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
电影,是导演对于世界的归纳,无论哪种类型的导演,作品总会留下独属你的痕迹,或者说风格。
《无名》本质上是谍战悬疑片,表现了在走向胜利过程中,党的秘密战线上无名英雄不可取代的贡献。内容就是这么个内容,但是形式是可以有变化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和以往任何的谍战电影,都有区别。与其题材上类似的,早期的《风声》,和近期的《悬崖之上》都有极大的不同和变化。
这种变化,其实就是形式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程耳导演是一个对于形式感极其重视的导演。这种重视是优点,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故事怎么讲,用什么语气陈述,舒缓快慢,抑扬顿挫,承转起合,都取决于形式感。
这方面,在程耳上一部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有着非常优秀的展示。而这样的展示,一如既往的在《无名》中复现。
从形式感上来看,曾先森对于这部电影是点赞的。
从影片中的秩序、人物状态、戏剧设计某种角度看,都可谓上乘。这是科班出身的导演程耳的优点,但从某种角度看,也可能是把双刃剑。
2
艺术,是自我的表达。电影,是在自我表达下取得最大公约数的共鸣。
《无名》出现问题是,匠气十足。
台词前后重复,镜头复制穿插,导演应该是极力想让观众从呼应里面理解他的想法。但实际上,在一个小时后的复刻,会让普通观众受不了。
换句话说,个人风格是出来了,但未必能达到最大公约数的认可。导演程耳确实在对白、方言、语言、叙事、镜头这些技巧环节上,很少有人能模仿,独树一帜,但未必所有人都认同,肯定会很多人觉得很美,但过于炫技。戏剧设置方面,即便在故事最后的反转,也确实并没有让曾先森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演技,是演员对于人物的理解,无论你的功力多少,经验几年,你的演出总会看出你的认知、感悟和天赋。
主演之一的流量演员王一博,绝对是整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他的呆若木鸡,他的面无表情对应的,是自己没有演技的真相。虽然作为卧底的王一博,确实不能表露自己太多的心思,不能有大幅度的情绪变化。
但是他的呆,是没有内容的,他的呆是空,不是复杂后的掩盖。
这个故事,还暴露了导演程耳的好多问题。
比如群戏人物的把控,梁朝伟、王一博、周迅、黄磊、森博之、大鹏、王传君、江疏影、张婧仪这些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十个左右的配角,这些人物在128分钟里出现后的表演空间,对应的人物状态是什么,曾先森感觉程耳并没有搞清楚。
很多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匆匆走过场,勉强演状态。
流泪的江疏影,被强暴致死的张婧仪,大背头的王传君,都是如此。配角人物的背景、性格、人物身份的前因后果,非常仓促。
简而言之,这部电影最大的毛病是,表演失衡、人物潦草。
3
文章结束前,曾先森说说这部影片好的地方,第一点,氛围。
王一博杀人时,背景音乐是优雅的小提琴奏鸣曲与凶狠的恶狗狂吠,两种突兀对立的声响交织下的矛盾与对立,也对应出时局与人心的动荡。
第二点,是梁朝伟的表演。
不客气的说,梁朝伟这几年几乎年年演烂片。这个很多人印象中的“影帝中的影帝”,最近5年几乎部部烂片,商业的、喜剧的、搞笑的接了一大堆,好好的演技在一次一次的无聊商业片上耽误。
而这一次导演程耳,其实用了梁朝伟三张脸,文艺片《花样年华》里梳着大背头的侧颜
警匪片《无间道》中轻松的人物状态
犯罪片《黑狱断肠歌之生砌生猪肉》里忍辱负重、有冤难伸的郁闷,
而他也终于用标准的体验派方法,捏合了这三个状态,算是合格的演出。
所以,《无名》可能不算是大烂片,但也只能这样。它是导演程耳一次炫技的产物,是梁朝伟一次炫技的表演,仅此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1 15:45:5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