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非遗+旅游”续写河北文旅新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0 06: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端午·雄安非遗大会让非遗技艺走进大众生活

“非遗+旅游”续写河北文旅新故事

“非遗+旅游”续写河北文旅新故事

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河北非遗购物节——端午·雄安非遗大会启动。图为井陉拉花演出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摄

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 田 恬 赵瑞雪

6月8日,走进雄安郊野公园,“非遗元素”随处可见。

流动的“非遗大观园”活态展现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非遗购物节打造集吃、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新体验;非遗游园会让游客领略文化河北的魅力;将传统与潮流相结合的非遗音乐会则让音乐非遗的美与韵跨越古今,唱响四方……为期3天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河北非遗购物节——端午·雄安非遗大会期间,古老的非遗技艺带着勃勃生机走进大众生活,续写河北文旅新故事。

可知可感可体验让非遗“活”起来

劲爆的乐曲、“带感”的节奏响起,正当台下观众跟着摇滚乐打着节拍轻舞,“曲风”一变,河北民歌《回娘家》熟悉的旋律合着摇滚乐入耳来。在架子鼓、电吉他的“呼应”下,民歌有了新表达。浓郁国风摇滚也让现场年轻人不由自主跟着舞动。

“今天表演的节目是根据河北民歌《回娘家》改编的。摇滚与非遗的结合非常有趣,是一种很好的音乐表达方式。”演出中,瓜子乐队乐手聂永带着乐队伙伴们与民歌演员联手献唱。

整场演出中,常山战鼓《鼓舞》、舞蹈《惊蛰》、杂技《抖空竹》、非遗秀《茉莉花》等以现代曲风改编的河北特色音乐,融入了雄县古乐、吹歌等独特的音乐元素。非遗艺术与流行元素创新混搭,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非遗国潮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古老非遗与潮流音乐在舞台上相遇,激发出奇妙的和谐感。各地游客在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中感受“活”起来的河北非遗。

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到“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技艺正走出民俗场馆,以可知可感可体验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

在雄安郊野公园定州园内,安新芦苇画展位前格外热闹,省级非遗项目安新芦苇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丙军,为游客们耐心讲解着芦苇画制作中的切割、压平、雕刻等步骤。不少人拿起芦苇和刻刀,现场学习制作青头潜鸭羽毛的“绝技”。

“一圈逛下来最大的感受是,传统文化也可以很好玩,非遗其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刚刚体验了一把芦苇画制作技艺的赵女士,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拍照。

在雄安郊野公园沧州园内,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石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方士英正向游客介绍:“石影雕就是刻在岩石上的影像……”送走了一批游人后,她一边整理展位上的作品一边说,前阵子参加了全省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双百计划”提升培优活动后,对非遗融入生活、融入文旅产业有了新的想法。未来,她打算“试水”更加多样化的创作题材和传播方式,让非遗走得更远。

方士英提到的全省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双百计划”提升培优活动,于5月28日启动。

“‘双百计划’主要解决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两方面问题,补齐传统工艺发展守正不够、创新不足、能力不强等短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孙丽介绍,“双百”即“百县百人,百人百品”,通过挑选百县中的百名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邀请专家指导其创作百件创新作品,激发传统手工艺破圈焕新。此次端午·雄安非遗大会上,有不少河北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提升培优活动。

非遗牵手旅游,带来“诗和远方”

一招一式皆刚劲的雄县鹰爪翻子拳、灵动柔美的昌黎地秧歌、刚柔相济的井陉拉花……非遗大会现场,多支非遗游园队伍行走园中,吸引不少游客停下脚步拍照打卡,还有人举着手机做起直播,向网友分享自己深度体验河北非遗景观的感受。

非遗牵手旅游,带来“诗和远方”。

来自辽宁的游客张树民在大运河精品非遗展区看了天津史记泥塑,买了洛阳牡丹香,拍下了浙江永康锡雕美照。“这趟旅行原计划好好逛逛雄安,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大运河沿线这么多城市的非遗好物,这趟来得太值了!”走出大运河精品非遗展区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张树民来到非遗美食品鉴区。广西恭城油茶、内蒙古白音杭盖炭烤牛肉干、天津赵大肚子烧卖、保定驴肉火烧……一路“逛吃”后,他手里还拎上了一兜刚买的黄骅面花。

“来过好多次河北,这还是第一次跟着非遗旅游,好吃、好玩又好看。”张树民说。

非遗与旅游具有天然的契合点,两者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的应有之义。2024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端午节不期而遇,在此期间,我省各地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品牌与非遗资源,组织近200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多彩的非遗体验“解锁”旅游创新实践,推动非遗和旅游实现深层次融合。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双剑合璧”,我省各地形成了不少以非遗为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今年,我省重点以非遗赋能城市建设,深挖根植当地且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与旅游充分结合,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先后在正定举办了全国古城过大年、全国鼓王大会,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端午·雄安非遗大会等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才介绍。其中,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邀请全国各地近70个非遗项目共550余名非遗传承人参加,活动期间接待游客和市民超4.5万人次。接下来,我省还将继续举办蔚县全国剪纸大会、沧州全国运河鼓书大会等活动,塑造特色城市文旅品牌。

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雄安新区非遗种类繁多、形态丰富,摸清“家底”才能精准施策。

端午·雄安非遗大会活动启动仪式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雄安新区非遗资源普查成果——

