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三国六位陷阵名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1 19: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吕布麾下有八健将,但是人们好像只记得张辽一个,其他的也就臧霸还有点名气,其他的侯成、魏续、宋宪、成廉、郝萌、曹性都是昙花一现式人物,远不及陷阵营统领高顺有名。

严格一点说,高顺跟吕布、公孙瓒一样,都算不得“三国名将”,因为他们驰骋疆场的时候,刘备还在东奔西走,孙权还没有接班,魏蜀吴连雏形都没有——真正的三足鼎立应该是从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开始,但那时候他们也不叫魏蜀吴,刘备刘禅和诸葛亮,也从来不会在自己旗子上写一个大大的“蜀”字,他们是“汉帝汉相”,曹操也不曾当过皇帝,他到死也还是大汉魏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丞相。

曹操和诸葛亮谁才是正牌大汉丞相,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咱们还是看看三国正史中的六位“陷阵名将”:这六位名将中肯定不包括高顺,如果他在白门楼上也被曹操招揽,那么评他为三国第一陷阵名将,还是不会有太大争议的。

评选三国陷阵名将,仅以建安十三年为节点是不太方便的,咱们换一个更简单的标准:只要在替曹操、刘备、孙权打仗的时候曾经先登陷阵就算,这样一放宽标准,三国六位陷阵名将就比较容易评选出来了。

高顺不算三国陷阵名将,他的“老战友”张辽却能算:张辽可比高顺聪明多了,他在演义中大骂曹操,刘备关羽先后求情,曹操变脸如翻书,马上称赞并赦免张辽,而在正史中,张辽一看吕布顶不住曹操的进攻,马上就带领本部人马投降了——经典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吕布被五花大绑,高顺和陈宫被武士扭着胳膊押上白门楼,只有张辽是溜溜达达自己走上来的,身上也没有绳子,可能就是考虑到了张辽主动投降的史实。

因为张辽是带兵投降,按照汉朝军功制度,带着投降的兵力可以换算成歼敌数量,“斩首千级、破一城可封侯”,张辽本部人马应该在千人以上,所以曹操用大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封张辽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关羽是在徐州下邳被包围后被擒投降,所以只封为偏将军而没有封侯——关羽受封汉寿亭侯,那是在斩颜良之后。

带兵千余人或数千投降曹操的张辽,是《三国志》记载的第一个陷阵名将:“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当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段记载出自《三国志》卷十七,那一战就是张辽八百破十万的合肥逍遥津之战,那个被吓得不敢动弹的,就是紫胡子绿眼睛的孙权孙仲谋。

在同一传记中,还有两位陷阵名将,那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排名第二的乐进乐文谦和排名第三的于禁于文则,他们都只曹操正式任命的“陷阵都尉”——古文“陈”与“阵”通假,所以“军假司马、陷陈都尉”乐进和“军司马、陷陈都尉”于禁,其实都是陷阵名将。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会发出质疑:五子良将之首不是最早受封四方将军并假节钺的于禁吗?什么时候变成张辽了?

其实五子良将之说,还是陈寿发明的:“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陈寿在《三国志》中给五子良将的排序,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于禁除了有始无终晚节不保,他的假节钺时间,也并不早于其他两子的假节:于禁于建安二十一年受封假节钺左将军,张辽假节是建安十四年,乐进假节是建安十九年。

将军假节钺是临时被授予的权力,完成任务后就要交还节钺,所以假节钺与官至高下、战功大小无关,主要是看他当时执行的任务有多重要、任务持续时间有多长。

五子良将中,张辽乐进都有先登陷阵记载,于禁也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曹操活着的时候,于禁战败投降之前,曹魏五子良将的食邑数量如下:张辽一千六百户(曹丕曾为其增加一千户,最后是二千六百户);乐进一千二百户(比曹操死得早,所以没等到曹丕为其增邑);于禁一千二百户(并没有因投降而削减);张郃在曹操时期食邑数量不详,曹丕时期是三千三百户,曹叡时期是四千三百户;徐晃在曹操时期食邑数量不详,曹丕时期是二千九百户,曹叡时期是三千一百户。

在爵位和食邑代表战功的汉朝末年(曹刘孙都曾自认为汉臣汉将,用的也是汉朝军功制度),张辽在曹操时期食邑比乐进和于禁多四百户,跟他冲锋陷阵表现最佳有关:“卫青开幕,张辽辟土,校尉嫖姚(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将军捕虏(有人说指的是李广,但查阅史料可知,指的应该是东汉捕虏将军马武,因为马武曾在汉明帝时期大破西羌,斩首四千六百级)。”

唐初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徐彦伯的《登长城赋》将张辽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是因为张辽阵斩蹋顿之功,实在要远超其他四子,甚至可能也超过了关羽张飞。

除了五子中的前三位,可能不算三国人物但绝对是曹操部下的典韦,也是一位陷阵名将:“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阵。”

典韦陷阵之名,成于兴平二年(195年)的曹操吕布濮阳之战:“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阵),韦先占。”

曹魏四大陷阵名将,张辽、乐进、于禁、典韦如何排序且放在一边,咱们先来看看刘备和孙权手下谁是陷阵高手。

如果我们承认曹魏有五子良将,就不能不承认季汉有五虎大将:张辽等五人合为一传,因此有五子良将之称,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专,位次仅在诸葛亮之后,还在庞统法正之前,都属于刘备集团第一档次大将,称其为五虎也不未过。

