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攀文艺高峰 创时代经典——浙江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20周年纪事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7-17 08:40:00 来源:杭州网

文艺是时代的镜子。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为时代和人民奉献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浙江文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2005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作出一系列部署: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扶持和推动文艺、社科、新闻、出版四类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大省品位。

20年来,浙江围绕时代所需、人民所盼,持续推动文化精品工程走深走实。59部浙产作品先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美术奖、兰亭奖、山花奖、中国版权金奖获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电视剧《狂飙》、越剧《新龙门客栈》、游戏《黑神话:悟空》等浙产精品广受好评、破圈出圈……

用精品讲好新时代故事,广大文艺工作者奋力攀登文艺高峰,努力创作出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

讴歌时代,打造佳作

2005年11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驾驭奔腾激荡的时代,去观察风云变幻的世界,去认识扑朔迷离的生活,从而构思出真正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传世佳作,塑造出真正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2009年,《军民抗台风图》与另外112件美术精品,作为浙江美术馆开馆展作品,出现在“历史的凝眸·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大展”上。

“这是浙江国画界的一次总动员。”在《军民抗台风图》创作者花俊心里,“历史的凝眸”这样的重大工程式创作方式仍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说,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最大的意义,是在组织本地区艺术家用美术形式反映本地区重大历史文化题材上,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一个个拂动新时代的现实命题,一次次激发新创作的澎湃热情,浙江文艺界在影视创作、戏剧、图书等多个领域,推出了一批重磅文艺精品。

历时8年的“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推出了101件反映近现代浙江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大型交响诗画文艺演出《百年红船 扬帆远航》广受好评,歌剧《红船》、越剧《核桃树之恋》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越剧《钱塘里》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大浪淘沙》等4部浙产剧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剧目,体育题材电影《热烈》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上映叫好又叫座;“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于党的二十大前夕在国博展出;《红船启航》等数十部主题出版物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在满足当前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多元、多样、多变的同时,浙江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率先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杭州、金华等地相继制定出台多项指导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繁荣发展的政策文件,覆盖影视、舞台艺术、视觉艺术、文学、出版等多个艺术门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浙江省文艺作品的重大奖项全面突破,在全国“五个一工程”、“文华奖”、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美展等多个国家级文艺奖项评选中全面打赢“翻身仗”。第十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浙江共12部作品入选,覆盖所有8个门类,首次实现获奖门类大满贯,获奖数量、门类、排名均创奖项改革以来历史最佳成绩。

目前,省委宣传部正联动省文广旅厅、省文联、省作协等行业主管部门,推出浙产好剧“四个一百”工程、“浙里大戏”攀峰计划、“新时代 新征程”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新时代文学精品攀峰行动等一批重点抓手,分门别类打造文艺创作重点题材库,力求将一件件文艺精品真正塑造成“时代纪念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全省人民的伟大实践以及体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编剧高满堂仍然记得他创作《温州一家人》的那三年,吃着地道的温州烧饼、喝着当地的鱼丸汤,走访了200多名温州创业者;

《鸡毛飞上天》的编剧申捷前前后后去了义乌8次。他和义乌小商贩打成了一片,跟着他们进货、卖货,和顾客聊天、砍价,浑然忘了自己编剧的身份。

越是深入,越能感受到这个大时代的激情。深切体验社会实践,深入思考社会生活,深情热爱人民大众,从浙江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现实中发现新题材,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大批浙产好剧相继问世。《狂飙》《藏海传》等多部浙产剧成为现象级作品,《外交风云》等共23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我们这十年》等9部电视剧获“飞天奖”,《送你一朵小红花》等5部影片获“华表奖”,《妈妈!》等9部影片获“金鸡奖”,《西泠印社》《定风波》2部纪录片获“星光奖”……

“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生活、群众始终是优秀作品的活力与魅力所依、价值和意义所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说。

