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淡马锡吴亦兵:对全球经济保持“谨慎”,关注中国经济复苏机会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16 22:45:00 来源:财经风云

淡马锡去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亏损及股东负回报引发市场关注。

财报显示,淡马锡去年集团层面净亏损73亿新元,折合人民币近380亿元,同时按新元计算一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5.07%。这是淡马锡自2016年以来最差的年度股东回报表现,也是自2003年以来第五次达到负值的一年期回报率。

不过,淡马锡管理层表示更看重长期。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处在加息周期当中,企业估值普遍下调,不管是MSCI全球(ACWI)还是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都录得较大跌幅,由于二级市场资产占到淡马锡投资组合的一半左右,股东回报为负也在预期之内。

根据IFRS9(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所有持股比例低于20%的投资(包括未出售部分)的单个年份市值变化须包含在损益表里。如果不包括未实现市值损失,淡马锡集团的运营利润为147亿新元。吴亦兵称,总体而言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已从疫情期间的低谷复苏,3年期股东复合年化股东总回报率为8%,20年期和10年期复合年化股东总回报率分别为9%和6%。

过去一年淡马锡采取了较为谨慎的“防御姿态”,而对未来一年,淡马锡依然较为谨慎。吴亦兵认为,美国市场未来仍可能加息或者衰退,而中国仍在缓慢复苏进程中。

针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负面预期,他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引入更多长期资本。“中国资本市场被低估是全球共识,国外投资者并非不愿意投资中国。”他表示,期待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吸引更多长期资本入市。

淡马锡吴亦兵:对全球经济保持“谨慎”,关注中国经济复苏机会

对全球经济保持“谨慎”,关注中国经济复苏机会

基于对宏观经济的谨慎判断,去年淡马锡投资组合呈现出明显“防御”特征。

从项目投资和退出来看,淡马锡都放慢了节奏。投资额为310亿新元,脱售额为270亿新元,净投资仅40亿新元,较上一财年的240亿新元缩水八成。

从地域来看,淡马锡的投资组合仍以亚洲为主,该区域占据总投资额的63%。其中新加坡(28%)仍是主战场,中国(22%)和美洲(21%)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占比较上一年提升1个百分点,中国则保持未变。

“对全球而言,下一阶段我们依然是比较谨慎的。”吴亦兵表示,一方面,通胀黏性较大,要想降到美联储2%的目标预计时间会比较长;另一方面,降通胀的同时经济衰退的风险会上升。相对于部分市场观点认为经济衰退不会出现,吴亦兵认为风险只是被延迟而并非彻底消失,要么承受金融紧绷,要么承受经济疲软,二者至少要面临其一。美国上半年银行爆险就是一个后果,而商业地产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对于中国当前投资、消费、外贸数据的变化,吴亦兵认为,这些都显示中国经济处在缓慢复苏当中。过去三年受疫情冲击,大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在发生变化,居民情绪快速恢复,但受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并没有如预期爆发。“居民需要依赖自身进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所以复苏是缓慢的过程。”他称。

对于近期中国出口数据下滑以及市场对地方债务问题的担忧升温,吴亦兵也持相对谨慎态度。外贸方面,全球市场联动,若国外需求下降,也会拖累中国出口;地方债务方面,目前监管当局正在推动隐性债务显性化,而这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进击”前沿科技,赋能旗下支柱企业

淡马锡自2016年开始围绕四大趋势塑造投资组合,即数字化进程、可持续的生活、未来新消费和更长的寿命。契合这些趋势的投资,已经从2016年的13%增至2023年的31%。

伴随这一调整,同时叠加二级市场估值回落影响,淡马锡持有的未上市资产整体占比已从2013年的27%增至2023年3月末的53%。

吴亦兵向记者解释了淡马锡的投资思路。目前新加坡本土是淡马锡投资占比最重的地区,持股企业多为传统企业,分布在航空、交通、能源等领域。淡马锡通过投资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不仅是为了抓住科技进步的巨大机会,也是为自己所持的实体经济进行“赋能”。

