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电力高速畅通无“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04 03: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电力高速畅通无“阻”

探访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

本报记者 王珍

电力高速畅通无“阻”

电力高速畅通无“阻”

电力高速畅通无“阻”

电力高速畅通无“阻”

图①:示范工程的高温超导电缆试拉试验现场。

图②:类似“三色圆珠笔”结构的高温超导电缆示意图。

图③:工作人员正在对超导电缆进行寒潮特巡工作。

图④:运维人员正在漕溪变电站内测量超导电缆终端设备运行温度。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供图

徐家汇,上海中央活动区之一。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夜幕之下,霓虹闪烁,缤纷璀璨。其背后,是深埋地下的管廊里,一条全长1.2公里的35千伏超导电缆提供的电力支撑。

这条选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地段、长度达1.2公里的示范线,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100%,创造了诸多世界纪录:世界输送距离最长、接头数量最多、输送容量最大的商业化运行超导输电工程,世界首个为城市负荷中心供电的公里级超导输电工程,世界唯一使用全程排管敷设的超导输电工程。

作为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自正式投入运行以来,这条线路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超过700天,累计为上海徐家汇商圈等徐汇区核心区域4.6万户用户供电3.2亿度,开创了公里级超导电缆在大型城市核心区域运行的先例。日前,工程顺利实现满容量运行,刷新了全球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的纪录。

与传统电缆相比,超导电缆的优势何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科研人员是如何一步步攻克的?迎峰度冬之时,这条输电线路面临哪些挑战?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1

高温超导电缆其实温度并不高

一根“史上最强电缆”堪比四到六根传统电缆

进入12月,上海将迎来一年中最冷的两三个月,迎峰度冬保供工作成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重中之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公司的运维人员张寒,1日一大早就来到长春变电站。

在他脚下,有一个-196℃的极寒世界。

这里是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的进口端。张寒当天的任务就是对超导电缆运行的终端设备和外部环境进行巡检。

“主要是为了监测整条线路的运行环境是否安全稳定。”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宗明告诉记者,对于示范工程而言,超导特性是它有别于常规输电线路的关键所在。

记者了解到,传统电缆中的输电介质通常是由铜、铝组成的合金导体,具有一定的电阻,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电能损耗。而超导输电则是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相应地,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即“窄通道大容量”。

在35千伏的设计电压下,一根超导电缆能输送超过2000安培的大电流。“相当于四到六根相同电压等级的传统电缆。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同时,可以减少城市电网中高压电缆的使用,简化电网结构,节省占用空间。”宗明告诉记者,正是体积小、重量轻、传输容量大、电能损耗低、绿色环保的优点,使得超导输电被视为当今电力行业最具革命性的前沿技术之一,超导电缆也被称为“史上最强电缆”。

但超导材料有它的临界温度,只有低于临界温度,才能形成超导体。据介绍,该示范工程所使用的超导电缆的核心材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虽然名字叫‘高温超导’,实则温度并不高,要在-196℃以下的环境中才能维持其超导态。”宗明进一步解释说,早在1911年,荷兰科学家发现当温度低于-268.95℃时,水银的电阻突然降为0,呈现超导状态。后来发现不同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不同,为了使超导材料更具实用性,科学家们开始探索高温超导,一度将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183℃。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中使用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温度是-196℃,而这也正是液氮的温度。

记者了解到,超导输电工程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维持电缆的超导态,也就是如何使电缆中的输电介质始终处于其临界温度及以下。“所以科研人员就想办法让线缆被液氮包裹起来。”宗明说,独特的电缆结构设计解决了这一难题。

如果把这条超导电缆剖开,大家会看到独创的、类似“三色圆珠笔”的结构——外层的双层柔性真空绝热管中,包裹着三股相互绝缘的超导缆芯,仿佛三根“笔芯”,用以传送三相交流电。运行时,“三色圆珠笔”里充满液氮,在冷却系统加持下,让整条输电线路始终处于-196℃的临界温度。

2

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解决“螺蛳壳里做道场”等诸多难题

事实上,早在1998年,我国就制备出了首条一米长的超导电缆小样。2012年,一条长360米的超导电缆为河南一家企业输送电力,这是我国超导电缆首次走入用户端,也是当时世界上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直流电缆。2021年9月,一条400米长的超导电缆,开始为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平安大厦”供电,标志着我国超导电缆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同年12月,一条长1.2公里、创造诸多世界纪录的示范工程建成投运,为上海徐汇区核心区域4万多户家庭和商户供电,标志着我国超导电缆技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从一米到公里级,“二十年磨一剑”,磨的是超导电缆的核心——高温超导带材。

“制备一米长的电缆小样容易,但要想放大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并不容易。”宗明回忆,从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到材料测试,再到电缆结构设计、顶管敷设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座“高峰”。