目前,雄安新区列入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306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分别是雄县鹰爪翻子拳、雄县古乐、安新县圈头音乐会;省级非遗项目24项,市级非遗项目102项。另外,新发现非遗线索139项。

“这次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包括对已列入各级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核实记录和新发现非遗线索两方面内容,两项普查成果共计445项,项目门类丰富齐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杰介绍,普查组还对每个项目逐一记录、建档和梳理,将成果汇总后提交专家组进行了充分论证,整理编印了《雄安新区非遗项目汇编》、资源分布图,委托中国传媒大学撰写研究报告。

摸清“家底”只是起点,如何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接下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全国非遗专家、全国文化产业专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非遗保护进行深入研讨交流,研究提出有可操作性、可落地的务实举措,推动雄安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

同时,制定推动雄安非遗创新发展的专项支持性政策。引导全国各地非遗在雄安新区落地生根。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非遗培训中心雄安基地,启动“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活动,在雄安建设非遗创作、研究、交流平台;开展全国非遗传承人采风创作雄安行活动,启动采风创作三年计划,引导全世界各地非遗传承人开展反映雄安新区建设的主题创作活动,把雄安郊野公园打造成以非遗为主题城市文化IP。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306项,新发现非遗线索139项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赵瑞雪 通讯员赵丽苹)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河北非遗购物
2024-06-09 08:17:00
雄安文化艺术展演季 | 现代京剧《雄安人家》在雄安新区精彩上演
...在雄安新区容城体育馆精彩上演。京剧《雄安人家》是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国家京剧院和石家庄市京剧团联合创排的现代京剧作品,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张建
2024-06-06 10:51:00
雄安新区举办“端午·雄安非遗大会”
...网雄安6月8日电 (记者 崔涛)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河北非遗购物节——端午·雄安非遗大会8日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雄安
2024-06-08 21:04: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雄安新区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走进考古现场 触摸雄安历史文脉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赵瑞雪)6月7日,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雄安新区宣
2024-06-10 06:55:00
2024“5G+智慧旅游”创新发展大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10月16日至17日,2024“5G+智慧旅游”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河北雄安新区成功举办。活动以“5G赋能循‘新’而动,AI驱动向‘质’而变”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信
2024-10-19 09:22:00
雄安会展经济走进“春天里”
...办公用房、专家公寓、会议展览等各项商务服务配套。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会展业具有强大的“磁场效应”,能够吸附和集
2024-02-28 08:45:00
在全国夏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上,河北进行重点推介我省发布5条夏日研学旅游线路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7月6日,全国夏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青海省启动。活动现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
2025-07-12 08:13:00
古淀重生映新城
...勒出一幅写意画卷。素有“华北明珠”之誉的白洋淀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其中80%以上水域分布在安新县。自古至今,白洋淀畔留下了许多动人传说和优美诗篇。半个多世纪以来,著名作家孙犁的
2023-11-06 20:28:00
聚焦文博会|数字技术赋能 河北文旅“破圈”
“跟着节气游河北”“云游河北”“《美丽河北》慢直播”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打卡空间——数字技术赋能 河北文旅“破圈”一只来自衡水湖的白枕鹤,从惊蛰时节起飞,缓缓飞到了谷雨时节的张家口康
2024-05-26 08: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丹心颂祖国 高歌新征程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近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党委、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2025-10-14 06:54:00
路面坑洼无护栏,村民出行存隐患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邓帆)近日,兴国县网友谢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社富乡稠村村谢木窑下“丫”字路口及周边路段存在安全隐患
2025-10-14 07:01:00
问政快报(2025.10.14)
2025年10月12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1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里村街道办事处、吉水县尚贤乡人民政府
2025-10-14 07:01:00
打造“线上直达+线下兜底”全链条辅导体系,创新实施“三核”工作法。10月12日从万柏林区税务局获悉,该局聚焦落实水资源税政策
2025-10-14 07:06:00
为切实防范雨后次生灾害发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城市市政设施正常运转,10月12日开始,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组织巡管人员
2025-10-14 07:06:00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清徐县农田积水、土壤偏湿、农机作业困难,秋收秋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该县迅速启动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阳曲县召开“三秋”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全力应对连阴雨的影响,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的丰收。该县各部门立足职能
2025-10-14 07:06:00
10月13日,由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主办的“银龄论坛”全省老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老年学学会、涉老组织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下午,一列编有8节铁路冷藏集装箱、装载232吨新鲜玉米粒的列车从大同平旺火车站驶出,标志着山西省开启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新模式
2025-10-14 07:06:00
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匈牙利和希腊促进交流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河北日报讯 10月8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了匈牙利和希腊
2025-10-14 07:09:00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还在继续。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年度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拟通过名单》显示,“经专家评审
2025-10-14 07:14:00
国际减灾日,社区居民学避险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南京消防走进江宁区大里社区保障房小区,以授课、VR体验等形式,帮居民沉浸式学避险,提升居民防灾减
2025-10-14 07:33: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戎善豹记者于洁尘)交付14年的安置房小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内部道路坑坑洼洼。国庆假期,社区的“微改造”行动让新林芳庭小区路畅了
2025-10-14 07:34: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天奇任熙熙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10月13日,秦淮区中华门街道为期1个月的敬老月系列活动启动。活动现场
2025-10-14 07:34:00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演员王倩一场戏结束走到后台,脸上挂满了汗珠。9月23日至29日
2025-10-14 0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