淡马锡中国区副总裁沈晔强调了找到细分领域早期龙头的重要性。她表示,每个行业中龙头企业有资金、有人才、有数据,最有可能实现对技术的进一步推动。对这类企业的投资,更能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我们投资很多早期企业,是希望看到科技革命的最前沿,保证我们的主要企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吴亦兵举例称,比如投资区块链,并不是投资于虚拟货币,而是为了保持对区块链前沿技术的把握,保证下一轮金融科技变革中,旗下大型支柱企业不会被抛在后面。再比如大数据、AI,通过对前沿技术的投资和了解,以保证淡马锡旗下电信等基础设施企业能够利用新技术实现效能提升,而不会被迭代淘汰。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淡马锡中国区执行总经理黄喆君表示,投资最终还是要落到场景。“大模型肯定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但一定不是AI的终点。我们最关注的还是软件企业、平台公司以及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用AI等技术来进行提升效率。适用得好,就会获得持续增长,反之就会被慢慢边缘化。”他说。

A股被低估,资本市场是提振信心抓手

今年以来,一级市场“募资难”和“退出难”问题突出。淡马锡不存在募资问题,但也面临退出问题。尽管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资产所有者,在退出期限方面,淡马锡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对其投资的亟须资本支持的企业而言,尽快上市依然是“刚需”。

淡马锡在中国投资了大量创新药、创新疗法等领域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具有“四无”特征——无收入、无利润、无资产,但有大量无形资产。近年来伴随港股市场推出18A,境内市场推出科创板,明确了“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的条件。在此背景下,更多医药企业涌现发展,并实现上市。

据淡马锡中国区执行总经理缪静雯介绍,实践中感受到科创板对创新药企上市有较高的要求。“一期临床、二期临床是最需要资本的阶段,如果等到药快要上市了,对资本的需求高点已经过了。”她表示,资本想要推动创新药的发展,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在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的风险实际上是可以计算的。大数据显示,三期临床成功率在60%~70%,二期接近50%,一期在20%~30%。能计算的风险,就能定价。

“药企上市之后,机构投资者可以实现分散投资。一家专业机构在投资的几个股票中,可以实现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等的风险组合,其中能够投中一个百倍股,就已经非常成功了。”吴亦兵补充称。

