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赓续红色血脉 争做国家之光
西宁市朝阳学校四年级(6)班 陈兆慧 指导老师 杨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探遗址,学党史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拉开时光之窗,走进红色革命旧址,仿佛看到战争年代弥漫的硝烟,听到红军战士对新中国的呐喊。红色遗址是永不熄灭的革命精神,是催人奋进的战斗力量,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有幸跟随西海学生记者团走进让我们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原子城,近距离聆听和了解那段光辉的历史。
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向北。我和其他小伙伴们一样,怀着既好奇又激动的心情一路满怀期待。之前,听爸爸给我讲述过原子城的故事,但我的记忆是模糊的。行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原子城,走下车,天空下着毛毛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激动的心情。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走进原子城纪念馆,在讲解员带领下,我开始了解密之旅。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出现在我的眼前,听着讲解,我的内心涌出无限的感动。
我认真倾听讲解员用坚定的声音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对先辈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刻。翻阅那段历史,难忘那些可亲可敬的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贡献的先杰。看到那些历史的记录,心中随之一震,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创造奇迹的呢?
讲解员说:“那时候我们国家贫穷落后,为了挺起民族的脊梁,许多隐姓埋名的科学家来到曾经环境恶劣的金银滩,开始了秘密的原子弹研制工作。”他们战天斗地,不畏困难,书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郭永怀爷爷写给他女儿的信令我记忆深刻。
那时候,郭爷爷的女儿在遥远的内蒙古,她写信给爸爸,希望爸爸给自己买一双鞋。但那时候郭爷爷在遥远的青海,生活特别拮据,便回信说:“先给你画一个小脚丫子的样子,等以后条件好了一定买。”可一个月后,郭爷爷因为飞机故障而遇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护住了机密文件。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文件完好无损,那双答应女儿的鞋子也成了终生的遗憾。
深受鼓舞,激励前行
我记住了很多人的名字:于敏、陈能宽、周光召、朱光亚、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程开甲等。为了民族的崛起,为了祖国的强大,英雄们无私奉献,前仆后继,远离家乡亲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原野上攻坚克难,直至那一团蘑菇云发出轰天巨响。我在想,听到那一声巨响后,这些老一辈的建设者是多么激动啊!一想便也不觉泪目。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理解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我会将先辈们的精神化作动力,努力学习,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学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