据介绍,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过程十分复杂,就像砌墙一样,要砌得很整齐,才会具备优良的性能,也才能负载很强的电流,如果砌歪了或者哪怕有一点瑕疵,它的性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使用。

而示范工程虽然只有1.2公里,但制备这条超导电缆却使用了近280公里的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生产效率、成品率等,都跟不上现实需要。”宗明介绍,2017年时,上海拥有的两家超导材料企业,每家的年产能还不足百公里。

超导材料临界电流的测试,也是一大难题。记者了解到,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指标决定了超导带材能否承载大电流。如果按照通用测试方法对280公里超导材料进行测试,预计测试时间将超过4年。

时间不等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组建超导产业战略联盟,公司纪委聚焦重点工程开展政治监督,上下游通力合作,共性技术共同研发。最终,攻关团队发明了超导涂层快速成相技术和生产装备,使得超导层的成膜速度成百倍提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产能,解决了超导带材批量化制备的瓶颈问题。总结超导带材在液氮中的冷却机制和升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测试技术和测试装置,使得超导材料临界电流测试速度提升了40倍……

另外,由于示范工程处于上海市中心地带,寸土寸金,超导电缆的敷设可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传统电缆敷设方式主要包括隧道、电缆沟、排管等方式,其中条件最为苛刻的就是排管敷设。但全程排管不仅占地面积小,还能最大程度减少外力对电缆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了全程排管敷设。”宗明介绍。

对于超导电缆而言,这种敷设方式更是难上加难。项目团队成员回忆,除了高落差、多转角、小空间这些地理因素的制约外,他们当时还面临超导电缆冷缩补偿等技术瓶颈。

“超导电缆是在常温下敷设的,敷设好后加入-196℃的液氮,这时超导电缆就会发生冷缩,长度会发生变化。而超导电缆并不是只有超导材料,还包括了绝缘材料、绝热材料、不锈钢等,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世界上没有一个团队拥有其具体的冷缩数据,包括其敷设时的牵引力、侧压力、弯曲半径等数据。”宗明告诉记者。

全世界首创超导电缆全程排管冷缩补偿方法,实行“泥水平衡顶管”“大角度绕行”工艺……项目团队采用创新技术和巧妙设计,将这些问题一一攻克,同时填补了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行公里级超导电缆排管敷设经验的空白,节约了70%的用地空间。

3

线上监测线下巡检

全方位立体式守护超导电缆安全

“实时电流:517A。运行压力:正常。通道环境:正常……”11月30日,宗明打开超导电缆在线监测平台,查看着示范工程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据介绍,在示范工程沿线,共布设电缆工作井9处,安装了21个智能井盖、80个智能地钉、9个可视化联动装置,以及液氮监测设备和光纤测振装置,搭建起了一张电缆系统运行的监控网。“这些设备的数据全部接入了超导电缆在线监测平台,可实时显示电缆运行温度、压力、电流、通道环境等多维度参量信息,呈现超导电缆及通道内、外部环境的运行实况。”宗明介绍,遇到异常情况,监测系统会发出实时预警,同时可以实现超导电缆系统的无人值守智能调控。

线上监测、线下巡检。为确保万无一失,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还组建了一支多专业运维小组,针对重点区域设备开展红外测温以及电流、温度等重要参量的线下巡检监测,实现对示范工程的全方位立体式守护。

不仅如此,宗明和同事们也会定期对超导电缆进行检修试验,分析超导电缆投运后的真空层、冷却层状态变化及绝缘老化情况等,结合日常运维工作,形成工程运维、状态评价技术体系,并完成运维数据库搭建,进一步填补了相关数据空白。

“我们还搭建了一套用户负荷‘画像’数据库及预测系统,实现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各用户电流曲线的模拟仿真,帮助调度控制人员更好地预判负荷变化情况,使调度更精准更高效。”宗明告诉记者,示范工程供能用户涵盖居民楼、交通枢纽以及大型商业、产业园区等多种类型,用能习惯千差万别。为做到既能满足不同用户对用电质量的需求,又确保超导示范工程精准保持在合适的负荷区间且不会发生过载情况,运行近两年时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还充分验证了超导电缆带大负荷运行能力以及制冷系统裕度等,并获得了相关数据。

前段时间,在各项条件具备且确保用户可靠供电的情况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通过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实现用电负荷向超导输电工程的集中,进一步验证超导输电工程在2200安培的设计载流量和极限承载能力。

保持负荷高位运行期间,最高电流达2160.12安培,刷新了我国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电流的纪录。其间,示范工程的电压、频率、冷却系统功率等重要参数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各系统运转良好,示范工程的整体可靠性得到全面验证。

