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3 12:01:00 来源:鲁网

鲁网11月23日讯(记者 谢学刚)11月22日,济宁市“文化两创 十年答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济宁市着力推动文化“两创”的措施成效和突出亮点。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十年来,济宁市勇担文化使命,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示范片区为载体、以全面融入为主线、以重大活动为牵引、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激活儒家文化“源头活水”,释放文化创新创造蓬勃动力,形成了“一区引领、双轴驱动、五章并举、八个融入”的生动格局,文化“两创”工作迅速起势、全面成势、立标示范。

牢记殷殷嘱托,扛牢使命担当,努力打造“一区引领”示范标杆。2013年以来,济宁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八个融入”加快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把建设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文化“两创”战略列为全市中心工作“九大战略”之一,明确“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组建济宁市文化“两创”指挥部和高规格文化“两创”工作专班,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设立1亿元规模的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统筹实施文化“两创”六大工程。精心打造文化“两创”示范点300个,推出鲁源新村、东仲都村、夫子洞村等一批深受游客欢迎、网红青睐的“打卡点”。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高标准建设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鲁源小镇、济宁市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标志性牵动性文化项目。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立足多样文化,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构建“双轴驱动”立体空间。出台《济宁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政策文件,成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济宁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以黄河文化轴、大运河文化轴为依托的“两公园两廊道”建设。高标准实施鲁国故城、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推进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等21个总投资389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6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储备库。实施“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工程,连续举办八届“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精心策划“黄河大集”“山东手造•济宁好礼”系列展示展销活动。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拓宽实践路径,彰显时代价值,努力打响“五章”“八融”济宁样板。努力做好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和传播交流“五篇文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全方位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教育、干部政德教育、基层社会治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乡村振兴和网络建设八个领域,形成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高站位、专业化开展研究阐发。依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清华、北大等16所顶尖高校共建联合研究生院,面向海内外选聘23名儒学研究高端人才,组建12个儒学研究高端学术团队,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若干分中心、N个研究基地”的儒学研究体系。举办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践座谈会等200多场学术交流活动,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实施“两创”研究工程,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研究项目87项,出版《四书解读》《儒典》等系列丛书160余部。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高标准、常态化开展普及教育。打响“习语润儒乡”基层宣讲品牌,全市组建909支、1.28万余人的宣讲队伍。打响“儒学讲堂”普及教育品牌,建成达标“儒学讲堂”3700余处,累计开展儒学活动4.8万余场,“儒学讲堂”经验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建成“五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实践所156个、文明实践站4158个。成立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宣讲队62支,打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试点263个,实施新礼仪改革,推广儒学讲堂、蒲公英讲堂、幸福食堂、雏鹰课堂和结婚礼堂“五堂”志愿服务模式。打响全环境立德树人系列品牌,编制《济宁市传统文化进校园》读本,开展“一校一导师”“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创建活动,培养国学导师3200人。建立200余人的济宁市家庭教育讲师库,组建“齐鲁好家风”宣讲团,编撰《济宁市青少年教育系列丛书》,打造家庭家教家风实践教育基地45处、亲子阅读教育实践基地100处。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广场、主题街巷、主题小区260个,推选“山东好人”542名、“中国好人”68名、全省道德模范62名(含提名31名)。济宁市、曲阜市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高质量、特色化开展传承创新。突出干部政德教育特色,设立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建成全国第一家以“政德”为主题的教育基地,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被中组部列入新的干部学院目录。打造30多处现场教学点,累计承接各类培训班次1700多期,培训学员10万余人。创作戏曲《双面人生》、情景短剧《灵魂悲歌》等廉政剧目,编印《济宁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孔子廉政名言解读》等廉洁文化系列丛书,打响“儒韵清风•廉洁济宁”品牌。突出“和为贵”社会治理特色,在全省率先成立济宁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网络,探索形成“和为贵”调解室模式,全市4438个村居实现全覆盖,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实施“济风儒韵”文艺作品质量提升行动,用好签约制文学艺术家制度,《北京时间》《邹鲁礼乐》等一批优秀作品荣获“文华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奖项,《岁月》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高能级、系统化开展文旅融合。提标文化规划布局,组建孔子文旅集团,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提效文旅名城建设,推出拜圣习儒、运河访古等六大体验性游览活动,打造文化圣地体验游、国学经典研学游等四大精品旅游线路,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能文旅产业发展,先后承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等高层次重大文旅活动,孔子博物馆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提档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百场戏曲进校园”“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送万福进万家”“走百村入千户送万照”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济宁答卷: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释放“两创”蓬勃动力

高起点、立体化开展传播交流。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打造济宁新闻客户端、掌上济宁客户端、“更济宁”短视频等多个新媒体传播平台,年均在中央级、省级重点媒体刊发“两创”稿件800余篇(条)。用好全媒体国际平台,连续举办40届国际孔子文化节、9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功承办央视中秋晚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等重大文化活动,搭建起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端平台。叠加全媒体传播效应,集中推介济宁,“遇见济宁”话题播放量6.2亿次,城市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王利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式现代化 百闻不如一见(济宁篇)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登圣
2023-10-29 21:49:00
...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持续加力,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绘就济宁文化“两创”新画卷。要更加自觉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聚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2024-02-25 08:00:00
孟苑:邹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新发展,孟苑交出了一份答卷。孟苑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点定位、精心谋划实施的示范性载体项目,位于孟庙孟府东南部,背山滨水,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按照“当代精品、未
2023-10-25 18:05:00
第六期济宁任城——北大光华“沃土计划”思政实践活动启动
...区提供智力支持。实践调研期间,任城区将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学习养老医疗等重点企业、文旅相关项目、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城市展示馆、鲁班木艺研究中心,让北大师生在实践活
2023-07-07 11:52:00
何以济宁
...对话一起,以“网”为翼、以“数”为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走向世界,为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何以济宁,连接过去、今天与未来。古风新韵 弦诵不绝登尼山远
2023-06-21 12:24:00
感知山东记者谈|一场盛世艺术狂欢 演绎十年精彩答卷
...势而动,有力有序推动“文化两创”的各项工作。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到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到世界互联网大会尼山对话……文化的济宁,持续向世界敞开怀抱。
2023-08-13 15:23:00
桨声新闻|跨越时空,五圣传颂文化之音
...先后诞生于这方热土,他们用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2023年11月23日,10余位文化学者相聚于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在尼山脚下、洙泗之畔,跨越时空,与5
2023-11-27 08:33:00
济宁:在多重考验中交出合格答卷,《大众日报》予以见证!
...市制造强市战略、机器人产业、港航物流产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以及省旅游发展大会、国际孔子文化节、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等重点
2023-01-06 14:51:00
文化“两创”看齐鲁 |遇见诗韵济宁,看文化“两创”全面起势新成就
...化发源地。如今的济宁,古今交融,日新月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鲁网11月17日讯(记者 吴晓慧 设计 刘爽)11月15日
2023-11-17 14: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