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 | 陈子烨
编辑 | 顿雨婷
在精准医疗的时代,随着免疫治疗、细胞治疗新技术的突破,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从基因组学逐渐过渡到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人们开始关注细胞和蛋白的靶点之间排列、作用的相互关系。空间组学顺势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如何理解其价值?生命科学研究的最直接证据就是能够“亲眼看到”,而空间组学是一个细胞的“地图”,用来研究生物细胞里各种分子在空间里是怎么分布的。空间组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细胞内的各种分子,比如蛋白质、RNA等等。这些分子在细胞里并不是散乱的,而是按照一定的空间分布存在的。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的空间分布,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它们在细胞里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生命过程。
据悉,未来,空间生物学在临床前药物研究、免疫治疗、肿瘤复发转移风险预测、新辅助治疗、靶向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研究价值,空间表型分析有望为标志物检测、疾病分子分型、用药疗效评估和疾病机制研究等工作带来新的视角。
36氪近期接触到的菲诺维康就是该领域的一家创新公司,成立于2022年年初,专注打造多应用场景的一站式空间多组学解决方案。它曾于2022年年中获得了苏州元禾原点的天使轮投资,并于2022年10月成立了空间生物学临床转化中心,也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团队方面,公司核心创始团队为原美国ACD中国全资子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自2014年开始深耕体外诊断行业,兼具创业经历和跨国公司背景,拥有多年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市场经验和医学创新技术开发推广的经验,拥有丰富的专业临床资源。
据了解,空间多组学的检测方向分为以核酸检测(RNA、DNA)检测为核心和以蛋白检测为核心两种,而在这两个方向中,又根据检测通量的不同,分为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和低通量的检测方法。高通量检测适合做广泛的筛选,能够拿到更丰富的数据信息,受到科研人员的喜爱;而菲诺维康目前专注于空间多组学的转化医学研究,致力于开发符合未来临床需要的更加准确高效且成本可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未来的诊断市场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空间多组学的核心分析步骤包括:以准确的靶标组合为基础的检测方案设计,以多标志物组织切片共染色为主要手段的实验,基于Deep learning图像人工智能识别的医学图像处理,以及对海量空间生物信息进行的数据挖掘。由于空间多组学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因此对团队成员要求也很高,作为初创公司,菲诺维康在组建团队时就对标了以上四个步骤——菲诺维康70%以上的人员都是技术人员,并且拥有临床医学、病理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形成互补。
目前,针对第一步,菲诺维康基于深厚的临床医学、病理学基础,与行业专家共同建立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空间表型检测方案;针对第二步,菲诺维康自主研发了Pheno荧光染色试剂盒,建立了IVD级组织微环境检测抗体库并筛选开发了100+种抗体;准确的检测数据是临床诊断及制药开发的基础,菲诺维康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质控工艺,打造从样本制备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为空间多组学数据分析提供坚实的底层分析结果,避免了由于数据质量带来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差异。同时实现了未来数据在不同医院/实验室间结果互认的可能性。同时,团队建立的PWSA空间表型分析流程,是基于AI Deep Learning人工智能图像算法的空间多组学标准化临床分析解决方案。在该体系上训练针对不同癌种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标准化智能化的空间表型分析应用,减轻医生工作压力,提高分析工作效率。公司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发布面向临床医学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需求端,公司创始人李杨指出,在百家争鸣的空间多组学快速发展过程中,转化医学应用开发是未来临床及制药开发的落地的核心。现阶段空间多组学市场正处于从科研市场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阶段,而临床应用场景往往和科研应用场景具有本质的差别,因此把握好应用开发内容是临床及制药开发市场的关键。今年9月,多重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肿瘤空间多组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被纳入国家最新的临床收费目录,体现了政府对这一技术的认可。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空间多组学近几年整体活跃度较高。2022年,空间组学技术被Nature评为年度关注七大榜单技术;根据世界经济论坛与摩根大通的市场报告,空间组学在2022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5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87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10x Genomics、Nanostring等单细胞测序公司和Leica、Agilent、BioTechne、Bruke、Fluidigm等老牌器械和试剂公司都通过并购积极拓展空间组学业务;在国内,赛陆医疗、德运康瑞、源星智造等布局空间组学的创新企业均于被称为资本寒冬期的上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
整体而言,空间组学目前正值科研爆发期。不过,从商业化落地的角度,尽管目前报批的的路径相对清晰,但空间多组学作为新兴技术,未来应用于免疫治疗和肿瘤风险预测等领域中时,和传统技术是构成互补的关系还是替代的关系,尚不明确,这构成了不确定性。
李杨认为,空间多组学虽然目前在方法学上相对成熟稳定,但是在整体的操作流程上,标准化、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包括试剂的成本、检测设备的成本和数据分析的成本)都面对瓶颈。“当我们把多个生物标志物放在一起分析时,会存在信号准确度控制和相互干扰的去除,这构成了技术瓶颈;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准确的生物信息数据挖掘为空间多组学数据分析带来难度。”
面对这些问题,菲诺维康希望通过打造综合平台突出重围。据李杨介绍,2022年,菲诺维康成立了临床转化中心,面向临床专家与制药方向的合作伙伴、基于空间多组学,开发未来能够适应于转化医学和新药开发的新型产品和服务体系。同时,菲诺维康也与国内外很多的研究机构合作,在肿瘤、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共同打造一体化的(从早期试剂,到染色环节的质量控制,到成像稳定性的把控,最后到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表型分析)空间多组学方案。
目前,菲诺维康从原料端打造整体的试剂盒,将荧光标记技术结合最新的质控体系,通过多点联合打造组合式的方案。其中,Pheno荧光染色试剂盒已经走通了临床研究Marker选择、Panel设计、试剂盒开发、单中心/多中心临床试验、行业专家共识、产品注册、医学推广的全套流程。菲诺维康在市场为临床制药、科研单位提供服务,并于今年5月发布了荧光检测的试剂盒产品和配套的辅助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后,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销售回报,其中,最主要的客户群集中在临床的肿瘤免疫治疗。
在临床诊断领域,菲诺维康已经有几十项临床研究工作在进行,同时在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胃癌、肝癌、肠癌及乳腺癌等领域均有临床单/多中心研究在进行中,为未来进入临床应用做准备。未来,菲诺维康希望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以转化医学和新药开发为立足点,开拓市场,尽快把这些产品投入正式的临床应用环节中。凭借“服务+产品”模式,依托临床LDT落地及产品入院资源,公司期待,未来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有效推动业务拓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