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灵长目动物老了后,少交朋友是为了预防疾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18 11:3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人们少交些朋友有时候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动物这样做能避免生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最近发现,当老年恒河猴不太善于社交时,它们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社会联系的原因。这项研究首次从进化的角度考察了疾病的潜在风险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社交生活。

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群生活在圣地亚哥岛(位于太平洋的科隆群岛的一个岛屿)上的成年雌性恒河猴的行为,以了解衰老如何影响它们的社会互动和感染疾病的风险,他们使用社交网络模型来测量“社交中心性”,这个指标综合考虑了社交伙伴的数量、互动的时间和群体内相互联系的组合。

通过追踪这些因素是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研究人员将这些社交数据与流行病学模型结合起来,以模拟传染病的播散情况。

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恒河猴的社会活动减少,因而降低了它们被染上疾病的风险。当疾病的传染性属于中等或较强时,这种保护作用最强,尤其是对于那些免疫系统功能较弱而更容易生病的老年恒河猴。

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B-生物科学》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随着灵长目动物年龄的增长,减少社会互动对它们有益,特别是对于因年老体弱而更容易生病的个体。此外,由于年长而造成的愈合能力下降,也会影响老年个体与其他成员的社会互动,这种模式也体现在人类群体中。这一进化策略有助于降低物种患病的风险。