2006年11月,浙江婺剧团成立50周年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贺信捎来了温暖的嘱托,希望他们“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一年年,一代代,这句温暖的嘱托牢记在浙婺人心中。

2025年3月,金华浦江郑宅镇“江南第一家”牌坊的演出现场,骤降的气温敌不过戏迷的热情,戏台前数十排座位早早坐满,晚来的村民甚至站在了电动三轮车上。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院长王晓平说:“一天到晚重复演那几台戏,老百姓是不买账的。”但老戏怎么磨出新感觉?我们上上下下都明白,要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乡村、街道的戏台上去磨,那里有最懂戏的老百姓。

“我很喜欢这样的场面,这是我们的土壤、我们的根基。”即便是在各种各样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梅花奖得主、著名婺剧演员楼胜在演绎《白蛇》里许仙的十三跌时总是一丝不苟,他说:“村里的人懂戏,稍微悠着点,他们都知道。”

婺剧团的年均演出场次保持在500场左右,成为国内最活跃的文艺院团之一。楼胜说:“婺剧来自民间,很草根。再好的戏,先要让他们看得懂,看得有味。”

持续创新,代代相承

2025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开始了全国巡演,每到一处,都是一票难求。其中,年轻观众占了绝大多数,成了观剧主力。

在此之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另一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早已红遍全国,成为现象级产品,短短一年多时间,该剧上演了300余场,场场爆满。陈丽君、李云霄成为了耀眼的明星组合。

频频出圈的背后,正是浙江文化精品工程一以贯之的追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也是文艺创作的生命。”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创新是成就文艺事业的必由之路”。

以什么样的作品,去回馈这个火热时代的启示,也成为每一名文艺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

传统与新兴剧烈碰撞,迸发出越来越多富有创意的文艺火花。守正创新之中,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之作不断涌现。

传统精品戏《白蛇》被浙江婺剧团几代婺剧人当成了新戏。面对不同的观众和不同的演出环境,反复进行创新编排,“都市版”能走进各地剧场参加巡回演出,“乡土版”能深入田间地头,“国际版”能让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如痴如醉。

2025年,浙产剧《黄雀》《我的后半生》接连在央视热播,用创新为观众打开新的叙事角度。前者以独特的反扒故事为切口,后者直面老年人情感需求,填补了国产剧市场在该类型上的空白。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也离不开人才代代相承。

梅花奖得主、著名婺剧演员陈美兰在不到40岁、正处于艺术巅峰时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看不懂的决定:让台。

于是,《白蛇前传》《昆仑女》《穆桂英》等陈美兰的代表作,成了成就杨霞云、陈丽俐等年轻演员的大舞台。

今年5月,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出品的昆剧《盛世红妆》在杭州蝴蝶剧场首演,剧中浙昆“代”字辈青年演员集体亮相,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代际传承,集结于一出戏中。

文艺人才成长,不仅要靠自我奋斗,也离不开集体智慧和组织保障。

近年来,浙江持续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生态链改革,文艺精品创作组织体系、引导体系、激励体系不断完善。