在《三国志》卷三十六中,刘备五大将只有黄忠有“陷阵记录”:“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刘备入川初期,只带了军师中郎将庞统和后来逐步晋升为讨虏将军、征西将军、后将军黄忠,另外还有后来逐步晋升为牙门将军、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凉州刺史、前军师征西大将军的魏延等部分将领,黄忠在汉中之战时阵斩夏侯渊,更是名声大噪:“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关羽张飞虽然勇猛,但是关羽阵斩颜良是替曹操打工,算不得刘备的陷阵名将。同样道理,庞德“勇冠腾军”指的是在马腾军中算第一高手(不知当时马超排第几),还不是曹操的部下。

庞德被曹操招揽后的最佳表现,就是曾一箭射中关羽额头,然后就在水淹七军后被关羽擒斩了,说他是三国陷阵名将,好像有些言过其实、名实不副了。

遍翻《三国志》,能找到陷阵(包括陷陈)记录的三国名将还真就是只有六位(读者诸君可以在《三国志》及裴注中搜索这两个名词),除了曹操手下的典韦、张辽、乐进、于禁,刘备麾下的黄忠,还有一个大家可能都没听说的东吴左将军留赞。

留赞是《三国志》及裴注中东吴唯一的陷阵名将:“留赞字正明,会稽长山人。诸葛恪征东兴,赞为前部,合战先陷阵,大败魏师,迁左将军。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乃进战,战无不克。”

“留”这个姓好像很罕见,笔者也算走过很多地方认识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姓留的,查阅史料才知道,这也是一个“贵姓”:“源于伊祁姓,出自古帝尧之子丹朱庶兄之封地,以封邑名为氏;留姓,出自周封内大夫食采王畿之留,以邑为氏;春秋郑国邑,后有人为姓。”

留赞堪称战场人来疯,对敌人和自己都十分狠辣:他年轻的时候一只脚在与黄巾军作战时受伤伸不直,为了能重返战场,他居然“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终于治好了瘸腿。

留赞战死沙场的时候是七十三岁,可能比赵云、廖化年纪还大,说他是三国时期死于战场的最老名将,好像也不为过吧?

先登、陷阵、斩将、搴旗,这是古代猛将梦寐以求的功劳,哪个功劳更容易取得,笔者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是读者诸君一定对此问题有精妙回答。

笔者读书不精,所以只从《三国志》及裴注中找到六位陷阵名将,以偏概全肯定有遗漏,所以最后还是得向精研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请教:这六位陷阵名将,哪一个最勇猛功高应为陷阵名将之首?除了这六位,还有哪几位三国名将也曾立有陷阵大功?除了留赞之外,史书中还有哪几位留姓名臣名将名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24名将勇猛过人,但文武全才的不过这十人
...据,战争频繁。但乱世中必出英雄,如鼎鼎大名的三国24名将,就名震当时。三国24名将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
2023-01-18 18:35:00
三国时期,哪些名将堪称好汉?
武庙七十二将,三国名将居多。汉末三国之所以涌现出这么多名将,对老百姓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对士农工商来说,没有战争的年代才是好年代,每一个名将的脚下,都是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上百万的
2023-08-06 19:45:00
葭萌关之战后,只剩三位名将敢单挑张飞
...马超徒劳无功。在葭萌关之战后,张飞的勇悍程度令三国名将都心惊胆战,细算下来,可能也就只有三位名将敢单挑张飞,这其中当然不包括吕布和马超。至于葭萌关之战后敢单挑张飞的三国名将名
2023-04-24 10:00:00
三国六位战术大师:魏有曹仁郝昭,吴有周瑜吕蒙,刘备集团有谁?
...是关羽而非张辽。张辽是一员悍将,但要说他是曹营顶级名将,那也是不真实的——五子良将名声赫赫,在曹魏的地位却不如诸夏侯曹,四方将军就是他们军衔的天花板,别说大司马、大将军,就是
2024-12-18 09:21:00
蜀汉五虎将比五子良将厉害?看看这四方面的比较差距明显
...怀疑张飞的能力了!因为历史上的张郃,是一位智谋型的名将!即,张辽以勇武称雄,张郃则是以巧变著称!笔者认为,若真论起统兵作战能力,张郃远比张辽更难缠。连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张郃忌
2023-06-16 11:14:00
揭秘三国名将张郃一生的战功与败绩
张郃,三国名将,魏国五子良将之一,字儁乂,河北河间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31年。虽然《三国志》没有记载他的出生时间,但从相关记载来看,张郃应该比诸葛亮年纪大不少。《三国志》中提
2024-03-13 13:33:00
三国演义中的单挑王是谁?
...吕布虽然武力天下第一,但吕布的战绩其实并不多,斩杀名将更是没有,虽然吕布有三英战吕布,一个战张飞、关羽、刘备三大名将,但吕布最终是败逃了,即使是吕布一人大战曹营六针,同样吕布
2023-08-26 06:27:00
三国最低调的将领,从默默无闻逆袭成诸葛亮一大劲敌
...此后一直助刘备发展势力,哪怕是刘备招揽了不少的谋士名将,但关羽仍是刘备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在围攻襄阳、樊城一战中,他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曹仁的军队以及援军打得七零八落,
2023-03-08 20:40:00
曹操手下的七十二名将为何只有张辽一人入选?
所谓的七十二名将是指武庙中用来陪祭主祭吕尚(姜子牙)的七十二位古代名将,唐朝时,武庙从最先的武庙十哲到六十四名将,宋朝时,陪祭增加到七十二名将,是为了对应文庙中孔子有七十二门徒陪
2023-08-27 06: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