需要提出的是,这项研究只考虑了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类似于感冒在人类中传播的方式,这意味着这些发现,可能不适用于通过其他方式传播的疾病,如受到污染的食物。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人类的尾巴进化掉了,留下来不行吗?中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物有超过 500 个现生物种,生物分类学家将他们归入到了灵长目共计 16 个科的 79 个属中。 灵长目演化树。图片来源
2023-07-05 14:04:00
人类在进化道路上为何失去“丁丁骨”,有“丁丁骨”不是更好吗?
...骨的进化历史追溯至遥远的过去,这一古老的骨骼结构在灵长目动物和食肉目动物的共同祖先身上就已经存在。那时,阴茎骨不仅是雄性动物繁殖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繁殖竞争中的重要工具。随着
2024-09-20 10:05:00
动物也爱含有乙醇的食物
...是人类独有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发现,灵长目动物和其他许多动物有沉溺于食用发酵水果和含有乙醇的食物的长期历史。研究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回顾,查阅了科研论文和历史记
2024-11-11 11:10:00
人类的大脑与其他灵长目动物有何不同?
...一直渴望解开这个谜题: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大脑与其他灵长目动物如此不同?进化论固然可以提供一些解释,但具体到微观层面,为什么人类大脑会有如此特殊的生长模式,一直以来都笼罩在迷雾
2023-12-21 00:32:00
为什么没有绿色的老虎?
...呢?其实这是可以解释的。我们知道,人类属于哺乳纲、灵长目,事实上,人类以及其他所有的灵长目动物的正常视觉,都可以有效地区分红色和绿色,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与灵长目动物长期的树栖
2024-10-09 10:58:00
人类和大猩猩、猩猩的共同祖先长啥样?探索神秘共同祖先面貌之谜
...秘课题。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人类、大猩猩和猩猩都属于灵长目(Primates)下的类人猿亚目(Hominoidea)
2024-01-22 10:11:00
无路可走:美国是如何一步步被天价猴“绑架”的
...测试,新研制的药物直接应用于人体,风险太大。而非人灵长类动物在遗传学,生理学和行为学方面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模型。也正因此,猴子成了临床试验替代品。过去几十年,非人灵长类动物在
2023-05-24 15:00:00
网红国字脸猴子去世 合肥野生动物园通报:心肺功能衰竭
...高度相似,在网络上“丑”出圈。资料显示,黑帽悬猴是灵长目悬猴科卷尾猴属哺乳动物,身形较粗壮;尾发达,常向下卷曲;前后肢基本等行,指趾端均具扁平的指甲;头部较圆;鼻吻较扁平,鼻
2025-05-21 22:50:00
...是致命的。据健康时报客户端此前报道,猴B病毒是非人灵长类动物携带的最具潜在危险的人兽共患病毒,可以引起人和猴共患的烈性传染病。猴B病毒通过被猴抓伤、咬伤、针头刺伤、笼具刮伤和
2024-11-10 10: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30 元守护一整年!河北医惠保互联网门诊险,流感季就医购药不发愁
河北街坊们注意啦!流感病毒已进入活跃期,据中国疾控中心 2025 年第 41 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我国流感活动持续上升
2025-11-20 10:18:00
寒潮来袭,咳嗽频发!中医专家解读连花清咳片的“清肺”智慧
这几天的气温骤降,医院呼吸科门诊里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患者疑惑:为什么天一冷,咳嗽就找上门?吃了止咳药效果也不理想?从中医角度看
2025-11-19 11:49:00
五斤肿瘤“霸占”腹腔狭缝拆弹精准切除
一次“胃痛暗藏生死危机52岁的张阿姨从未想过,一场看似普通的“胃痛”竟将她的人生拖入深渊。三个月前,张阿姨感到上腹部间断性胀痛
2025-11-19 12:03:00
警惕心梗!福州一男子险丢命!
年仅四旬的福州王先生在饱餐后突感胸口闷痛难忍,误以为是胃病发作,强忍半小时后自行驾车就医,结果途中突发全身乏力、眼前发黑
2025-11-19 15:20:00
突破痛风瓶颈!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专利方痛风排酸融石汤从根源稳尿酸融结晶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传来重磅消息——由黄川云医生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的“痛风排酸融石汤”,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2025-11-19 17:14:00
龙岗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解开“暴瘦十多斤”的真相
你瘦了!这三个字,是不是姐妹们最想听到的?减肥这件事越来越多的人急于求成,总想着唰~唰~唰~唰!三两天内就能变苗条但不管住嘴
2025-11-19 17:14:00
深静脉血栓的“隐形杀手”特征:腿肿、疼痛可能是信号!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被忽视却对生命极具威胁的血管疾病,其如同潜伏在身体内的“隐形杀手”,可能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引发严重后果
2025-11-20 04:40:00
预防孕期便秘的小窍门
孕期便秘是许多准妈妈常见的不适问题,随着体内孕激素增加、子宫压迫肠道及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变慢、排便困难的情况容易发生。便秘不仅让孕妇感到腹胀
2025-11-20 04:40:00
急诊或普通门诊怎么选?给宝爸宝妈的理性就医指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生病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当孩子身体不适时,宝爸宝妈们往往会心急如焚,但在就医选择上却容易陷入迷茫,不知道该挂急诊还是普通门诊
2025-11-20 04:40:00
中风后偏瘫:针灸+康复训练助患者重新走路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中风后偏瘫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偏瘫不仅极大限制了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还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打击
2025-11-20 04:40:00
如何安全应对孕期运动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特殊而重要的阶段,适度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孕期不适,还能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基础。然而
2025-11-20 04:40:00
鼻咽癌肿瘤治疗: 现代医学疗法点亮希望之灯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尽管该区域位置特殊,诊疗复杂,但现代医学的发展已为患者提供了多元的武器库——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疗效和生活质量
2025-11-20 04:40:00
10岁男孩莫名腿腰痛,肾脏免疫科团队识破生长痛“假象”,精准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鲁网11月19日讯10岁,本该是在绿茵场上肆意奔跑的年纪,男孩小轩(化名)却被关节疼绊住了脚步。“无非是生长痛或者运动损伤吧
2025-11-19 21:26:00
郑州人本心理咨询:以人之本,点亮心灯,温暖一座城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心理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术名词,而是关乎每个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切身议题。焦虑、抑郁
2025-11-19 18:28:00
中医专家强调“冬季养肾”好时机,充足睡眠、八段锦很有用!
中国网中医11月19日讯(记者胡俊)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下午15: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冬令进补”专题发布会
2025-11-19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