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德阳绵竹: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增效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14 12:1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呈现出一片平坦广阔的景象;大棚内,蔬菜鲜翠欲滴,花卉香气扑鼻,瓜果长势喜人,处处洋溢着增收的希望;村庄内,道路平坦、庭院整洁,和美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振兴的欢歌越唱越激昂……

德阳绵竹: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增效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德阳绵竹市农业农村发展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快速扩张,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科技兴农增效的演变过程,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绵竹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德阳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竹基地为目标,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水平”,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 支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秋天的田野处处是浓郁的收获气息。在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道路宽阔笔直,一望无际的农田蔓延至视野之外,田边随处可见小气候监测设备、排灌系统。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水稻实现了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的全程机械化。“以前种粮食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好了,得益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我们的收入实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村民们满脸笑容。

75年来,乘着全国农业农村改革的东风,绵竹市在经历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后,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绵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德阳绵竹: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增效

绵竹乡村一角。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部分农田进入“休耕期”。在富新镇吉兆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里,原本应该“休养生息”的农田,最近却“格外热闹”。农机在田里来回作业,进行翻耕、开沟、起垄等工作,工人们将一棵棵蔬菜苗种进田里。“今年我在园区流转了160亩土地种植水稻,收割即将完成。趁着还没到小麦播种时间,我们正忙着抢种一季蔬菜。”种粮大户曾小蓉说,过去在村上承包的农田都是参差不齐的小田,而现在农田集中连片、道路沟渠平整通畅、农业机械化设备施展自如,让她的种植道路越走越顺。

吉兆村是绵远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富新片区)的核心区,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高低不平、分散零碎的地块改造成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下田耕作、播种、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标准农田,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田间管理等生产成本,也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质效。“现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足了,种植大户也从过去的30多户增加到40多户。”吉兆村党委书记周建军说。

希望的田野里充满着奋进的力量。近年来,绵竹市把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秉承“集聚建园、科技赋园、融合兴园”的建设思路,以规模升级、品质升级、设施升级、产业升级为导向,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个,其中粮油现代农业园区3个,分别是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绵远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和粮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总面积7.47万亩,规划总面积36万亩,基本覆盖全市粮油产区。园区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等多种发展模式,采取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联结机制促进富农增收,保持了播面稳定、质量不减、产量增长的良好局面,全市农业园区总产值突破30亿元,为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 乡村奏响科技兴农“序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绵竹市农业领域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德阳绵竹: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增效

果蔬集约育苗。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9月30日上午9点30分,广西村的助农直播正式开播。该村党委副书记肖松林热情地在镜头前与网友互动,分享家乡的故事,介绍农家好物。直播过程中,不时有本村村民拎着自家的土鸡蛋、黄豆、花生等农产品走进直播间,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让直播接地气、有温度。一时间,纯天然、无公害的土豆、玉米、猕猴桃等农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销售到全国各地。“直播畅通了产销渠道,架起了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沟通的桥梁。”直播结束后,肖松林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老百姓想要推销农特产品,只能起早贪黑地去市场占摊位销售,现在足不出户就能让农特产品顺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他们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找到了更明晰的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能够熟练运用手机、智能设备等“新农具”的农业劳动者正在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农业机械、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创新等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则推动了农业生产管理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

德阳绵竹: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增效

助农直播。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玉泉镇,通过采用人工配置海水,真实模拟海水环境,设置恒定温度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已于今年7月实现了“绵竹产”。“现在我们有2条生产线,年产能6万斤,目前主要销往成都、德阳等地酒店,未来计划扩建到67条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成世明信心满满。他说,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封闭恒温循环水养殖模式,打造模拟自然海洋生态的养殖环境,实现零排放、零添加、零污染的智能化绿色水产养殖。

在富新镇文永村,果蔬集约化育苗中心已经完成了10万株草莓苗的移栽工作,它们将在温室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智能放风、土壤温湿度监测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的培育下,生长成为品质更好、成活率更高的草莓种苗;既实现了精准培育,又节省了育苗和种植时间,更便于优良品种推广和规范育苗管理。“以前种植草莓都是人工育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现在有了智能化的育苗中心,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种植难题,今年的草莓一定会有个好收成。”村民们笑着说。

向“新”而行,向“新”而进。75年来,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资料、新的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不断跃升,不仅大幅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催生了农业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让绵竹农业发展开启了另一番宜人“丰”景。

