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嫁人不嫁凤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凤凰男是指那些出身社会底层,升迁至高位后内心却没有与时俱进,还是怀有昔日自卑和敏感等心态,没有安全感的男人;扶弟魔指的是出嫁后的女性受到旧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顾自身幸福为娘家兄弟谋取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伴侣一方的利益。
在当今社会,如果适婚男女遇见这两类存在都会头痛不已。的确,凤凰男和扶弟魔的行为给两人婚姻带来很大的变数,轻者日日吵闹或以离婚收场;重则将另一方拖下深渊从而两败俱伤。
在我国历史上,西汉时期就有着这么一位太后。她是凤凰男和扶弟魔的集合体,在她当政期间,不计成本地重用和提拔娘家兄弟,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梦想,最后却亲手将西汉王朝推向灭亡,也导致了娘家被族灭的下场,她就是西汉太后——王政君。
在讲述她之前,先来讲一个故事:
汉宣帝的儿子刘奭(shi)还是太子的时候,她非常喜爱自己宫中的美丽妃嫔司马良娣(良娣是后宫妃嫔等级)。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后司马良娣病重,临终前她或许不想让其她妃嫔在自己死后争宠,于是对刘奭说:
“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
总之司马良娣说我是被别人诅咒而死的,我心里恨啊!此时年轻的刘奭也就信以为真,少年人都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憧憬,刘奭从此陷入对爱妃的深切思念中对其余妃嫔都敬而远之。
刘奭是西汉帝国储君而且膝下无子,他陷入情障不近女色,这自然让太子东宫的近臣都很忧心,他们不敢隐瞒偷偷地汇报给皇帝刘询。
刘询一听心里有些着急,他原本也是情种当年对许平君情深义重,结果害的爱妻被霍家毒杀。出于对刘奭母亲许平君的愧疚,刘询一直都对这个儿子十分的宠爱。他马上让王皇后挑选貌美年轻的宫女送给刘奭,好让他在感情上有所转移。
王皇后不敢怠慢连忙挑选了五名宫女,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后,让人传太子过来。
刘奭一到皇后宫中看到五位佳人站立在皇后的下方,顿时心知肚明。当王皇后问他哪位佳丽貌美可人的时候,刘奭出于对继母的尊敬,闭着眼睛随手一指,正好指着离自己最近的一位宫女。这位宫女就是王政君。
众所周知,封建时代皇宫中从来不缺乏各色美女。她们拼容貌、拼才学、还有的拼家世,都想在后宫杀出一条血路,得到皇帝(包括未来储君)的宠幸从而一飞冲天。对于王政君来说,这三项她都不算特别突出,她之所以能够被刘奭相中,只能说是运气使然。
王政君的母亲怀着她的时候,就梦见月亮入怀。等到她长大嫁人的时候,却接连“克死”了两位未婚夫,这下街坊邻居都开始议论纷纷。王政君的父亲王禁也非常郁闷,于是迷信的他找了一位相士,相士最后得出结论:“此女贵不可言!”
王禁听了非常高兴,他想天下富贵莫过于皇宫之中,于是托人将王政君送入宫中成为家人子。
在佳丽如云的皇宫,王政君并不受重视,但时来运转下他被送入太子宫中,从此开始了自己青云直上的道路。
作为“纯情”的少年,刘奭一直喜欢司马良娣夜夜留宿在她那里,太子名义上的妃嫔十余人却一直没有生育皇孙。王政君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局面,她和太子一夕欢愉后成功怀孕,十月怀胎生育一名皇孙。
跟古今所有的爷爷们一样,长孙的降临让汉宣帝喜出望外,他亲自为皇长孙取名为刘骜并且带在身边抚养,这也等于向世人暗中宣告:这个孙子我很喜欢。也无意之中为刘骜母子送了一枚护身符。
自古母凭子贵,儿子得到皇帝的喜欢王政君自然水涨船高,在刘奭登基为帝后册封封王政君为皇后,成为国之小君。
然而王政君毕竟不是刘奭喜欢的对象,而刘奭也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纯情少年,他登基之后面对如云的佳丽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快另有新欢。为此还心生废立太子的念头,虽然最后不了了之却让王政君心生警惕,在后宫整日战战兢兢保住自己母子的地位,还顾不上娘家的兄弟姊妹。
公元前33年,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汉元帝刘奭去世,王政君辅佐儿子登基自己也成为大汉皇太后。
西汉时期帝后一体,有着太后辅政的传统历代太后权柄很大,外戚势力在朝堂举足轻重。但尽管如此,外戚要想被封爵或者做官,也要有实打实的功劳或者自身实力强大才行,比如文帝、景帝时期的窦婴,武帝时期的卫、霍两人。