“迎峰度冬,我们信心满满。”宗明表示,这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未来,我们还将在公里数和电压等级上继续探索,发掘超导电缆更多的应用场景,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的每一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运的线路;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最长的一条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项目;是全世界唯一采用全程排管敷设的超导电缆;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双接头的超导电缆工程;在35千伏的电压等级上,它的实际
2023-12-11 07:11:00
...标志着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超高压电缆管廊建设典型示范工程——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正式“落地”西安。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是西安
2023-07-09 01:45:00
...路的设计标准,并总承包建设10千伏滨河至星河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依托该示范工程,广东院作为关键核心技术输出单位,参与研发10千伏三相同轴超导电缆系统,并助力该项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2023-09-14 01:48:00
...)大容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杭州亭山-中埠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现场,世界首台72.5千伏及252千伏20赫兹低频GIS(GasInsulatedSwitchgear
2023-07-30 19:46:00
...还刷新了一项历史纪录: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首次实现满负荷运行,刷新了我国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的纪录。日前,记者走进该项目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团队—
2023-11-10 06:28:00
聚焦四个方面打造坚强电网
...首个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实现输变电材料装备、一二次设备及系统的全面自主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自主可控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发展。
2024-04-21 05:38:00
送电1.74亿度,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在沪投运一周年
...上观新闻今日(22日),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安全运行届满一周年。投运以来,该示范工程经受住了极端高温等一系列运行考验,累计为上海市徐汇商业核心区输送电量1.
2022-12-22 09:24:00
...已在超导电缆应用方面有一些探索,但都是交流超导电缆示范工程。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量并网,及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直流负荷快速发展,直流电网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文献数据显
2023-11-21 01:46:00
...2160安培,首次满负荷运行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再破纪录查睿本报讯(记者 查睿)昨天12时30分,伴随着运行电流参数达到2160.12安培,世界首条35千伏
2023-08-19 05:5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新消费|今年“双11”,福州年轻人主打一个“人间清醒”
开栏语:消费,并不只是“买买买”,它展示个人选择,反映市场动向,也揭示社会风尚。即日起,掌上福州客户端开设《新消费》专栏
2025-11-11 21:29:00
奢游国际再获殊荣:斐济旅游局颁授“最佳奢华产品合作旅行社”
近日,奢游国际荣膺斐济旅游局颁发的“最佳奢华产品合作旅行社”奖项,这是继马尔代夫旅游局、大溪地旅游局后,我们斩获第三个来自官方海岛旅游局的权威肯定
2025-11-11 13:49:00
大赛赋能破茧成蝶!朗威黄坤分享企业跨越式发展成长故事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李晓晨)11月10日,驻济高校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商银行杯”商河县第十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5-11-11 13:54: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 通讯员 林玮)昨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10月20日至11月9日,我市揽收快件4369万件
2025-11-11 08:38:00
中国科大在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荣获金牌
大皖新闻讯 近日,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支队伍参赛
2025-11-11 11:38:00
烟台联通成功举办“智联万物 制造未来”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
胶东在线11月11日讯为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力支持下,近日,由烟台联通主办的“智联万物 制造未来”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顺利召开
2025-11-11 13:29: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平时我们更多是在实验室做科研,这次比赛让我们和产业界有了深入交流,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2025-11-11 08:38:00
千里姻缘一线牵:米连用户从线上相识到终成眷属
去年五月,25岁的万森在伊对平台上偶然认识了26岁的陈珊,惊讶地发现两人竟然是同乡,他们的村子相距仅60公里。更令人称奇的是
2025-11-11 08:47:00
企创云课堂直播课预告丨GaN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赋能下一代高效能源系统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正成为推动能源电子系统高效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引领电力电子从“硅时代”迈向“宽禁带时代”
2025-11-11 08:47:00
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配套需求与供给能力清单发布需求聚集产业 “邻居”成为“伙伴”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作为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2025-11-11 09:13:00
2025 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 于深圳湾文化广场完美落幕
(2025 年 11 月 3 日,深圳)第五届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在湾区全新文化地标——深圳湾文化广场圆满落幕
2025-11-11 09:17:00
“链”动先“机”,济南锚定这个“万亿级”|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39:00
河北新闻网讯(曾儒奇)房产主播轮番上阵,数十场“直播看房”实时开讲;线上专门设立金融服务窗口,为购房者提供信贷全流程指导
2025-11-11 10:01:00
日常活跃度不高、功能相对单一,维护和优化更新成本却高昂——金融机构“断舍离” App掀起“关停潮”□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买理财
2025-11-11 08:02:00
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获批
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获批宁企“芯”突破,检测精度高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 企业供图南报网讯(通讯员江高轩记者张希)近日
2025-11-11 0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