据他观察,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拥有明显的投资价值,但被低估。“上市公司估值萎缩,偿债能力会萎缩,融资能力也会同步萎缩,资产负债表整体收缩。企业只能减少再投资,减员增效。”他表示,当前的关键是引入更多长期资本,期待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为更多长期资本入市创造条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08: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全球外资流动承压,投资机会何处寻?
...进机构联席会议日前在厦门启幕。与会人士聚焦当前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以及重点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主要经济体促进经济稳定复苏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措施。凝聚共识、协同应对全球性
2023-09-10 12:52:00
...新华社记者宿亮郑开君“我在中国许多地方都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恢复比国外评论所说的更强劲。”德意志银行集团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欧非中东及德国首席执行官慕文泽(外文名:亚历山大·
2024-04-16 22:20:00
投资圈年度顶级盛宴——格隆汇2024全球投资嘉年华圆满收官,一文回顾活动精彩时刻!
...视野”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六大主题活动。期间,知名经济学家、金融圈、风投圈等领域领军人物,上市公司领导、公募私募机构代表以及专业投资者等多领域精英齐聚一堂,“以全球视野,下注
2023-12-25 11:24:00
博鳌第一天:不确定性下,亚洲仍具投资魅力
...要考虑到以前中国的基数太高了,数据降低并不代表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同样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是因为之前基数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在答记者问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
2024-03-27 09:12:00
全面注册制以后,全球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成为话题的焦点。中国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舱”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除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认为,全面注册制改革以市场为基础,是A股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023-06-04 23:38:00
瑞银胡一帆:中国经济总体具有韧性,看好中国科技行业
...价,且盈利增速领先全球。谈及中国市场,胡一帆认为,中国经济总体具有韧性,人民币汇率的稳健也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她表示在中国市场中最看好科技行业,从资产配置的角度
2025-06-12 16:18:00
国际锐评|全球资本加仓中国说明了什么?
...领域作为对华攻击重点。最近,美国政客和媒体不断唱衰中国经济,目的就是削弱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降低对中国发展的预期,从而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头。从政治层面看,在当前畸形的华盛顿政
2023-09-26 11:09:00
...本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村田英昭说,当前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低碳转型的关键时刻,为外资外企带来非常多发展机会,公司已在广州投资太阳能工厂等许多关于新能源与
2023-09-14 07:18:00
...资产管理中国基金经理韩秀一表示,从宏观环境看,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中期的疫情后修复叠加长期的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共存期,叠加近几年海外不确定性的显著提升,市场对于确定性机会的溢
2024-04-12 16:1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讯联液压项目基本建成
日前,江宁开发区市级重大项目讯联液压高端液压核心部件项目基本建成,正全力冲刺年内试生产。该项目聚焦高端液压部件制造,目前主体封顶
2025-10-20 07:44:00
建行烟台分行 零钱兑换里的民生暖意
胶东在线10月16日讯(通讯员 祝宏)近日,一位手提三个布袋的客户局促地站在了建行烟台分行南大街支行门口。“这是开超市攒的零钱
2025-10-20 05:39:00
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丨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召开
10月18日,以“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为主题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青岛市委副书记
2025-10-19 10:25: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龙大哥辣子鸡创始人李顺利:用美味干锅传递贵州热情
“贵州干锅,以‘干香’为魂,‘热辣’为韵,讲究食材先炒后煮,其味道浓郁奔放,完美展现了贵州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质。”10月17日
2025-10-19 10:55:00
贵阳花溪区职业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助力毕业生扬帆起航
10月16日,“花式引才·溪望你来”2025年花溪区职业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活动特邀职业指导专家武星为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26届198名毕业生开展专题授课
2025-10-19 14:02: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老凯俚酸汤鱼”创始人丁文建:用酸汤传递贵州的纯粹与自然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话生动道出了贵州人对酸汤的深厚情感。”10月17日,在贵州“三锅演义”生态黔菜推介会上
2025-10-19 14:02: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夏光忠:走出一条具有“六枝”辨识度的土特产“出山路”
“立志把农产品电商做到极致,通过不断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等,走出一条具有‘六枝’辨识度的土特产出山之路,将小黄姜
2025-10-19 14:03:00
贵阳花溪区举办高校毕业生入企体验活动
10月15日,花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助力攻坚·就创青春”2025年高校毕业生入企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组织区内30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走进辖区企业
2025-10-19 14:03:00
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黄庆满:让一杯贵州牛奶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直播团队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让更多消费者通过一杯贵州牛奶,认识贵州、信任贵州、爱上贵州。”10月18日
2025-10-19 14:03:00
“以前要跑好几趟,现在服务到身边”|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日前,德耐尔节能科技公司贵阳分公司负责人手握一纸证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7个工作日,超乎预料。”通过南明区“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服务
2025-10-19 21:50: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省商务厅副厅长朱霖毅:开拓黔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蓝海
“‘生态黔菜·美味健康’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和一份沉甸甸的产业邀请。我们热切期待,以本次产销大会为纽带
2025-10-19 14:03:00
今年1-9月 厦门开具发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17%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徐然)厦门市税务局发布的最新税收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开具发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
2025-10-18 08:59:00
前三季度福建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破千亿元
【我省深挖“金砖”商机】民营企业成“主力军”前三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725.9亿元,同比增长7.8%
2025-10-18 08:59:00
港口航运板块“抢滩”风口 相关概念股热度升温
近日,港口航运股逆市走强,成为A股市场亮点之一。板块内多只概念股持续活跃,中远海特、招商南油股价均连续三周收红。业内人士认为
2025-10-18 10:41:00
边风炜:调整很正常 但也很煎熬
本周市场迎来调整,或者不应该叫调整,说震荡更合理,因为上证指数几乎没有跌,一度还临近前高,不过双创指数跌了一些,整体市场投资者的感受不太好
2025-10-18 1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