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天文学家发现奇异恒星系统,可能是超稀有暗物质恒星的首个证据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1 11:03:00 来源: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宇宙中有许多奇妙的天体,有些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我们只能想象。其中一种最神秘的天体,就是玻色子星。它们是由一种我们还不太了解的物质构成的,它们不发光,不发热,也不发出任何信号,它们就像隐形的巨人,悄悄地在宇宙中漫游。玻色子星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它们又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和作用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也激发了许多科幻作家的想象力。但是,玻色子星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幻想,它们有可能是真实的,而且有可能就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最近,欧洲航天局的盖亚卫星观测到了一个奇特的恒星系统,它可能就是玻色子星的证据。这个发现引起了两位天文学家的注意,他们对这个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篇令人震惊的论文,揭示了玻色子星的可能存在和意义。

天文学家发现奇异恒星系统,可能是超稀有暗物质恒星的首个证据

玻色子星在科幻小说中也经常出现,有些作家将它们描绘成一种超级智能的生命形式,有些作家则将它们用作一种强大的武器或能源。例如,在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时间足够你爱》中,玻色子星是一种可以控制时间的神秘物体;在阿瑟·C·克拉克的《银河帝国》中,玻色子星是一种可以吞噬恒星的恐怖武器。

盖亚卫星是欧洲航天局于 2013 年发射的一颗天文观测卫星,它的任务是对银河系中的数十亿颗恒星进行精确的测量,以揭示银河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盖亚卫星拥有两个望远镜,可以同时观测两个相距 106.5 度的天区,每 6 小时扫描一次整个天空。盖亚卫星不仅可以观测恒星,还可以观测行星、小行星、彗星、太阳耀斑、超新星、中微子、引力波等多种天文现象。盖亚卫星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自己“画画”。它利用自己的望远镜和探测器,将观测到的恒星光点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星空图像,让我们欣赏宇宙的壮丽景色。

盖亚卫星观测到的那个奇特的恒星系统,是由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一个黑暗的伴星组成的。这颗恒星的质量比太阳稍小(0.93 太阳质量),化学成分和我们的太阳差不多。它的神秘伴星质量要大得多--大约 11 个太阳质量。这两个天体的距离是 1.4 个天文单位,和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它们每 188 天转一圈。

天文学家曾经以为,这只是一个恒星围绕着黑洞旋转的普通现象。黑洞是由质量巨大的恒星坍缩而成的,要形成这样的系统,就需要一颗和太阳相似的恒星与这个怪物同时诞生。虽然并非完全不可能,但这种情况需要非同寻常的微调才能实现匹配,并让这些天体在彼此的轨道上运行数百万年。

所以,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新论文中提出了另一种可能,那个黑暗的伴星可能是一种更奇异的物体。他们推测,它可能是由暗物质粒子组成的。

天文学家发现奇异恒星系统,可能是超稀有暗物质恒星的首个证据

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占每个星系质量的绝大部分。我们对它的身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大多数理论模型都假定暗物质在每个星系中都是平滑分布的,但也有一些模型允许暗物质聚集在一起。

其中一个模型假设暗物质是一种新型玻色子。玻色子是承载自然力的粒子,例如,光子就是一种承载电磁力的玻色子。虽然我们只知道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有限的几种玻色子,但原则上没有什么能阻止宇宙拥有更多种类的玻色子。

这些玻色子不会传递任何力,但它们仍然充斥着宇宙。最重要的是,它们有能力形成大的团块。其中有些团块可能有整个恒星系统那么大,但有些可能小得多。玻色子暗物质的最小团块可能和恒星一样小,这些假想天体有了一个新名字:玻色子恒星。

玻色子星是完全看不见的。因为暗物质不会与其他粒子或光发生相互作用,我们只能通过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引力影响来探测它们--就像普通恒星绕玻色子恒星运行一样。

研究人员指出,一个简单的玻色子暗物质模型就能产生足够多的玻色子恒星,从而使盖亚数据中的这一结果变得可信,用玻色子恒星取代假定的黑洞可以解释所有的观测数据

虽然这不太可能真的是玻色子星的发现,但作者仍敦促进行后续观测。更重要的是,这个特殊的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强引力效应的绝佳机会,让我们可以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否正确。其次,如果这是一颗玻色子星,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完美的实验装置。我们可以利用玻色子星的模型,看看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这个系统的轨道动力学,并利用这些信息来窥探宇宙的黑暗角落

