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文帝杨坚:终结乱世创新制度,影响中国历史的巨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2 21:56:00 来源:戏说三国

隋文帝杨坚可以说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他平定了乱世,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将近四百年中原大地满目疮痍的局面。首创科举制,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靠读书来博取功名,创立科举制,让之前被世族把持的那一套九品中正制彻底消散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建立三省六部制,这套运行机制对后世朝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但是他对待前朝的皇室子弟这一点却又不得不让人诟病。他篡位登基以后毒死了才九岁的周朝最后一位皇帝宇文阐,在这之后更是大开杀戒,将北周皇室的成员可以说有点关系的都被屠戮,虽然在这之后他的后人下场也不是很好。可是其实在这之前有两个可以有阻止他的人,可惜这两人都不在世了,如果这两人在的话,杨坚都不可能篡位,甚至命都保不住。那么这两人是谁呢?

其一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武帝,这位在位十八年却有十二年是傀儡的皇帝一出手就可以说是一鸣惊人。他隐忍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间任由宇文护只手遮天,他却不动声色,事事顺从他的意思,暗中却默默积蓄自己的实力,一朝出手天下惊,最终在宇文护的大意下干掉了他,又在极短时间内铲除了他的势力。开始了他的亲征之路。

隋文帝杨坚:终结乱世创新制度,影响中国历史的巨人

当时的天下也可以说是三足鼎立,南方有陈国,而北方则有北周北齐两个国家统治。这对于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来说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事,一个天下三个皇帝,不同的政策不同的习俗,可以说他亲政之后的路就是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他推行均田制改革军制,并且让可以均田的汉族农民也可以充当府兵,极大的扩充了军事力量。又在经济上打击世族和豪族,之后又在全国大范围的勒令已经剃度的僧、尼还俗从事生产。在外交上又先把北齐定为第一个下手目标,和突厥南陈交好,免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周武帝本人生活简朴,能够关心民间疾苦,他的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又全都有利于大周。而当时的北齐却是乌烟瘴气,买官卖官成风,朝中小人把持朝政,此消彼长之下,以前势均力敌的两方就是在宇文邕期间北周超越了北齐。之后更是利用反间计铲除了北齐斛律光高纬本人也自毁长城杀了高长恭,使得北齐再也难以抗衡北周。从诛杀宇文护到灭北齐,仅仅五年时间他就统一了北方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之后更是亲征突厥,可惜的是还没有到就已经病死了,很难想象在给他十年光景天下会是什么样,如果此人再多活十年统一天下的就是他了。杨坚曾经在宇文邕手下做事,宇文邕已经感到此人会是威胁,可惜没有下手,而杨坚本人也因此主动逃避所以能捡回一条命。可惜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终究斗不过天,年仅三十六岁就死了。

隋文帝杨坚:终结乱世创新制度,影响中国历史的巨人

如果说宇文邕的死是天数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死真的可以说是让北周再无杨坚忌惮的人。此人是谁呢?他就是宇文邕的亲弟弟,齐王宇文宪。他的死真的可以说是北周皇室的作死之举,他和他的哥哥一样都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济世之才。宇文宪年仅十六岁时就被派往刚刚平定的蜀中之地进行治理,他虽然年纪小但是懂得该用哪些人,再加上可以说在管理方面也很有一套,所以把蜀中之敌可以说打理的井井有条。之后宇文宪被征召回京,之后便投身于军旅之中。公元564年,中国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宇文宪也有参与,本来北周军队以团团包围洛阳城,可是被神兵天降的北齐军队杀的大败,军心顿时大乱。宇文宪当时驻扎在邙山,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无法顾及到所有人,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安抚自己所属部队,稳定了军心。也因此宇文护对他其实也很信任,之后的宇文宪就在此后一直活跃在抵御北齐的前线之中。之后宇文邕杀死宇文护,宇文护的党羽都遭到了清算,唯独宇文宪逃过一劫,当时宇文宪可以说是二人的调解员,宇文邕知道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周,所以虽然消除了他的一部分权利可是也很信任他。

