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于泊升 刘桂斌
“今天真不赖,比想象中生意好。”12月15日凌晨,济南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内,批发商吴友民将一箱箱蔬菜送到进货商手中。
14日,暴雪来袭,济南各处农贸市场成为关注焦点。15日,本轮降雪基本结束,凌晨4时,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依旧忙忙碌碌。批发商们在发送存货的同时,也在等待着因降雪滞留外地的运菜车“回家”。
“见到这阵势,再厚的雪,也得被削两层 ”
凌晨4时,吴友民迎来一天最忙碌时刻。
这个时间,城市尚未“苏醒”,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却已经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辆辆满载蔬菜的三轮车从市场驶出,直奔等候在外的进货方。东宇大街南头“水泄不通”,送货师傅站在三轮车上,吆喝着让前面的车让让路。
暴雪过后,路面积雪逐渐被来往车辆碾碎。
“见到这阵势,再厚的雪,也得被削两层,”吴友民爬进货车车厢,清点剩余的娃娃菜。一小时前,车厢里的货还比他高一头,这会儿连他的腰都“够不到”。“今天卖得挺快,这是我没想到的。”吴友民操弄起计算机,盘算着营收。
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是济南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了济南和周边近七成的蔬菜供应。暴雪前后,能不能吃上一口新鲜菜,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
“没什么好担心的,批发商都有经验,下雪前,我们多准备了一些菜,”吴友民从驾驶室拿出供货单,看了一下这两天的到货数据。面前的这辆货车能拉两吨蔬菜,前两天他特意让车多跑了一趟,多运来一千斤蔬菜,存在周边冷库。“遇到恶劣天气,不少人喜欢多买点粮食、菜品,有备无患,放在家里安心。”吴友民说,市场批发商下雪前大量存货,以备不时之需,很多老客户都增加了订单。
“凌晨3时到现在,一个小时卖出去一吨,昨天量更大,一小时内,两吨货全送出。”吴友民前半夜就来到了市场,但最卖货的时间段还是凌晨3时到5时。“风雪无阻,只要手里还有菜,我们就‘开门迎客’,昨天生意火爆,我差点把货车卖出去。”吴友民打趣。
吴友民干蔬菜批发已经十几年了,号称什么菜都卖过,但这两年,他主要批发娃娃菜。“娃娃菜产量大,销量也大,恶劣天气时,价格变动幅度不大,目前每斤涨了0.2元。”吴友民走到临近摊位前,向熟悉的批发商询问起今天其他蔬菜定价。
“黄瓜直接涨到4元一斤,生菜条都3元了。”吴友民获得大概信息,受天气影响,有些菜涨价一倍,但大多数蔬菜变动幅度不大。
外省运菜车即将回来,紧锁的眉头舒展了
凌晨5时,吴友民坐在车里,上眼皮打下眼皮,刚要睡着,电话响了起来。
一看手机号,他顿时来了精神。
“这后生终于来了,再不来只能吃娃娃菜叶子。”吴友民将外套拉链拉紧,招呼着帮忙的朋友将最后1000斤娃娃菜装车。
装满娃娃菜的三轮车快速离开市场,直奔吴友民口中的那位“后生”—王超。
王超出门不算晚,但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周围太堵,半天才把车开进去。
接到货后,他不敢多耽搁,清点完毕后开始往车里塞。
红薯、土豆、卷心菜、黄瓜……
王超为超市配送蔬菜和生鲜,每天凌晨都要来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敛货”。“虽然今天路面较滑,但供应不能断。”王超的货车前,一时间汇聚了不少小三轮,他订购的蔬菜全部拉了过来。“每天都要拉两吨菜,昨天多拉一些,超市需要储备,今天恢复正常,不用再增量。”
凌晨5时20分,王超关上车厢,准备离开时拨通了吴友民电话。暴雪已经过去,但他知道,市场内有不少批发商的进货车滞留外地。
“我的另一辆大车现在还在河南,这几天河南也在下雪,菜农的蔬菜收不上来。”吴友民的菜直接从产地订购,菜农将蔬菜卖给代理人,吴友民派车去代理人手中接货。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内,很多批发商都是这种模式。
想到这,吴友民有些发愁。“省外的雪也不小,车子进不了菜地,菜拉不出来,我的司机在那里干瞪眼。”
吴友民挂断王超电话后,给在河南等菜的司机打了过去。得到这两天就能满载蔬菜回归的消息后,吴友民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不管是在省外拉货还是在省内,昨天进货的车都没有回来。”吴友民说,济南昨天高速收费站封闭后,省内送菜车辆也很难返回济南。“放出去的车都要回来了,明后天的蔬菜供应能得到保障。”
“囤货卖得差不多了,‘闹一下’ ”
早上6时,吴友民的车厢清空。离开之前,他来到零售区转了一圈,与一位零售店老板攀谈起来。
“14日那天备的货,比平常多出上千斤,很快就售罄。”零售老板林先生每到恶劣天气时,就要前前后后忙活一阵。这几年,他们也积累了经验,根据天气动态调整每日的蔬菜进货量。“本以为昨天准备很充分,没想到需求量又多出一部分。”林先生昨天凌晨,打了六七个电话“召唤”蔬菜,从别处临时补充800斤。
15日凌晨1时,林先生来到市场营业,一直到凌晨3时,都没有卖出去多少货。“到4点时,陆陆续续‘上客’,蔬菜开始往外走。”林先生说,昨天降雪前,不少人购买蔬菜,因此今天零售需求量没有那么多。“菜买得多,这段时间够用,加上天气寒冷,出来的人就少了。”
因为北方人有囤大白菜的习惯,入冬后,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林先生多进购了白菜。从11号出现较大范围降雪开始,他家的白菜进一批卖一批,销量非常好。“因为需求量增大,这两天白菜价格有些上涨,今天来看,菜价能回落一些。”前后忙碌一周,林先生终于可以松口气,今天之后,市场零售有望回归到平日水平。
在吴友民看来,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恶劣天气时,蔬菜供应都像是打“菜篮子保卫战”。应对这次降雪,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按照8—10天的供应量进行储备,蔬菜库存达到4000吨。
“这几天大的批发商整吨整吨出货,零售商也忙得不可开交。”吴友民说,虽然比较累,但忙完之后一身轻松。作为山西人,吴友民经常把“闹”字挂在口头,很多同行搞不清楚他的“闹”具体是什么意思,亦或者有多少意思。“就像山东人喜欢说‘么’一样吧。”林先生这样想。
“暴雪结束了,囤货卖得差不多了,‘闹一下’。”吴友民这次说的“闹”,林先生看出来他是在表达激动开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6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