但是王政君却不是这样做的,在掌握权力之后她成为绝世扶弟魔,大肆封赏自己的娘家兄弟子侄。活着的封侯拜将,早逝的也都追封为侯(王莽之父王曼就是如此),时人称之为“五侯十将”。
在王政君浅薄的政治认知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却丝毫没有提防人性是复杂的,尤其是在巨大利益的蛊惑下。自己不予余力扶持的娘家人,他们只会越来越得寸进尺,有时候毁掉自己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无节制对别人的爱和赠与。
果不其然此前王氏族人毫无功勋,陡然得势后光彩生门户,他们开始迫不及待地在朝堂之上清除异己好独占权势。
对于舅舅们的所作所为,登基不久的汉成帝刘骜心知肚明。自古帝王可以推恩外戚但不会容忍他们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只不过王政君的纵容,加上此时王氏族人已经遍布朝堂牵一发而动全身,刘骜势单力孤无从下手。他本身也不是圣明之君,面对此情此景,不久之后干脆躲进后宫宠幸宫女从此不理朝政。
刘骜的行为让王政君很失望,她想不通自己的儿子怎么会变得如此,最后王政君只能将儿子的行为归咎于后宫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认为是她们狐媚惑主勾引自己的儿子从此之后深恨两人。
公元前7年,刘骜终于油尽灯枯在赵合德宫内暴毙,而且没有留下子嗣。消息传出王政君固然伤心,但是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娘家人的利益,于是她和群臣商议后,另立定陶恭王的儿子刘欣为帝。
在王政君看来,刘欣由一介王爷能登基为帝自己居功至伟,他上台之后必定会保全自己和王氏族人的利益。哪知道刘欣却早就看不惯王氏一族的飞扬跋扈,也不想学刘骜那样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天子。他上台之后开始有样学样,任用自己生母丁太后的族人,等逐渐掌握权柄后刘欣开始排挤王氏一族,王家的“希望之星”,王政君最为喜欢的王莽就被贬到新野。
眼见娘家人受到欺负王政君心急如焚,但是她现在已经被边缘化说话也不大有用了,毕竟皇帝刘欣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但这时候好运再一次地帮助了王政君,刘欣登基不到六年就病重而亡,王政君听说之后喜出望外,连忙派人威胁刘欣的心腹大司马董贤(断袖分桃的那位)交出传国玉玺。
随后一场反攻倒算开始了,董贤、赵飞燕以及傅皇后(汉哀帝)先后被逼自杀。铲除政敌后王政君重新临朝称制,改立九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史称汉平帝,仍然重用娘家侄儿大司马王莽辅政。
可是王政君不知道的是,此时王莽这个“孝顺”的侄儿已经不满足于权臣之位,他想的是代汉自立自己成为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王莽一方面用伪装示人,博取朝臣的好感;另一方面伪装孝顺,让王政君将大权交给自己,多外出走动锻炼身体。年迈厌政的王政君那里知道他内心所想,自然乐得如此,在她想来刘氏和王氏共保富贵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公元6年,年幼的汉平帝去世(有说法是王莽害死),王莽加紧代汉自立的脚步,他指使朝臣伪造白石丹书,上刻:安汉公王莽为皇帝。面对王莽的试探,王政君这才知道侄儿的内心所想,他是想自立为帝!
王政君虽然偏袒娘家人,但自始至终还是视自己为汉室儿媳,始终没有取代汉朝的心思。于是她气愤地表示不赞同,但此时王政君已经远离朝堂王莽大权在握,根本阻止不了王莽的篡位举动了。
三年之后王莽篡位自立,派堂弟安阳侯王舜入宫面见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怒斥他们享受汉朝的恩德,却做着忘恩负义之事,说完将传国玉玺摔倒阶下摔碎了一角。
王莽得到玉玺非常高兴,在建立“新”朝后,他册封在改朝换代中的最大功臣,自己的姑母王政君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并且毁掉汉元帝庙改称长寿宫让王政君居住,当王政君看到自己祭祀丈夫的宗庙被毁,内心再坚强也痛哭不止:“我本来就是汉元帝的妃子,怎么能毁掉丈夫的宗庙做为我用餐的地方?”
但此时为时已晚,她掌权之后做了一辈子的扶弟魔,用毕生精力扶持娘家兄弟子侄,但最后却滋生了娘家人的野心,导致西汉的覆灭也使得自己身败名裂。清代学者王夫之用了一句话来评价她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