之后宇文邕的亲弟弟宇文直多次针对他,宇文宪权当不知。宇文直的多次诬告并不影响宇文邕对这个弟弟的信任。宇文邕打算东征北齐时除了告诉另外一个大臣内史王谊之外唯一的一个知情人就是宇文宪。当博得他的同意后,宇文邕正式开始了北周灭北齐之战,而宇文宪可以说就是先锋,之后在灭北齐的大战中多有功劳,后来攻破邺城的也是他。可是他立的功劳越大他自己也越担心,他在朝堂民间多有威望,而且他也有齐王之尊,因此他就向武帝递交了辞呈。本来武帝打算让他去攻打北部蛮族,可是他坚持再三,武帝也不得不作罢。之后武帝亲征突厥可惜没到一半就病死了,倘若是齐王宇文宪的话,武帝或许可能也会多活几年。

隋文帝杨坚:终结乱世创新制度,影响中国历史的巨人

可惜的是武帝没有安排好这个弟弟的身后事,没有及时的安排这个弟弟作为辅政大臣。他死后不久,新上任的皇帝周宣帝真的是连周武帝万分之一的才能都没有,他忌惮他这个皇叔的威望和功劳,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下将他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杀死。之后又更是屠杀有点能力的宗室大臣,武帝朝有能力的大臣几乎全被杀死。可以说后来的杨坚能够这么容易的篡位成功,周武帝这个儿子可是立了很大功劳,说是“第一大功臣”也不为过。可以说宇文邕虽然死了但还有个齐王宇文宪,宇文宪一死,北周宗室再也没有令杨坚忌惮的人,所以杨坚后来才能如此的顺利篡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世宗柴荣:五代乱世中的铁血皇帝
...拆桥、兔死狗烹、总找茬屠杀功臣的魔鬼,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杀功够狠但没有杀绝;赵匡胤释权养功还算厚道。在这方面可能以明太祖朱元璋为最,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比朱元璋还狠的
2023-12-18 14:32:00
他被宇文泰赏识之后,中国结束了三百多年的乱世
...》一书中有一个大家可能比较眼熟的人——第二十二名是隋文帝杨坚。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何德何能可以进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当中的第二十二名呢?我们一起走进那
2023-05-10 17:02:00
哪位中国皇帝,去世1400年,至今有人守陵
...明太祖是开疆拓土,而在外国人眼中,这些帝王都赶不上隋文帝的二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隋文帝杨坚出生于鲜卑贵族,父亲是西周和北魏的军事贵族。他在创立隋朝后,结束了南北朝的纷争乱世
2023-04-20 13:39:00
开创古代高考的千古一帝,身上找不到缺点
...是科举制度,虽说科举是隋炀帝时期才开始实行的,但是隋文帝杨坚开创了科举制度的先河,他即位后,废除了以前选官用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
2023-02-19 17:31:00
西方人眼中仅次于秦始皇的皇帝,找不到任何缺点
...响力的100人,中国有两位帝王上榜。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和隋文帝,秦始皇毋庸置疑,那隋文帝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呢?说起中国短命的王朝,那就必须说起秦朝和隋朝,这两个朝代之后就是强汉
2023-02-26 22:18:00
5年乱世诞生4位皇帝,最后一位成千古明
...然而仅仅三个月过后,杨坚就将其杀害。尽管这也成为了隋文帝杨坚的黑历史,然而这并不足以掩盖后世对隋文帝的高度评价,他在位期间,修订刑律和制度,适用于南北统一的中国,同时实行三省
2023-02-17 20:30:00
古代唯一能和秦始皇媲美的皇帝
...,除了秦始皇,还有一位皇帝可以和他相媲美。此人就是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说他能和秦始皇相媲美呢?这可大有原因。隋文帝在位期间做出了大量的功绩,可惜他选错了接班人。隋炀帝杨广的继位
2023-11-21 14:57:00
隋炀帝貌美如花的2个女儿结局如何
...帝位与丞相杨坚。杨坚随即登基为帝,定国号为隋,史称隋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南下灭陈后,隋朝实现了自西晋灭亡后、中华大地的再一次统一。隋文帝在位20余年,继位之君是其次子杨
2024-06-22 17:28:00
...炀帝却是太能干了,太能折腾了,最后把国家折腾没了。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评价很高,虽然他是篡夺了外孙周静帝的天下,但是他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一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重
2024-05-22 06: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