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9 04:5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来自三个科技工作者家庭的故事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田昭武在厦门仪器验收会上展示仪器。

吴清玉摄(影像中国)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田昭武(左)和田中群在参加第五十五届国际电化学学会年会时合影。

厦门大学供图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田中群(左)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姚 凡摄(影像中国)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曾溢滔(右)和黄淑帧在研究实验样品。

彭元道摄(影像中国)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余贻鑫(右一)、黄纯华(左一)与硕士毕业生合影留念。

天津大学供图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余贻鑫在查阅资料。

天津大学供图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黄纯华(中)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发配电系统软件。

天津大学供图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曾凡一(中)在指导研究人员实验。

严 俊摄(影像中国)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事业(新时代画卷)

2022上海科技节,曾溢滔(中)、黄淑帧(右)、曾凡一家庭受邀参加“科学红毯秀”。

薛志明摄(影像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在我国众多家庭中,有一些“特别”的家庭——家庭成员既是亲人,又是同行,有的甚至还是合作伙伴。他们在科研一线摘得硕果,离不开彼此的陪伴、鼓励与支持。这些家庭既是良好家风家教的优秀传承者,也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践行者。

让我们走近3个由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教故事,感受他们的家风魅力……

田昭武、田中群父子——

“要靠自己解决问题”

在厦门大学有这样一段佳话:电化学学科有一对院士父子,父亲和儿子分别当选了国际电化学学会的副主席和主席。

1980年,53岁的田昭武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5年后,田昭武之子、50岁的田中群也当选中科院院士。谈起父亲对他的影响,田中群说:“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父亲对我的教育是身教胜于言传。”

田中群说,父亲做科研几乎全年无休,有一次假期做实验时,还被锁在了实验室里。对于子女教育,他很少喋喋不休地严格管教,“高中时,有一次我问父亲一道数学题,他却说,‘你要靠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更有价值。’”田中群说,从此他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习惯。

曾经有人对田中群说:“你可能永远无法摆脱你父亲的光环……”很长一段时间,田中群刻意和父亲保持距离,研究领域也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自己从未“远离”父亲,“他的专注、投入,一直影响着我。”

田中群的妻子也是一位低调谦和的科研工作者,安静、不喜打扰……他们一家人在某些气质上极为相似。同事们都说,田中群一家很幸福,因为他们既是携手相伴的亲人,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本报记者 王崟欣)

余贻鑫、黄纯华夫妇——

“一起挑战科研尖峰”

从开创国内电力系统安全域方法学的研究,到首次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再到解决城市电网规划中的难题……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余贻鑫和88岁的天津大学教授黄纯华,既是科研中的默契搭档,也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两人携手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们研究电力系统安全域方法学已经有30多年了……起步时很艰难,相关研究成果很少,我们互相探讨、启发,有时也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论不休,但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余贻鑫说。

对于如何提高城市电网规划的科学性问题,夫妻俩带领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电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这项成果凝聚了我们的很多心血!很高兴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纯华说。截至目前,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国内上千个电网规划项目。

对于自己的子女和学生,夫妻俩很注重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他们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人才等在内的不少人才。近年来,余贻鑫团队致力于研究智能电网这一前沿课题,“一起挑战科研尖峰,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余贻鑫说。

(本报记者 武少民)

曾溢滔、黄淑帧、曾凡一家庭——

“传承的不只是知识”

探索发病机理,钻研诊断技术,开展新药研发……几十年来,曾溢滔一家一直在进行着科研接力。

84岁的曾溢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发展了一整套基因诊断技术,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多种常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他的妻子、85岁的黄淑帧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终身教授,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工程学的研究工作。20多年前,他们先后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带有九因子的转基因羊和第一头转基因试管牛。他们尝试从动物奶中提炼人凝血因子九,制备成蛋白药物,用于血友病治疗。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女儿曾凡一手中。55岁的曾凡一是上海交大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她带领团队建立了从牛乳中分离纯化人凝血因子九药物蛋白的技术体系。目前,新药已进入临床前研究的冲刺阶段。

“小时候,父母经常跟我谈论科学问题,并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曾凡一说,她的成长与家庭熏陶密不可分。“传承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热爱科学的精神。”曾溢滔说。

一家人兴趣广泛,尤其喜欢音乐和美术。“DNA的碱基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通过排列组合,成就着一个个美丽的生命乐章。”黄淑帧说。

(本报记者 黄晓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主动扛起大旗、挺膺担当,为绘就新时代的青春画卷着色添彩。信仰为底色,树牢“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理想信念。回顾中国共产党102年的奋斗光辉历程,崇高的理想信念
2023-07-06 16:48:00
...民族复兴之路,也引领激励着当代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
2024-05-04 11:28:00
...们真实的幸福。秋天不仅承载着人民对丰收的期盼,也是新时代年轻干部感受秋天独有的那份成熟理性、踏实担当的“秋日情怀”时节。年轻干部在拼搏实干中绘就“秋收”美好画卷,让“活力青春
2023-09-11 12:00:00
做好产业学院发展“大文章” 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育中心做好产业学院发展“大文章” 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学校在石柱县探索“万企兴万村六融合”产教融合模式学校开展无人机播种教学实践课春耕时学校师生开展体验式教学 核心提示民族
2024-01-22 07:40:00
舞蹈大赛舞出青海人民精气神
...主办,青海省舞蹈家协会、青海大剧院共同承办的“舞动新时代 绽放新风采——第三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决赛开演。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通过原创舞蹈大赛平台,集中展示近两年青海优秀原创
2023-07-13 04:54:00
扎根基层阡陌田坎 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妇,无不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之中。新时代的青年选调生应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中获得前行之力,锤炼政治品格,永葆政治本色,在日常工作中沉得下心,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2023-06-08 09:16:00
醴陵市人武部组织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
...23日,醴陵市人武部利用训练间隙,组织集训民兵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这是市人武部军事科张琪讲述完雷锋故事后,与参训民兵交流体会时的发言。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连日
2024-05-26 13:25:00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学们提出了几点期许:一是要激荡家国情怀,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将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价值实现和国家发展、时代需要紧密相连,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二是要保
2023-09-19 11:26:00
共话高原上的理想之光,首部西藏都市生活剧《日光之城》举行看片会
...视角塑造了一群有梦想、敢于拼搏的西藏青年,也展现了新时代西藏不同寻常的面貌与变迁。”也有记者对剧中“青年人物群像”的刻画给以赞赏,“《日光之城》巧妙地以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为
2024-09-29 11: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