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师傅,谢谢你哟,磨得好锋利!”居民张大姐笑眯眯地用刚学会的手语向聋人黄继跃表示感谢,接过他磨好的刀赞不绝口。黄继跃擦了把汗,乐呵呵地摆摆手,表示“不客气”!
今天,重庆第一支聋人志愿者磨刀队在南岸区弹子石阳光绿洲小区门口,为上百户居民义务磨刀。成员全是退休聋人,年纪最大的83岁,最年轻的61岁。他们希望为社会出份微薄之力,回报平日里受到过的暖心帮助。
市民现学手语“谢谢”
76岁的顾吉荣往路边花园的石坎上一坐,朝磨刀石点上水,就“唰唰唰”开工,一边磨一边还往刀上蘸水,磨好后用大拇指试试刀锋,确认锋利后才交给身边的居民。
在递给他们时,还细心地把刀刃朝向自己的方向。
居民龙淑兰带来了家里的两把菜刀,她说平时磨刀师傅很难找,即使有,价格也比较贵,有点舍不得磨,即便钝了也将就用,没想到今天遇到了热心人。
一位大姐在磨刀后赞叹“磨得好”,得知磨刀师傅听不见后,专门找一旁的志愿者咨询,问手语“谢谢”怎么比划。
“哦哦,原来是大拇指竖起来往下磕两次!”她现学现用,用手语笑着跟师傅表达了感谢。
聋人更知世间冷暖 勿忘“滴水之恩”
83岁的魏楚宝是退休工人,身体硬朗,一口气磨了七八把菜刀。
居民孃孃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休息一下”。他比划着表示,一点不累,轻松加愉快,不仅能发挥余热,还能锻炼身体呢!
给聋人志愿者和居民之间充当“翻译”的,是重庆公益志愿者服务团队负责人、听力三级残疾人王庆。他说,大家都是退休后自学的磨刀技术,磨刀石等工具也都是自己带来的。
“磨刀虽是件小事,家家户户却都需要。”随着来磨刀的市民越来越多,王庆也加入了磨刀队伍。
王庆幼年因意外左耳失聪,18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出走。面对挫折,他一直积极乐观,多年来一直在从事聋人志愿者服务工作,曾获得“感动渝中”十大人物称号。
虽然戴着助听器,跟他说话还是需要用比较大的声音。王庆感慨地说,“作为聋人,比平常人更多感受世间冷暖,对于得到过的帮助更是铭记在心。”他此前意外受伤时,有陌生市民递来止血贴,买来矿泉水,还用扇子帮着扇风,这些点滴都让他感动。“虽然磨刀费力很辛苦,但能尽自己微薄之力回馈社会,还收获了市民的肯定,非常开心,非常有成就感!”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视频编辑 何闯
编辑:杨虹责编:吴忠兰,石亨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