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这两天,一位上海公交司机扶老人疑似被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司机下车扶起老人后,老人拖住司机不让他走,最后竟然站在车头前不让其发车。5月29日,虹口警方发布通报,事发时,老人处于醉酒状态,故拉着司机不放,没有实施所谓的“讹诈”行为。警方对老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至此,事件告一段落。老人“讹诈”司机过程也似乎只是醉酒后的失态,但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是因为近年来“扶老人被讹”事件不时发生,不断触动着社会的道德神经。
就在5月15日,南京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件。一名老人醉酒骑车摔倒在马路上,满脸是血,一名路过的热心男子将其扶起后,反被老人的子女诬陷是肇事者。交警通过监控、行车记录仪和路人的证明,认定男子无责。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但当下社会中存在着“好人难做、不敢做”的尴尬局面。
在一个高度流动性和匿名性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变得脆弱。如果利用他人的善良进行讹诈,这不仅对助人者是种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挑战。当善良被视为软弱,当助人可能成为被讹诈的风险时,人们的道德勇气就会受到抑制,社会的道德温度也随之降低。
近些年来,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老人不小心自己摔倒在地,路过的人不愿意前去询问或扶一把。其实,大多数人从内心来讲愿意去关照一下,但又怕被讹上,引火烧身,只好退而远之。显然“讹诈”现象的存在,不仅打击了人们的善良本性,让公众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变得犹豫不决。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小品《扶不扶》后,社会反响很大。剧中好人郝建说了这么一句颇为经典的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而要让更多人“不怕扶、敢于扶”和“人心不倒”,必须多措并举减少讹诈行为的发生。
首先,社会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从小学到大学,从家庭到社会,都应该将诚信、善良等美德的教育贯穿其中。同时,公共宣传也应该强调,讹诈不仅违法,更是对社会道德的破坏,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通过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道德自觉。
其次,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面对“扶老人被讹”事件,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保护那些出于善意行事的人不受不公正对待。但是,在已发生的相关案例中,极少看到因讹诈他人被惩处的结局,有些当事人甚至连一声简单的“对不起”道歉也没有。
第三,要鼓励公众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积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如果发现有人故意摔倒并试图讹诈他人,应该及时报警或向有关部门举证。通过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不良行为的强大力量。同时,要积极利用监控摄像头等更多的科技手段,为事后的真相还原提供有力证据,为施救者、助人者提供法律和道德上的保护。
上海公交司机扶老人疑似被讹的事件虽然看似是一场误会,但它所引发的思考远未结束。我们需要从个人、社会、法律和舆论等多个层面出发,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信任、尊重和互助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坚守善意和善良,让每一次伸出的援手都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 胡玉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