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庞革平
记者从广西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联合会获悉,4月25日,《医疗机构废塑料输液瓶(袋)和废玻璃输液瓶回收技术规程》由广西标准化协会批准,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广西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联合会在广西南宁联合发布,有助于医疗机构分类存放、回收单位规范收集、分拣、贮存和运输可回收物,有效保障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
医疗机构废塑料输液瓶(袋)和废玻璃输液瓶属于医疗机构产生的生活垃圾,为了落实垃圾分类的要求,国家和自治区均出台了相关规定,对其中未被污染的塑料输液瓶、输液袋,以及玻璃输液瓶,这些可以被利用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但政府部门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存在较大难度。
据统计,2021年广西有医疗机构34112家,床位31.9万张,广西每月约产生1900吨塑料输液瓶(袋)和1100吨玻璃输液瓶,平均每天约100吨,可回收物点多量大,还有少数不法分子从中渔利,给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埋下隐患。
《技术规程》在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对收集、分拣、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对医疗机构和回收单位的实际操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回收单位“使用统一的溯源回收信息系统进行监管”的要求、设施设备及人员防护装备、回收工艺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内容,对塑料和玻璃的分拣流程也分别作出了规定。
为便于《技术规程》落地实施,增强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相关起草单位还开发了“固废溯联”信息系统,设计了专用包装袋和专用包装箱,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确保对每一袋(箱)输液瓶、输液袋的每一个回收环节都进行记录,推广后可以在回收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可追溯可追踪。该溯源系统的权限对管理部门开放,便于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工信等部门查看即时信息,也可生成报表,供主管部门决策使用。目前,溯源系统已在1700多家医疗机构试用,随着《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的发布和推行,该系统将服务更多医疗机构,有效维护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促进该行业绿色、低碳、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