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记者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宁开发区)了解到,西宁开发区坚定不移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6%、18.8%、12.8%。
据了解,西宁开发区聚焦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等关键环节,分类出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未来产业、光伏制造、锂电储能、康养产业等系列方案措施,逐步搭建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为支撑,以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生命健康为方向的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开发绿色设计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推进有色(黑色)金属、基础化工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组织实施电解槽石墨化阴极节能技术、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选矿尾渣再利用等节能降碳减污增效技改项目,推进工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电解铝节能、铁合金烟气回收利用及余热发电等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目前,14家重点用能企业18项工艺单耗达到行业基准水平,5家企业7项工艺单耗达到标杆水平,1家企业评为青海省省级能效“领跑者”。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西宁开发区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积极协调上下游产品对接,推进产业间共生耦合、企业间循环发展的闭路循环合作模式,铝水就地转化率达到76%。优先推进再生水厂中水回用,制定激励办法鼓励企业提高中水使用量,向园区10家企业年供再生水约266万立方米。联合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等单位,深入研究制定出台“1+5”绿电体系建设方案,在南川工业园区试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项目、建设储能基地、绿电绿证交易认证、创建零碳产业园区等重点任务,同步开展天合、丽豪等企业“零碳工厂”建设。结合打造“绿电园区”,积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引导黄河鑫业、百河铝业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8个子阵光伏和11座屋面光伏发电设备建成投运,日均发电量7.6万千瓦时全部用于厂区生产用电消纳,年可节约9316吨标准煤。
(来源:青海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