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每年出资1.3亿元,资助广播电视、舞台艺术等六大门类文艺作品创作。2025年,资助金额和资助门类都有明显提升和拓展。浙江不断搭建有力平台,精准指导人才培养,在之江编剧村开出电视剧网络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旨在发掘培养编剧人才;打造中国网络作家村、浙江文艺创研中心等,持续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动力和创新能力。省委宣传部推出每届奖励最高3亿元的“之江潮”文化奖,对为浙江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周年和杭州亚运会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亲临浙江考察指导,赋予新定位新使命,嘱托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2024-01-18 10:00:00
2024,注定在浙江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望,这一年,浙江聚焦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感恩奋进中阔步向前。梦虽遥,追则能达。回眸2024年,全
2025-02-18 12:14:00
中新网成都7月19日电 (记者 岳依桐)“我们舞团为喜迎成都大运会专门拍了这个视频,让网友们都看看我们成都嬢嬢(阿姨)的风采!”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居民张春燕将自己与广场舞舞团队友
2023-07-19 21:50: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2月17日讯(记者 陈黎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近年来,浙江文艺工作者围绕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在戏剧、影视、出版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喜人成果。特别是2024年第十七
2025-02-17 09:52:00
...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他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探索,勉励广大
2025-08-01 12:16:00
浙江文学,一股新的活力正在注入。1月11日至12日,近400名浙江文学界的代表齐聚杭城,举行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艾伟当选为主席。新
2024-01-13 07:42:00
“世纪矩阵”亮相上海书展:聚焦上海辐射长三角
...划举办系列新书首发式、读者分享会和文化讲座,尤其是浙江黄岩、四川成都和江苏苏州3家加盟店,将与上海书展主会场世纪集团展区活动展开互联互动,分别设立沪版精品和“世纪好书”专区,
2023-08-12 15:19:00
湖南文艺出版社“原创之春”走过文学的20个春天
...马》获鲁迅文学奖,《月光紧追不舍》《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还涌现出《青瓷》《蓝色天堂》《大清相国》等畅销精品,很多作品走出国门,出版多个语种版本。
2025-01-10 23:30:00
...《球状闪电》等多部待播剧已蓄势待发。从获奖层面看,浙江也迎来丰收,在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选中,共有4部浙产剧获优秀电视剧奖,获奖数和上海并列全国第一,创造历史最佳成
2025-07-17 08:4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第三场优雅启幕
昨晚,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团亮相南京森林音乐会,以“金弦银弓”的深情对话,献上纯正俄式古典盛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10月5日晚
2025-10-06 09:48:00
三河市举办“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演出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金秋送爽,双节同庆。近日,三河市“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文艺演出在臻园养护中心温情举行。来自三河市老年大学艺术团
2025-10-06 10:10:00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国庆档是仅次于春节档和暑期档的重要档期。今年,有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十余部影片参与国庆档角逐
2025-10-06 11:35:00
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国庆上演,重现文艺界的“觉醒年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内,恢宏的旋律响起。舞台上,多媒体屏构筑的“抗战博物馆”内
2025-10-06 12:40:00
青春版庐剧《双锁柜》是啥样?“好戏安徽”给您好看!
大皖新闻讯 10月5日晚,安徽百戏城地方戏剧场内欢笑声、掌声此起彼伏,青春版庐剧《双锁柜》在此精彩上演。作为“好戏安徽”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销费活动第四季的重头戏
2025-10-06 14:15:00
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合肥首演 演员:好戏不怕长,精耕细作方出佳作
大皖新闻讯 “以我心灯一盏,照他长夜寒天。”10月5日晚,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在合肥大剧院开启合肥站首演。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剧中赵不尤和顾震的扮演者——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贺坪和何易
2025-10-06 14:49:00
High爆了!中秋前夜,三万人齐聚港城!创历史记录!
鲁网10月6日讯 (记者 郑泽之 王一凡)10月5日晚,日照奎山体育中心星光璀璨,人声鼎沸,备受瞩目的“初光天籁”超级演唱会正式开启盛幕
2025-10-06 15:56:00
威县第二中学开展“共同行动·2025爱在中秋”赋能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培培)近日,威县第二中学开展“共同行动·2025爱在中秋”赋能活动。活动围绕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通过主题分享
2025-10-06 16:57:00
河北新闻网讯(王子璇)近日,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镇邢家庄村的无忧小镇景区在多个场地轮番上演各类精彩节目,让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双节”氛围
2025-10-06 16:59: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公历的数字每年流转,农历的八月十五始终锚定着中国人的情感坐标。10月6日
2025-10-06 19:45:00
山河明月,万家灯火。10月6日,2025乙巳农历蛇年中秋节如约而至,人间好时节,恰逢三五时,此刻,独属于乡土中国的极致浪漫具象化
2025-10-06 2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