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大型原创话剧再现长影创建历程
《叶落有声》必有回响
本报记者 毕馨月 实习记者 武彦汝
吉林艺术学院大型原创话剧《叶落有声》精彩上演。 毕馨月 摄
“父亲,您和母亲给了我生命,可是电影才能赋予我生命的意义!如果不幸,您白发人送我这个黑发人,请你一定一定要保重,如果有天你想我了,那么,去电影院吧!我会在银幕里对你哭、对你笑!”“摄影师袁野”的一段深情独白,让现场观众动容,为其鼓起掌来……
2023年12月29日晚,吉林艺术学院大型原创话剧《叶落有声》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首演,伴随这段独白,一段胶片长河从背景大屏幕上“流淌”而出——由长影出品的一部部黑白经典老电影的剧照,与剧情首尾呼应,再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创建历程,令观众激动不已。
是怎样的机缘,让来自高校的艺术工作者们如此关注长影题材?经历过怎样的创作、排演历程,才使《叶落有声》得以成功落地?观众观看后反响又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踏上寻“声”之旅。
缘起
一次充满刺激与挑战的“碰撞”
《叶落有声》台前幕后阵容堪称“顶配”——吉林省作协主席、吉林艺术学院教授金仁顺担纲编剧、导演;高轶男、杨彬、刘恩岐等表演专业青年教师领衔出演;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长春人文学院等高校专业人士集结而来……如此强大的组合,让《叶落有声》这一再现吉林省“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之一的“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话剧之作,既拥有了质量保障,又彰显艺术价值。
“几年之前我们就想排演一部关于长影的大戏,但当时有一些难点很难突破,比如戏剧的搭建需要很强烈的矛盾冲突,更需要具备文学性和思想性。”金仁顺说,虽然当时放弃了,但也恰恰是因为那一轮做过很多关于长影历史的“功课”,使《叶落有声》终于酝酿成型。今时今日,金仁顺另辟蹊径,将长影当年真实存在过的一些人物及故事集合起来,虚构了一个以长影为背景、再现其创建历程和长春电影人对电影事业勇于追求的故事。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主创都不约而同提到“挑战”这个词。原来,为了给长春市民游客送上一份“新年文艺礼物”,金仁顺创作剧本的过程,始终伴随着边写边排、不断修改的过程。“常常是演员前一天排练时还是这样说的,第二天就换台词了……边编写、边排练、边演出,这是一个复合型推进的过程,这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尚属首次。”金仁顺说,近一个半月,60多位演职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共同推动《叶落有声》顺利登台。
出彩
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各美其美”
“没有家国,何来艺术啊?”
“我丑话给你们说在前面啊,你们要是敢破坏电影厂,我现在就去告发你们。”
剧中,郭冲与袁野的对话,诠释出故事的矛盾中心——在日本宣布战败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厂该何去何从?国民党专员、导演周思儒意欲接管电影厂;电影明星金川表面上是以国民政府特派员身份来接管电影厂,实则是受共产党的委托前来……在金川与周思儒斗智斗勇过程中,长春电影人也在两股力量的角逐中逐渐确定自己的信仰。而剧中金川这一人物原型,正是当年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的知名电影人金山。“看到金川这个人物,跟我过去了解的长影厂史全对上了,有一种文字跃然眼前的惊喜感。”长影老影迷孙春先告诉记者,看到金川带着艺术工作者一边种田,一边拍电影,一边参加战斗,一边演街头话剧时,他被彻底打动了。
130分钟的演出,近30位演员悉数登场,向观众呈现出不同人物特点。对此,戏剧爱好者穆女士说:“这部剧让我感受到了群像戏和细节的统一,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用心,具有鲜明个性,可谓‘各美其美’!”
共鸣
以用心之作与观众“双向奔赴”
在《叶落有声》中,操着一口四川话的小战士铜锣,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饰演者石昌麒,是从湖南来长求学的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大一新生,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鸣龙少年》中,他也有短暂演出。第一次登上话剧舞台,对于这个影视新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影视剧能给演员重来一次的机会,但这种大戏却是‘一镜到底’,考验表演功底,我压力特别大。”石昌麒说。舞台上要演好嫉恶如仇的铜锣并不容易,石昌麒一边从老师们身上学习表演经验和技巧,一边树立演员的信念感,为长春电影人的那份执著与智慧感动。
相较于铜锣,饰演国民党专员周思儒的吴昊霖就没那么“讨喜”了。“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我试着理解他的行为,渐渐把自己‘变成’他。只有这样,我内心才不会和角色去抵抗,才能演得更生动。”作为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教师,吴昊霖坦言,作为长春人,对长影有一种难解的情缘,但长影建厂的历史,以往只能从书本中去了解,如今有了这部话剧,不仅能激发起更多年轻人的城市归属感与自豪感,更能向游客传播长春文化内涵,释放“长春就是长春”的独特魅力。
主创团队如此用心用情用力搞创作,能否在广大观众心中引发共鸣?
“这种跟长春本土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作品特别宝贵,我深深融入剧情之中,感受家乡电影文化的一脉相承。”观众杨先生说。观众王女士则在观剧过程中多次落泪,她认为,以高质量话剧来溯源长春电影文化的发端,是一种有价值的传播方式。
由观众反响不难看出,《叶落有声》与观众之间的“双向奔赴”,源自贴近观众心理需求的主旋律题材故事设置,以及去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当整部剧在电影胶片长河中落幕,演员们次第登台谢幕之时,像放电影般掠过的剧情,令许多观众当场泪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