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源日报
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确实有味道,教堂、宫殿、广场、雕塑、运河、桥梁,还有极昼,流光溢彩,风情万种。我就“小众”一点,介绍一家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现名叫文学咖啡馆,位于涅瓦大街与莫伊卡河交界处,共两层楼。咖啡馆始建于1816年。从1830年开始,普希金和他的朋友们就经常流连此地,海阔天空畅聊,针砭时弊,咖啡馆成了当时文化名人聚会的VIP俱乐部。今天咖啡馆楼梯边的墙上,悬挂着包括莱蒙托夫、果戈理、别林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舍甫琴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在内的俄罗斯文学大师画像。
咖啡馆一楼很窄小,普希金生前在店里最后坐过的位子,现在用缆绳拦着,也成了他“永久”固定的位子。普希金在那里喝完了人生最后一杯咖啡,然后为他心爱的女人踏上决斗之路。
普希金走向决斗之路,是为了他的太太娜塔莉娅。在莫斯科的一场舞会上,29岁的普希金遇到了16岁的娜塔莉娅并展开追求。经过两次求婚,普希金终于得偿所愿。普希金很爱他的妻子娜塔莉娅,二人结婚6年间生了4个孩子。他曾经写道:“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娜塔莉娅十分貌美,婚后热衷社交,参加宫廷舞会。后来,她遇上了一位法国男子,两人的绯闻传得满城风雨,激怒了视名誉为生命的普希金。
那位法国情场高手为了接近娜塔莉娅,竟然先娶了她的姐姐,成为姐夫后利用亲戚关系步步紧逼。这让普希金忍无可忍,他连续发出了两封决斗书。决斗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位是职业诗人,一位是职业军人,最终普希金腹部中弹,鲜血染红皑皑雪地。
1837年2月10日,38岁的天才诗人伤重身亡。他去世后没几天,他的铁粉、名不见经传的22岁年轻诗人莱蒙托夫在咖啡馆里写就悲愤激昂的诗篇《诗人之死》,矛头直指万恶的沙皇专制制度,措辞大胆犀利,道出了民众的心声,很快就从咖啡馆传遍圣彼得堡大街小巷。莱蒙托夫凭此诗一战成名,迅速奠定了普希金诗歌接班人的地位。吊诡的是,就在普希金逝世4年之后,莱蒙托夫也同样在一场决斗中饮弹身亡,年仅27岁。
在圣彼得堡的文学咖啡馆,我们喝的哪里是咖啡,分明是一口文学一口诗。
(《解放日报》 周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