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北上 在改编的两难中蹚出一条新路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4-11 01:39: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唐山

“真实、自然、诗意,一秒带我回到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是独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年代记忆”“超级有质感的一部剧,色调暖暖的很舒服,节奏恰到好处,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一部电视剧能得到观众这样的肯定,创作者在梦里都会笑醒吧?观众嘉评的是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北上》,在豆瓣上,超过11万网友给出评分,超过6.7万网友写了短评,可剧集的综合评分却有点尴尬,仅7.1分。

因为也有一些网友留下了苛评,如“把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成了外卖小哥和快递姐姐的爱情故事”“拍得也不差,就是让人没兴趣看”“总觉得太流水账了,不吸引人”……作品评价有分歧,本属常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网友对《北上》的评价走向了“阵营化”:认可它的,会给4星、5星;不认可它的,甚至打出1星。

这一现象呈现出当下严肃文学改编的普遍困境——难以通俗化。如何突破这个困境,或许是一个比“《北上》究竟拍得怎么样”重要得多的议题。

以史诗的情怀去写实

部分观众不接受电视剧《北上》,是因为它与原著相差太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北上》以结构精巧著称,将相隔百年的两条线索串联起来。

第一条线索包含了两个故事:一是意大利人小波罗(保罗·迪马克)来华寻找弟弟费德尔·迪马克,费德尔是一名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士兵。小波罗沿着大运河而行,看到了苦难、纷繁、坚忍的众生,也饱览了美丽的运河风光。另一个是费德尔爱上了天津姑娘秦如玉,却给她一家带来了灭顶之灾,费德尔决定逃离军队,并改了中文名字叫马福德,隐居在运河流域的乡村,与秦如玉幸福地生活了多年,最终死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下。

第二条线索则包含了六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五个家族的兴衰,其中也有马福德的孙女马思意的故事。因户口登记错误,她的名字一直是马思艺,但她去世前,坚决要求改回来,以呈现她与故乡意大利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个故事是小说的大结局,五个家族的后人共读费德尔写给小波罗的家书,从中参透了运河、家族和自我的命运。

两条线索的最大共同点是都处在历史转折期。小波罗理解不了,运河上那些苦难的人,为什么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他们对未来还有期待吗?相似的问题,在百年后遭遇市场化冲击的五个家族中,再次被提出:祖祖辈辈信奉的很多东西都坍塌了,我该何去何从?吊诡的是,这些后人并不知道这些问题曾在百年前被提起,甚至说不清他们究竟想要找回什么。

短短百年间,后人已不知前辈的样貌,二者仿佛被锁在不同的历史空间中,这不仅是运河文化的写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写照。传统文化就是儒家吗?就是老建筑吗?就是非遗吗?就是“先前阔”吗?当我们说起回家时,其实对家在哪里、家是什么,并无共识。小说《北上》中的那些人物深陷在同样的茫然中。于是,他们用探寻家族史的方式重建过去,发现善意、温存、正直、自强、爱与担当都已融入到运河的精神中,而苦难与时光又赋予运河以坚韧包容,并让“活下去”成为运河精神最坚实的内核。

正是运河精神,让马福德找到了心灵家园,使他自愿成为中国人,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也正是运河精神,昔日劳工才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后代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才能脱胎换骨。

小说《北上》寄情深重,是以史诗的情怀去写实。

“俗套化”成了跳不出的圈

电视剧《北上》砍掉了第一线索,并将第二线索中的几个故事融为一体。

可以理解创作者们的苦心:若按小说原本的结构拍,观众可能会抱怨看不懂。长期以来,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似乎成了紧箍咒,将大众审美“套牢”在线性叙事中——面对一部新剧,观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故事线合逻辑吗”。事实上,越是合逻辑的故事,很可能就越不真实。看看现实生活,绝大多数的人生似乎都不合逻辑,对生活的理性设计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人生不是故事,而是不断延伸的可能性。在小说《北上》的第二线索中,之所以将六个故事分割开来,就是为了去除读者对逻辑的偏执。这些故事均无清晰的线索,彼此渗透,成为了博尔赫斯式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拥有复杂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漫步的游客,来到一个节点,随机选择将我们的人生推向一个新方向,而在下一个节点,我们又会偶然地奔赴另一个方向。从表面看,花园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呈直线,但我们谁也走不成直线,都是在分岔口徘徊、选择,当我们出发时,永远想不到会以怎样的姿态到达终点。

