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四代接力守护“师部”不了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2 02: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四代接力守护“师部”不了情

黄 渊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为了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发展革命形势,红七军前委在河池整编时决定由韦拔群、陈洪涛等同志在右江组建二十一师。

1931年3月,为迎击来犯之敌,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中共右江特委、右江苏维埃政府及二十一师兵工厂迁至西山乡弄京村弄索屯办公及兵工生产,以此地作为反“围剿”斗争的指挥中心。

弄索屯四面环山,树高林密,进出的只有临崖陡峭的羊肠小道,易守难攻。这里的各族人民与韦拔群有着深厚感情。师部迁到弄索屯后,老红军牙文明将自己的三间住房清理打扫干净,让给师部住宿、办公。全屯群众为红军挑水运粮,放哨送情报。

为确保师部安全,红军指战员利用石山区的有利地形,灵活机动作战,不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弄索籍红军战士、时任弄京支部书记陈卜胞与其他红军战士日夜在通往弄索屯的加么坳口站岗放哨,带领群众在山顶、坳口、要隘等处,设置石架、地雷、竹刺等,多次击退敌军进攻。红军最艰难时刻,韦拔群选定陈卜胞做唯一对外联络人。陈卜胞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为韦拔群寻找食物,打听敌人动向。

韦拔群、陈洪涛牺牲后,弄索屯的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牢记拔哥的教导,坚持革命斗争,前赴后继,直到最后迎来了全国解放。

硝烟远去,胜利的曙光普照瑶山,师部已没有了队伍,只剩下了旧址。1977年,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该旧址进行修复。陈卜胞的侄子陈海山主动承担了守护师部旧址的义务。清垃圾、捡瓦片、修门窗……多年来,陈海山就像是师部的勤务兵一样,坚持把师部打理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

2003年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时,县里对师部旧址进行全面修缮,那时我曾到师部旧址采访,见到了陈海山。他为人敦厚老实,话语不多。匆忙交谈了几句后,他便又投入参与师部旧址的修缮工作中去了。那时候,为了收集相关文物,陈海山的足迹遍及附近各个村屯、当年各个革命战斗遗址,有时还自掏腰包收集文物,用家里自养的鸡鸭招待客人。

几年前,80多岁的陈海山年老体弱,守护师部的任务自然地转到了陈海山小儿子陈金勇的手中。陈海山多次告诫儿孙们,不管生活再艰难,一定要把革命前辈留存下来的文物保护好。

