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95后”盾构机机长连续两年坚守工地——
“把青春留在这里,才是永恒的记忆”
于承俊(左)在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盾构现场忙碌。 通讯员 孟小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兴 通讯员 刘福昌
“别的工地可以停工,但我们这种超大直径盾构机是停不下来的。”顺利穿越江南大堤后,“创新号”盾构机机长于承俊对记者说,“今年过年肯定不回去了,忙完这个节点,后面上了岸还要下穿地铁5号线建宁路站呢!虽然没有今天这个难,但也是风险点。”
已经两年春节没有回家的于承俊也想念父母,但他说,今年“创新号”就能到接收井了,到时候再回去看家人。
虽然只有28岁,但于承俊展现出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专注度,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于承俊已经参与了武汉地铁8号线过江隧道、常德沅江隧道、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夹江隧道等多个盾构隧道的建设,与穿江隧道大直径盾构机打交道近7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过江通道的建设。
于承俊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从几年前担任盾构机长助理开始,就展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和专注度,当时他负责操作泥水循环界面以及盾尾间隙的测量。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盾构机上,晚上7点半才上地面,一整天都待在隧道内。上班期间有的人无聊玩手机、聊天,他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掘进参数,关注盾构机掘进速度、推进扭矩以及盾构机姿态,确保盾构安全平稳掘进。正常情况下,盾构机推进一环需要一小时,地质条件复杂时,掘进一环需要两三个小时。每天长时间待在几十米的地底下,忍受机器的轰鸣声,于承俊却甘之如饴,不断钻研盾构机的操作技术,持续提升业务能力。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是在采访过程中,于承俊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我觉得脚踏实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青春都在地底下度过怎么了?把青春留在这里,才是永恒的记忆,将来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可以跟别人说,你知道南京有个建宁西路过江隧道吗?那是我参加建设的!”于承俊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