可怎样才能将这种文学描述转化为影视语言呢?相信多数影视创作者,都会做出与电视剧《北上》相似的选择——砍掉枝枝蔓蔓,把多元线索聚合成光秃秃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于是,电视剧《北上》就简化成了“四个发小闯世界”+“男主与二女情感纠葛”的通俗故事。同样的架构,在《情满四合院》《人世间》《钟鼓楼》等多部剧集中都若隐若现。

这不是创作团队没有创意,而是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如今的很多观众已经丧失了“透过内容看主题”的耐心,并且不愿被创作者“规训”。对观众而言,内容才是一切,可无主题的内容是平面的,又该怎么分优劣呢?

于是,观剧过程变成了怀旧过程,相信写下“一秒带我回到最无忧无虑的童年”的网友是真诚的,当他发现,剧中有自己记忆中的某个部分,让他产生共鸣,他就误以为得到了审美愉悦,并毫不犹豫地给剧集打出了5分。影视创作日渐走向“拟像”生产,创作者的才华,体现在能否精准地找到观众的记忆点,并用模拟的影像加以抚慰或撩拂。于是,电视剧对时代记忆点的追求,对既往创作的模拟,以及迎合观众习惯的“俗套化”改编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在两难中尝试一条新路

无法融入小说《北上》的深度思考,也无法挪用原著的精妙结构,电视剧《北上》只好把宝押在人物刻画上,而这恰恰是小说《北上》的短板。

小说《北上》写的是民族史,不追求具体人物的生动,更强调在物的视角下、在他者的视角下,不同角色的命运与抗争。其戏剧性来自人物与背景的落差,比如小波罗找弟弟时,带着落魄官员兼翻译谢平遥、懵懂的厨子兼挑夫邵常来、固执又好奇的船夫老夏,被《北上》的话剧导演李伯男戏称为“精力满满的‘晚清旅行团’”,可这样的设定如何用电视剧表现呢?观众乐于接收吗?

于是,电视剧《北上》只好置换为人人都能懂又爱看的故事。比如,主角谢望和与夏凤华、马思艺之间的青春情感;比如,将没心没肺的夏凤华与因独特身世而心重寡言的马思艺进行对比;比如一伙儿好兄弟之间的互助与相争……但这种处理是双刃剑:有了悬念,细节更生动,赢得了观众,却与原著拉开了距离。

电视剧《北上》在对父辈人物的刻画上也下了功夫:谢天成豪爽仗义,上世纪80年代初,是带领大家靠运河致富的领头人,可随着运河运输生意的衰落,他被时代抛弃,不得不在经历低谷后艰难转行,文化不足的他渐失光彩;邵秉义本是受人尊重的文人,却因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大潮,变得性格扭曲,因嫉妒而误解同事;陈睿的母亲因自己考上大学,从农村进入城市,就将自己逆天改命的故事当作成功的经验,强行输出给孩子……在对“父一辈、子一辈”人物的细腻刻画中,剧集被赋予了真实感与烟火气,也让观众有了更多从中照见自己的可能。

然而,剧集的通俗与文学的严肃,这两张皮仍难对到一起的时候,小说的非线性写作给电视剧“挖了坑”,为了将分散的各种细节“捆绑”在一起,剧集甚至一度加大了BGM(背景音乐)的音量,这也成了网友的又一个吐槽点:“太聒噪了,耳朵吵得嗡嗡的。”

