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本报讯(记者狄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变得多样化,大肠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常见的大肠疾病都有哪些?如何防治肠病?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王毓麟为大家普及一些“肠”识。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如果息肉破溃,会导致肠梗阻及出血情况。患病后,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便血、黏液血便等问题。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对大肠息肉还是要采取谨慎态度,如发现要及时切除。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患者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症状。
肠梗阻可以分为三类:一种叫机械性肠梗阻,肠道被寄生虫、粪块、胆石、异物等阻塞,或者肠道某一部分粘在一起;第二种是动力性肠梗阻,常见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部感染引起的肠麻痹;第三种是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血运障碍,从而形成肠麻痹和肠梗阻。
肠易激综合征是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情绪波动大、自身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的腹痛症状一般与排便有关。如果排便后腹痛减轻或加重等,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发生在直肠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表现在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转移性大肠癌仅为14%,如能早期诊断则可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我国大肠癌早期确诊比例仅为5%-10%,而60%-70%的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因此对无症状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意义重大。
当前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筛查普遍应用的金标准。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是保证筛查效果的关键。建议有便血、大便不规律等消化道症状者,曾患过结直肠癌、息肉或有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人,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