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马当先!马鞍山获“全国标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05 17:3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周坤

新年伊始,马鞍山成了“全国标杆”!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联合主办的“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交流会于1月5日召开。其中的重头戏之一,是发布了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国十大标杆案例,这是国内首次发布该项榜单。马鞍山市“深化改革赋能、推动提质增效”案例入选其中。

2018年,马鞍山市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让经济发展不再唯“量”论成败,而是靠“质”论英雄。改革实施以来,马鞍山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59万元提升至23.55万元,增长87.05%,位列安徽省第三名。

从“全省率先”到“全国标杆”,马鞍山市的“亩均论英雄”有何“秘笈”?近日,记者走进这座滨江城市,探寻这项改革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亩均”如何论出“真英雄”?

一马当先!马鞍山获“全国标杆”

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 全国十大改革标杆案例发布现场。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改革从何而来

马鞍山市缘钢而建、因钢而兴。作为一座资源型滨江工业城市,多年粗放型外延式扩张模式,导致资源要素瓶颈日益明显。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仅靠现有资源,终将穷途末路,转型不可避免。

但改革方向在哪里?创新理念是什么?发展之路该怎么走?带着这些疑问,马鞍山将目光聚焦到身边的“示范生”。

2018年,“亩均论英雄”的起源地——浙江省,正式出台了“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于是,为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马鞍山对标“杭嘉湖”,在安徽地级市中率先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一马当先!马鞍山获“全国标杆”

俯瞰位于马鞍山花山区的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在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中连续4年获得A级评价。花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往“亩均”是农业方面的术语,而今,“亩均”的概念被延伸至GDP、工业增加值、污染等指标。

作为一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亩均论英雄”对地方和企业的考核,已不再是简单地以GDP规模论英雄,而是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简单说,以前是规模为王,现在是单位产出为王。”马鞍山市经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文翔总结道。

在他看来,从“总量论英雄”到“亩均论英雄”,一词之差,折射出的马鞍山经济发展理念的蝶变——以“亩均论英雄”,弱化的是速度,强化的是质量,本质是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导向。

如何用好“指挥棒”

当下的马鞍山,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亩均标尺,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指挥棒”。什么样的“笼”得腾、该换什么样的“鸟”,用亩均效益说话。

在2022年度,马鞍山累计对3193户工业企业开展亩均效益评价,评出A类企业628户、B类企业1468户、C类企业953户、D类企业144户。

然后,马鞍山对A、B类的“优等生”,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享受“VIP”待遇,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对于D类的低效用地企业,则面临着能源价格及排污处理费用上涨,用水、用电受到制约。

但在实践中,行业不同,亩均效益亦有不同。比如,一些传统产业与金融、信息等新兴产业在用地、用能和效益上,始终有着天然的差别。

一马当先!马鞍山获“全国标杆”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中联重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丁刘彬摄

那么,如何用好“指挥棒”,论出“真英雄”?马鞍山的办法是,在不断探索中优化细则。

2021年,马鞍山出台评价办法2.0版,新增提升期、免评企业两类特殊情况,扶持特殊企业发展;

2022年,出台评价办法3.0版,新增能耗加分项,引导企业注重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出台评价办法4.0版,进一步明确了评价范围,科学设置了评价指标权重,规范和完善了评价细节。

从1.0到4.0,马鞍山在一次次升级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不断完善、深化、拓展和提高,打出了一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组合拳”。

在评价范围上,实现由规上工业企业向规下工业企业全覆盖;指标体系上,实现由单位资源要素指标向创新要素指标拓展;结果运用上,实现由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向全域联动改革推广深化。

倒逼效果怎么样

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奋战正酣。今年元旦假期,蓝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马鞍山经开区“腾”出的110亩土地上,火力全开,全力建设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生产制造二期项目。

蓝黛科技是马鞍山“腾笼换鸟”的缩影。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加快了马鞍山市各县区“腾笼换鸟”的步伐。

在马鞍山经开区,2023年以来,园区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75亩,完成低效用地处置1743亩,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腾出了宝贵空间。

一马当先!马鞍山获“全国标杆”

2023年12月22日,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正奇光能20GW高效电池片项目(一期)在马鞍山经开区正式投产。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亩地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土地上‘种植’什么。”马鞍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陶猛说,园区建立了以“亩均效益”为依据的项目准入标准,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D类企业“亮红牌”。

那么,D类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腾笼换鸟法、机器换人法、空间换地法……马鞍山在企业层面推出“提高亩均效益十二法”,为排名靠后的企业画出了“逆袭”的路线图。

在陶猛看来,这正是“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意义:倒逼企业和地方实施“腾笼换鸟”、厂房“上天入地”、技改“见缝插针”。