将严肃文学改编成电视剧,一般有两条路:一是《繁花》式的,撇开原著,自讲故事;二是《围城》式的,围绕原著,予以还原。如今,《北上》尝试了一条新路:截取原著的一部分故事,重新串联梳理,成为新的故事,并注重观众体验,用往昔生活中的记忆点最大程度地带给观众强烈的亲切感。

该如何评估这一尝试呢?自然是有人点赞,有人批评,但或许我们不妨先珍视电视剧《北上》蹚出的这条新路,然后等待时间给出答案。/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电视总局2022年度“中国励志剧选集”发布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发布,《超越》《人世间》《大考》《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埃博拉前线》《警察荣誉》《梦华录》《天下长河》等20部电视剧入选。
2023-01-10 14:34:00
看完《闪耀吧!大运河》,对《北上》更为期待,对赵冬苓更为失望
...还原出来,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然而,赵冬苓执笔的电视剧《北上》当中,却背弃了小说《北上》的故事,搞了一个现代的谈恋爱的故事。这样的编剧赵冬苓,是非常令人失望的。电视剧《北上
2024-12-24 13:56:00
以烟火故事传承运河文化,电视剧《北上》从群像故事里读懂时代脉搏
...峰任总导演,张书维任总制片人,白鹿、欧豪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北上》于3月3日正式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并同步于爱奇艺全网独播。该剧以运河沿岸一群少年从相知相伴到分离重聚的人生轨迹
2025-03-05 11:25:00
电视剧《北上》:运河流淌,映照时代精神与人间烟火
...一路“北上”。改编自徐则臣荣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北上》,近期正在央视一套与爱奇艺等多平台热播。该剧凭借独特的题材视角、精良的制作水准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描绘,为观众
2025-03-15 17:42:00
全是震撼!《北上》原著大结局,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大结局
...气看完了原著。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就发现,《北上》的电视剧版,不能说和原著小说一模一样吧,也基本上关系不大。撇开电视剧,咱们今天重点来聊聊,《北上》的原著小说。第一、《北上》的
2025-03-16 17:28:00
电视剧《北上》3日晚开播 以烟火故事传承运河文化
新快报讯 电视剧《北上》将于今晚(3日)正式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并同步于爱奇艺全网独播。该剧改编自徐则臣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白鹿、欧豪、胡军、李乃文等演绎运河边六户人家三代人的命
2025-03-03 19:47:00
《北上》热播,大运河IP又“圈粉”,江苏卫视幸福剧场领跑荧屏
...《爱你》等一批品类丰富、风格多元、故事过硬的高质量电视剧,占据荧屏热度,其幸福剧场播出的剧目收视率、影响力、美誉度、话题性等维度全线领跑荧屏。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文:朝明
2025-03-20 21:22:00
《北上》:100年前祖先身份揭密!七个家庭与小波罗的关系纠缠
...作者徐则臣,在他的同名小说里的情节介绍,当然改编的电视剧,增加了夏凤华、孙三梁、陈睿这三个人物,还有这七个孩子父母的故事,在小说里是没有的。故事回到一百年前……一、谢望和谢望
2025-03-09 12:34:00
大运河畔听《北上》主创分享青春逐梦故事
...人共有的乡愁。”改编自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北上》正在热播,以其独特的青春化叙事,吸引着观众目光。这部聚焦京杭大运河的影视剧,围绕6名“90后”少年从青涩少年到
2025-03-19 20:5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第三场优雅启幕
昨晚,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团亮相南京森林音乐会,以“金弦银弓”的深情对话,献上纯正俄式古典盛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10月5日晚
2025-10-06 09:48:00
三河市举办“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演出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金秋送爽,双节同庆。近日,三河市“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文艺演出在臻园养护中心温情举行。来自三河市老年大学艺术团
2025-10-06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