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16日,海口市卫健委发布提醒,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多雨季节的来临,蚊虫活动也进入了高峰期。蚊虫叮咬不仅会造成皮肤红肿,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登革热。当前,我国已进入登革热高发季节,海口市卫健委提醒广大居民,暑期出行前应了解当地是否为登革热疫区,旅游期间做好防蚊灭蚊措施。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感染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每年的5-11月是我国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登革病毒通常不会“人传人”,而是通过蚊子叮咬感染,在蚊子体内复制病毒后,再通过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病毒传播出去,即传播途径为“病人→伊蚊→其他人”。
因此,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防止蚊虫叮咬,采取有效的防蚊灭蚊措施,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以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旅游归来后2周出现“热痛红疹”症状,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高热:突发高烧(一般39℃以上);三痛: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皮疹:四肢躯干或颜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由于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相似,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海口市卫健委提醒,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暑期出行前需了解当地是否为登革热疫区,旅游期间做好防蚊措施,旅游归来后2周出现“热、痛、红、疹”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预防登革热,做好个人防护和居家防护
如何预防登革热?首先,做好个人防护,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外出活动比如逛公园或旅行时,应穿浅色长衣长裤,如果有外露的皮肤,可以涂上防蚊药物,如花露水等。还要避免早晚在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其次,做好居家防护,准备防蚊物品。家里应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屏障;适时的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等进行化学灭蚊。
第三,搞好家庭卫生、清除积水。伊蚊喜欢在有水的容器中生长、繁殖,因此要清除闲置或废弃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轮胎等,确保花盆托盘、轮胎圈内不积水;储水的桶、缸等家用容器应加盖,并定期清洗换水。一些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3-5天更换一次水并清洗种养容器、植物根须。清除不用的瓶瓶罐罐以及餐盒等易形成小积水的垃圾。及时清除沟渠、天台等积水,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定期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
所以,消灭蚊虫就成了重中之重,
这本防蚊“武林秘籍”,
手把手传授给你防蚊十八般武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