疼的问题,姜淑爱每天都会为其按摩。
“我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照常幸福快乐。”在姜淑爱和翟明申看来,物质条件并不重要,互相理解、关爱和照顾才是夫妻长久相守的秘诀。
“讲年代故事 倡婚俗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中共烟台市委社会工作部、烟台市民政局主办,烟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烟台融媒中心承办,中共芝罘区委宣传部、中共芝罘区委社会工作部、芝罘区民政局、凤凰台街道办事处协办。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孙淑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