天文学家发现奇异恒星系统,可能是超稀有暗物质恒星的首个证据

为了测试玻色子星的模型,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叫做脉冲星的天体。脉冲星是一种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它们会以极高的频率发出强烈的电磁辐射,就像宇宙中的灯塔一样。如果一个脉冲星恰好与我们的视线对齐,我们就可以观测到它的脉冲信号,就像一架飞机的雷达一样。脉冲星的信号非常稳定,可以用来测量它们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引力场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脉冲星系统,它由一个脉冲星和一个黑暗的伴星组成,这个伴星的质量约为 2.5 个太阳质量,和玻色子星的预期范围相符。这个系统的轨道周期是 2.4 小时,距离是 0.8 个天文单位,和水星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这个系统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室,可以用来检验玻色子星的模型,因为脉冲星的信号可以精确地反映出它和伴星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玻色子星的模型,一种是由自旋为零的玻色子组成的,另一种是由自旋为一的玻色子组成的。这两种玻色子的性质不同,导致了玻色子星的结构和行为也不同。例如,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星会有一个明确的边界,而自旋为一的玻色子星则会有一个模糊的边界,类似于一个云状的结构。这些差异会影响玻色子星的密度、半径、形状和引力波的发射等特征。

天文学家发现奇异恒星系统,可能是超稀有暗物质恒星的首个证据

编辑究人员将这两种玻色子星的模型与脉冲星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星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数据,而自旋为一的玻色子星的模型则与数据不符。这意味着,如果这个黑暗的伴星真的是一个玻色子星,那么它很可能是由自旋为零的玻色子组成的。这一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测暗物质性质的新方法,也为我们理解玻色子星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线索。

当然,这个发现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因为玻色子星的模型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也有可能存在其他的解释。例如,也许那个黑暗的伴星是一个中子星,但是它的脉冲信号被某种原因屏蔽了,或者它是一个奇异星,由夸克物质构成的一种极端状态的物质。无论如何,这个系统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因为它可能揭示了宇宙的一些最深刻的奥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1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文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以及构成
...宇宙演化的证据除了大爆炸理论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外,天文学家还通过观测和实验获得了许多其他的证据,支持了宇宙演化的各个阶段的理论模型。 星系红移星系红移是观测宇宙演化的最为常
2024-06-06 14:33:00
世间本没永动机,大到星系宇宙,小到恒星行星,为什么都在运动?
...而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它通过引力作用影响着可见物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系旋转速度和光度分布,推断出暗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例如,通过观测螺旋星系NGC 3198的旋转曲线,科学家发
2024-05-28 18:00:00
2024年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恒星在银河边缘的运行速度更慢
...是由其圆盘中旋转的所有物质驱动的。20 世纪 70 年代,天文学家维拉-鲁宾率先观测到星系的旋转方式不可能纯粹由可见物质驱动。她和她的同事测量了恒星的圆周速度,结果发现旋转曲
2024-02-01 11:10:00
奇异黑洞可能是暗物质的副产品
...家假设,带色荷的黑洞可能影响了融合核的平衡,在一种天文学家将来可能通过未来测量检测到的方式。这样的观测将有说服力地指向原始黑洞作为今天所有暗物质的根源。“即使这些短暂存在的,
2024-06-14 10:02:00
宇宙空间是由什么组成的?
...质的概念最初在20世纪初被提出,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维拉·鲁宾的工作才确立了暗物质在宇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多个星系旋转曲线的精确测量,鲁宾和她的同事们提供了有力的
2024-06-15 09:52:00
飞船传来的深思照片:239亿公里的旅程为何令人类深感思索不已?
...,作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单位,其形成与演化一直以来都是天文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于232.9亿公里的旅程的研究,我们逐渐揭示了宇宙之谜: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气
2024-02-20 10:16:00
关于恒星的这个经典理论  中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提出了挑战
...发生显著变化,对其“不变”的经典理论提出挑战。中国天文学家完成的这项刷新人类认知、将对天体物理多个领域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月19日凌晨在国际著名学术
2023-01-19 12:03:00
...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然而,我国天文学家却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有评论认为,这一发现将对天体物理多个领域的研究
2023-01-19 04:42:00
三大现象将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那么,是那三大呢?
...一组星系团。(来源:NASA)自转曲线20世纪7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维拉·鲁宾(Vera Rubin)凭借观测到星系内部恒星运动轨迹的现象,提出暗物质存在的第一个重大证据。简
2023-10-17 16: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