2019年,陈海山的孙子陈林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外出发展的机会,回到弄京村委工作,加入了守护师部的行列。因各方面表现出色,今年,他当上了弄京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上任,他便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资金,加大对师部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力度,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师部旧址先后被列为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多个教学单位的现场教学点,以及红色旅游重要景点,来到师部开展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西山被誉为‘广西的井冈山’。在反围剿斗争中,根据地军民在第二十一师的带领下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陈海山的四儿媳——西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卢兰芳也经常来到师部,向游客讲述二十一师过去的那段光辉战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媒体:真主党炮击以色列北部的以军师部
黎巴嫩“广场”电视台(AlMayadeen)称,黎巴嫩真主党运动炮击了位于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西部基布兹加顿的以军第146师司令部。据该电视台网站报道,“黎巴嫩伊斯兰抵抗组织宣布
2024-08-12 15:19:00
《亮剑》假如当初去师部送信的人,不是魏和尚,是段鹏会怎么样?
...一样。而段鹏大概率会保住自己的性命,顺利把信送到了师部之后,再掉头回来处理这些人,说不定到时候,麻烦的人是那些土匪,只不过不会像李云龙那样暴脾气,调集一个营兵力去猛攻黑云寨,
2025-03-22 09:01:00
《华北治安战》刘伯承等人是如何跳出被日军围圈的
...军,夜行晓宿,不经村庄,不走大路,目标还是偷袭129师师部和八路军总部。关于这次作战,看看双方的记载是很有趣的。129师参谋长李达的书中写道:“在日军主力部队和挺进队出动之前
2023-08-03 14:29:00
...—张家店战斗打响。这场战斗中,第三纵队围歼敌八十八师部及六十二旅。伟大的胜利背后,一场小小的战斗却鲜为人知。1947年10月7日战斗后,我军部分医疗队员和伤员由张家店撤出,在
2023-09-13 01:55:00
《侦察英雄》再次高燃,两炸玉江桥,三炸水门桥未竟事业
...大事儿。第一件大事儿,是标注了敌寇的炮兵阵地,传给师部。师部在拿到确切位置之后,夜晚,直接干掉了这个炮兵阵地。第二件大事儿,梁辰等人发现了敌寇的补给站,并且安排战士,在这个补
2024-01-18 14:33:00
北约计划大幅扩军,新增49个战斗旅
...数增至131个。这将使北约战斗军团的数量从6个增至15个,师部从24个增至38个。此外,北约还计划将地面防空部队的数量从293个增至1467个。
2024-10-07 20:38:00
他深入敌师,让一个师起义,为部下鸣不平,不满处理结果,而调离
...,于是带着胡继成前往,但他们的车最终却驶向了敌人的师部。眼看身边没有其他部队只有自己和通讯员,胡继成心里清楚:几个人根本无法与一整个师部对抗,此刻即使对方人手再少也有几百人。
2025-05-27 15:56:00
...新四军七师纪念馆”“皖江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指示牌分外显眼,让人感觉走进了红色教育的“大课堂”。在红庙镇海云村,紧邻纪念馆的“抗大十分校”项目,正在紧锣密鼓
2023-06-16 00:17:00
无为市红庙镇海云村: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海云村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及纪念馆为核心,聚焦“党建、团建、研学”三大市场,承接红色研学、党建培训业务,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
2023-03-08 1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⑫|太行山里抗大的“家”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文案:杨佳薇 呼延世聪 张帆 谭悦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刘彤瑶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19 08:36:00
我们的抗战|地雷传奇:海阳石头里的智慧与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冯沛然 张琪 杨凡海阳的山石里,藏着民族的风骨。这座浸润着英雄气的城市,是地雷战的故乡
2025-08-19 09:39:00
从“季子长沟”到今日长沟:一段跨越2500年的历史传承
当我们每天念起“长沟”这个名字,当我们的生活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是否曾想过,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蕴藏着怎样的金戈铁马
2025-08-19 10:11:00
光耀太行|在山西阳泉追寻百团大战的红色足迹
大皖新闻讯 8月18日,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阳泉是山西的东大门
2025-08-19 10:23: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举行
为持续提升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展陈水平,进一步讲清讲活讲好吉林故事,深刻铭记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决定
2025-08-19 11:47: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参观吉林省近现代史展 传承抗联精神致敬英雄岁月
8月18日,杨靖宇将军后人马继志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参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与殉国85周年的重要节点
2025-08-19 11:47:00
开国中将梁兴初的次子梁晓源:这场展览,让人从心底升腾起爱国热忱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启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主题下,1200余张历史图片与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静静陈列,将吉林三百年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2025-08-19 13:53:00
80岁的她从北京赶来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现场,一位老人长久驻足于东北抗联展区。80岁的张卓亚从北京千里奔赴长春,只为这场凝结了吉林近现代沧桑变化的展览
2025-08-19 13:53:00
抗日名将李延禄的外甥女杨丽珍:展厅里,望见舅舅当年的模样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开展,该展览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将集中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
2025-08-19 13:53:00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本周收官 重现左宗棠“舁榇出关”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由湖南金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摄制
2025-08-19 14:54: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邀请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共赏经典画作
河北新闻网讯(骆睿)8月15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明办邀请辖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20周年成果展・北戴河特展”
2025-08-19 15:52:00
【灵山夜话】一代贤妃娄素珍
在明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子以其出众的才学与刚烈的气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便是宁王朱宸濠的嫡妃——娄素珍,后世多称其为娄妃
2025-08-19 17:14:00
1938年2月,贵阳城阴云密布。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严金甡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黄大陆、李策一同被国民党贵州当局逮捕
2025-08-19 17:18:00
5次踏访吉林,吴大澂玄孙吴元京眼中的先祖与这片土地的深情
“这是我第五次来吉林了。”站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柜前,吴大澂的玄孙吴元京望着吴大澂画像,语气里带着郑重的感慨。从珲春的吴大澂广场到吉林市的机器制造局
2025-08-19 18:36:00
《红军长征过云南经典故事青少年绘本》完成创作
文/孙希燕、刘顺利由云南艺术学院师生设计创作的《红军长征过云南经典故事青少年绘本》近日陆续完成。该绘以适合青少年阅读兴趣的Q版形式
2025-08-19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