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陵墓,挖见“石母”就要立马迁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23: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的陵墓都有许多的讲究,尤其是皇帝修建陵墓,一点都不能马虎。从皇帝即位开始,陵墓就要着手动工,石料和木料耗费无数,累经十数年,堪称弥天之富。

对于帝王营造陵墓之举,从古至今都不凡奚落之人,李贺就曾说“嬴政梓棺费鲍鱼”,秦始皇凿骊山以为其陵墓,但是嬴政病死于沙丘后,赵高、李斯则秘不发丧,以鲍鱼充填车驾,掩盖嬴政尸身腐烂的臭气,空有如此豪奢的墓室,坐拥天下之尊贵,死后却只能与鲍鱼为伍,如此一看,修建陵墓不过是枉然而已。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陵墓,挖见“石母”就要立马迁陵

宋代虽积弱,但皇帝倒是最看得开的,从不在生前修建陵墓,只是死后才开始营造,匆匆下葬即可。

宋代以外的古代皇帝,对于自己死后安居之所,都看重得不得了,规矩甚多。比如修建陵墓的时候挖见了“石母”,就要立马迁陵,可能很多人疑惑“石母”是啥?

“石母”又称“泉石”,是石灰岩的一种,在长期浸泡环境中形成,而陵墓中出现“石母”,意味着该处有丰富的地下水,如果皇帝下葬在这里,恐怕墓室日后会形成积水,到时候皇帝的尸首就会浸泡在水中,对于古人来说,溺于水中是非常不吉利的。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陵墓,挖见“石母”就要立马迁陵

修建陵墓的成本耗费是很高的,如果迁移地方实在是不划算,通常主持修建的大臣都会视而不见,但皇帝发现的话,就会雷霆大怒。

清朝的道光皇帝就是在听闻自己墓室进水后,才知道原来修建陵墓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石母,只不过大臣们都选择了视而不见。最终道光皇帝不顾陵墓已经营造,要求另选地点营造陵墓。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陵墓,挖见“石母”就要立马迁陵

道光年间,揭开我们中国百年屈辱的序幕的鸦片战争已经打响,接二连三的赔款和割地,使得民生凋敝,但是道光皇帝心心念念的,却还是自己的陵墓浸水之事,何其荒唐。可笑的是,道光皇帝还自诩节俭,却在陵墓上断断不肯委屈了自己,比起明朝的崇祯皇帝,生前节俭不说,内孥只要有点富余,就都耗在辽饷上面,死后更是草草收葬,道光的节俭实在有几分可笑。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陵墓,挖见“石母”就要立马迁陵

从古而今,帝王将相都爱营造陵墓,连海昏侯区区废帝之陵墓,都奢靡至极,不知道多少财货玉石沉埋在泥土中,所用石料、木料又是经由多少人运送打造,到最后,除了耗费民力,就是成为盗墓贼囊中的花销,一场徒然而已。

扶摇觉得,古代的皇帝修建陵墓,不过是奢侈的人欲而已,宋明理学如果真要灭人欲,首先就应该禁止厚葬,都该如汉文帝选择薄葬。然而即便亲眼见到刘彻茂陵数次遭盗掘、唐十八陵残破、宋哲宗尸骨弃置于荒野,依旧改变不了古代的皇帝营造陵墓的想法。

石母是什么?古代皇帝修陵墓,挖见“石母”就要立马迁陵

说到底,生死而已,汉文帝洒脱言“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才是达观之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恒的陵墓为何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猖獗的私盗或官盗
...节俭的皇帝,自然受到了当时与后世的一致称赞。他就是汉文帝刘恒,去世于公元前157年,享年46岁。随着时间滚滚流逝,刘氏皇族的陵墓几乎被盗了个遍,那些曾经厚葬,把陵墓修建得如高
2023-02-27 10:05:00
历史上最穷的皇帝,穿草鞋办公,死后连盗墓贼都不愿光顾陵墓
...的很穷酸,可是说是史上最穷酸的皇帝了。这位皇帝就是汉文帝刘恒,在他上朝的时候会穿草鞋,身穿的龙袍居然是有补丁的,在他当皇帝的二十三年里,他也没有让人修建过宫殿,也没有修整过园
2022-12-19 13:13:00
...,只要保证不倒塌,不被水淹就可以了。而且他还以先祖汉文帝的陵墓为参照,要求规格花费不要超过汉文帝。为此,刘秀在北邙山亲自为自己选了一个陵墓,与其他皇帝动不动背山靠水的风水宝地
2023-03-15 16:11:00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揭开刘恒和母亲薄太后的秘密
在诸多帝王之中,汉文帝是诸多人物之中最具有温柔色彩的皇帝,因为这位皇帝不仅对身边人好,而且对于老百姓也很好。正如史书记载他一生都节俭,在努力的削减开支,尽可能的无为而治。正因为如
2023-06-15 12:31:00
西汉皇陵的诅咒:长生不老的幻想与盗墓贼的贪婪
...而,西汉皇帝也对长生不老抱有许多幻想。不朽。例如,汉文帝被认为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也被江湖骗子所欺骗。至于汉武帝,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秦始皇是直接匹配的。所以,后人看到这一
2024-04-27 21:45:00
古代陵墓中的“黄肠题凑”是什么?为何盗墓贼会很害怕
...操甚至设立官方认证的盗墓贼,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汉文帝自诩薄葬,但是这位一代帝王即便是薄葬,只是相对于其他帝王而言,其中财物的丰厚,依旧让盗墓贼眼馋,因此,他的霸陵最终还是
2022-12-14 13:41:00
嬴政陵墓为何不能挖掘考古
...始皇帝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设计最精巧的古老帝王陵墓,虽然秦始皇陵墓的地址已经被发现,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盗墓贼敢于光顾。秦始皇陵墓中究竟埋藏着什么?古往今来
2024-04-18 21:49:00
中国超穷酸的皇陵,盗墓贼都不愿光顾,墓主人是谁?
...在了一起,自称为皇帝,而且还为自己修建了非常豪华的陵墓。从此,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效仿嬴政的做法修建大规模的陵墓,并在陵墓里放了许多奇珍异宝作为陪葬品。真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做法,也
2023-05-11 11:20:00
他不是皇帝,陵墓却比朱元璋的还大,死后多次作怪
古代的人都很重视陵墓,因为这只是象征着自己的身份等等,所以啊,以前的皇上在还没有过世之前,就已经为自己找了一块地建了自己的陵墓。不只是嬴政,许多皇帝都是这样,都想看着自己的陵墓建
2023-01-03 16: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