在马鞍山经开区的颐海(马鞍山)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用两年时间就让亩均税收达到462万元,增长近5倍。

在马鞍山统力回转支承有限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升级,传统制造企业稳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年亩均税收95.1万元,同比增长43.2%……

一马当先!马鞍山获“全国标杆”

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蓝黛科技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生产制造项目。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进入“亩均论英雄”时代,越来越多的马鞍山企业向科技要效益。创新,正成为提升亩产效益的根本动力,也让马鞍山高质量发展的“舞步”越来越“轻灵”。

据统计,实施亩均效益评价以来,马鞍山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59万元提升至23.55万元,增长87.05%。同时,亩均税收增长超50%的企业有1100户、增长超100%的企业达657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鞍山入选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马鞍山1月5日电(记者周坤)1月5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交流会在马鞍山市
2024-01-05 16:00:00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数媒融合 一马当先“中国的媒体融合已走过10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两大亟待
2024-02-26 04:58:00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1月17日凌晨5点半,马鞍山市渔政执法基地亮起了灯光,3名渔政执法人员乘坐执法船悄悄出发,在长江水域进行禁捕执法巡查。虽然这是每天的例行巡查,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
2023-01-27 06:54:00
钢铁之城的“诗意栖居”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马鞍山市对标沪苏浙先发城市,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补短板,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之路——钢铁之城的“诗意栖居”■ 本报记者 贾克帅 本报通讯员 沈古新鸟瞰马鞍山城
2023-10-16 03:30:00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欢歌迎新春 奋进向未来——2024年马鞍山市春节团拜会暨春节文艺晚会侧记记者 邓婷婷欢歌笑语,辞旧迎新;龙吟虎啸,诗意激扬。2月5日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
2024-02-06 03:38:00
宜居宜业 第二故乡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泉峰汽车第七事业部运营经理周淮:宜居宜业 第二故乡2023年,对泉峰汽车第七事业部运营经理周淮(图左)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泉峰汽车马鞍山制造基地实现
2023-12-29 04:20:00
向“数”而行转型升级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去年,马鞍山荣获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成功入选国家“千兆城市”;马钢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马钢股份、山鹰国际2家企业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认定……
2024-04-10 07:56:00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双向奔赴 市企融合 共同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我市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袁方刘国旺讲话 葛斌主持本报讯(记者 吴衡) 6月11日,我市与中国中钢
2024-06-12 04:28:00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校地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马鞍山中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葛斌王琦出席本报讯(记者 刘挺) 2月2日,校地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马鞍山中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我市
2024-02-04 02: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聚焦马中企业家大会|杜芸:走进多彩贵州 携手共赢未来
8月13日上午,在第三届亚洲女企业家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会长杜芸围绕“走进多彩贵州 携手共赢未来”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2025-08-14 06:04:00
环评文件质量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生命线”。8月13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展开环评文件质量复核专项检查,以严监管
2025-08-14 06:41:00
酷热的太原街头,瓜果飘香,烧烤摊滋滋作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然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背后,占道堵路、噪音扰民
2025-08-14 06:41:00
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76家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平台,总数据量突破100T
2025-08-14 07:12:00
民族乐器进乡村!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这场公益培训让葫芦丝声成群众“心头好”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近日,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在沟李村开展了“葫芦丝韵 心灵之音”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
2025-08-14 07:30:00
8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
2025-08-14 07:32:00
北京大学法学院网站8月13日发布《关于网传我院教师易继明相关情况的说明》:近日,网络上出现涉及我院教师易继明的相关信息
2025-08-14 07:32:00
榆林学院“升大”之路正在进入“最后一公里”——根据8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的《关于拟申报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
2025-08-14 07:32:00
项目攻坚看东营 | 东营河口汽车产业园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
编者按: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东营着力抓项目扩投资,积极培育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08-14 07:32:00
青岛啤酒点燃齐河夏夜 黄河大集焕新城市消费活力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锦艺 张斌 德州报道8月10日,齐河万达广场人声鼎沸,麦芽香气与麻辣小龙虾的滋味交织升腾
2025-08-14 07:33: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海河的桥:撰稿:谷悦拍摄:刘岩制作:谷悦刘岩监制:李华楠协助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红桥区文化馆
2025-08-14 07:36:00
多元治“废”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解
“无废城市”是一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
2025-08-14 07:44:00
宁滁高速南京段沥青摊铺全力推进
近日,宁滁高速公路南京段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加紧作业。目前,该路段沥青摊铺施工全力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完成摊铺任务
2025-08-14 07:44:00
全省29名(组)“新时代好少年”同台,3名来自南京——“冲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奔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争做有志向
2025-08-14 07:44:00
南京印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培育形成2个万亿级1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术进步
2025-08-14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