目前,绵竹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在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龙蟒农业技术研究院等开展合作,组建水稻、小麦栽培专家团队,在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绵远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分别建成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各1个,先进技术应用面达到99%,良种覆盖率实现100%。2022年,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孝德镇专家大院团队在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稻——饲”种植模式试验,最高亩产达到558公斤,创全省再生稻亩产之最。同时,加快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织涉农企业和社会组织成功申报德阳、绵竹两级第32批“金桥工程”项目14个,其中德阳立项项目4个。深化“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服务,累计完成咨询服务1783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200余个……

禀赋资源丰厚振兴内涵 绘就美丽乡村和美画卷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生动实践。在这盘“乡村振兴”的棋局中,绵竹市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精心布局、大胆落子,下出了精彩的一局。

走进孝德镇年俗村,川西民居风格的小别墅座落于绿野乡间,栩栩如生的年画故事跃然墙上,乡趣十足又不失美感。在沿射水河畔修建的“年俗·耘舍”民宿里,客人们悠闲地拍照、喝茶。这个探索“镇村统筹、飞地抱团、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由年俗村、毫照村共同出资250万元打造的精品民宿一开业便吸引了众多“粉丝”,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新支点。

德阳绵竹: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增效

秋季的绵竹。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年俗村依托年画、年俗文化内涵,成功探索‘一核两翼多元’的发展模式,按照‘党支部+集体公司’模式成立年俗旅游公司,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园区、年俗·年舍、年俗·耘舍等从事民宿餐饮、休闲观光、农业生产等24类经营项目,2024年村集体经济力争突破200万元。”年俗村党委副书记雷振兰说。

走好产村融合之路,一座座美丽乡村正在加快蝶变。茂林修竹、民宿棋布的遵道镇棚花村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勤劳村民的拼搏冲劲,成为满目皆翠、花香四溢的诗意田园。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棚花村积极布局“民宿+文创产业、民宿+乡村旅游、民宿+农业体验”,不断吸引了民宿老板、企业家等“新村民”前来创业发展,产业发展有了从量变到质变、从零散发展向集群发展、从粗放建设向品牌建设的转变。

辉煌75载,如今的绵竹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秋去冬来,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绵竹将砥砺深耕,履践致远,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李露平、徐伦汧、王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4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德阳绵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四川频道“稻香杯”20个水稻品种高产优产试验示范区。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今年以来,德阳市绵竹市坚持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剑南粮油现
2023-08-18 10:41:00
德阳绵竹:恒温养殖 南美白对虾实现本土化量产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对虾养殖园。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向“新”而行,向“新”而进。近年来,“海鲜陆养”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着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持续发展,今
2024-07-18 13:38:00
德阳绵竹:建强产业工人队伍 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川频道人才兴则产业兴,技能强则产业强。近年来,德阳绵竹市持续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职业发展铺就“宽跑道”,助
2024-11-07 14:28:00
德阳绵竹:“绿叶子”变“钱票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将新鲜烟叶送到晾晒区。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眼下,德阳绵竹市新栽种的烟叶品种“德雪一号”陆续成熟,烟叶田地里随处可见烟农们采摘烟叶、装车运输的身影,呈现出
2024-07-18 13:39:00
四川绵竹:“真金白银”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罗天琪 牟文今年一季度,四川德阳绵竹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亿元,占预算的37.4%,同比增长12
2023-06-07 14:52:00
2023中国(德阳)资源化工绿色发展大会在绵竹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大会现场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10月26日,“科创中国 天府科技云”2023中国(德阳)资源化工绿色发展大会在绵竹市举行。来自国内外学术、科研院所、行业
2023-10-27 14:05:00
德阳绵竹:27万亩小麦有序播种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将种子放到播种机里。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的黄金期。连日来,德阳绵竹市紧抓良好天气,抢耕抢种,全市小麦播种工作全面展开,为来年粮食丰收
2024-11-14 16:19:00
德阳绵竹:爱媛丰收挂满枝 致富路上香满园
...四川频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眼下,德阳绵竹爱媛果冻橙陆续进入成熟期,吸引了各地客商、游客前来采购和尝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果农正在采摘爱媛。绵竹市
2024-11-06 14:40:00
德阳绵竹着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变化,德阳绵竹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着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4-10-11 16: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
减什么肥?贵州这么多美食,吃饱再减!
谁说贵州只有山水?丝娃娃的酸辣、酸汤牛肉的鲜醇、羊肉粉的浓香、活油烙锅的焦脆……贵州美食特立独行,拒绝千篇一律。这个假期
2025-10-03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