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即将惨遭灭门的宰相,死前献一计,逃过一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3 20: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721年,唐朝著名宰相姚崇,不幸患上重病,长时间卧床不起,他知道自己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

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他要交代儿子,自己心里有一件一直担心的事情!他叫退床边所有其他的亲人,只留下自己的长子。

这时,他抖抖索索地用手指甲掐了掐长子的手,眼里含着不舍的泪水,嗫嚅地对儿子说:“告诉你啊,我离世以后,我们家不久就可能惨遭被灭门的命运!我这里有一个办法告诉你,你要记清楚,一定按我说的话去安排,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场家族被灭的灾难。”

他的大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心里一惊,他心里很悲伤地跪在姚崇的身边:“好的,老爸您放心,我一定会记得按您说的去办,您吩咐吧!”

姚崇的父亲姚懿曾经任嶲州都督。所以姚崇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年轻时就因学习成绩好,又孝顺父母长辈而获得好名声,并因此以孝敬皇帝挽郎的身份进入官 场。

一开始,他并没有受到朝廷高层的重视。公元696年,契丹连续侵犯困扰河北,当地多个州都被攻陷了。军事活动纷繁复杂,有关军事的文书堆积如山。而姚崇却剖析处理得井井有条,有理有序。这期间,他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政治头脑与才华,深受武则天的喜欢,从此他官位提升,直至宰相之位。进入了唐朝集团的核心圈。

即将惨遭灭门的宰相,死前献一计,逃过一劫

唐玄宗年代,姚崇更是成为皇帝李隆基的左膀右臂,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日常,他辅佐唐玄宗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在朝中上下享有盛誉。

姚崇这一切政治资本的积累,完全是靠了自己的踏实肯干,又机智过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政治才能,不管是身边的同事,还是皇帝,都对他评价很高。

那么,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为什么还会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家族会遭遇灭门之灾呢?

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姚崇在官场多年,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不得罪。而他得罪的人恰恰也是个狠角色。

与姚崇同一时期为官的,还有一个高手,他特别擅长写文章,那个年代文章写得好,就等于是好人才。所以这个人也深受皇帝的赏识,也被提拔任命宰相之职。这个人叫张说。

但是这个张说在姚崇的眼里不咋样的。他认为张说光嘴巴说说,虽然会写文章,但实际没有多大真本事,加上张说这人脾气暴躁又贪财。所以,姚崇对张说很不屑一顾。他的这种态度让张说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两人明争暗斗,互相掐劲。

张说曾经找了一些同好之人打算弹劾姚崇。姚崇发现后,在早朝上完班,准备退朝时,他有意拖在最后,没有一下子跟着大家一起出门,唐玄宗看到这个情况,觉得不对劲,便问他怎么了?

姚崇不紧不慢地应道:没什么,只是这心里有些不放心。

唐玄宗一下子悬起心来,问姚崇到底是什么事。姚崇回说:“我近来看张说与皇上您的兄弟李隆范往来有点频繁,我心里就有点不放心,怕他们会做一些不太理智的事。”

唐玄宗一听,觉得宰相与自己的兄弟走得那么近,恐怕不是什么好事。为了安全起见,他就迅速把张说贬调到了相州。

这样一来,姚崇在朝中唯一的对手都没有了,他也可以安心地辅佐皇上打理朝政了。但是,这事姚崇也彻底把张说得罪了。

张说虽然比不过姚崇的聪明才智,但他却比姚崇年轻。姚崇已经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之时,张说却又回来当起了宰相。

即将惨遭灭门的宰相,死前献一计,逃过一劫

姚崇虽然自己能力优秀,在朝时可以抵挡那些政敌的掐架。而他的子女们却不怎么样 ,混得也很差强人意。这样一来,在自己政敌得势,自己又不在的情况下,姚崇确实有必要担心起他后代的安全。

那该怎么办呢?

姚崇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恐怕泄露机密,他决定要等到临死前才把这个办法告诉儿子。

于是姚崇在当年临死之前,秘密地交待大儿子如是这番,要儿子照做不误。说完便两眼一闭,安心上路了。

那么这妙计是怎么实施的呢?它又妙在哪里呢?

姚崇去世的消息一出来,被欺负了多年的张说心里非常高兴。他兴冲冲地去了姚府,名义上是去悼念 实际上脸上怎么也藏不住那一丝幸灾乐祸的欣喜。

这时,姚崇的大儿子对张说毕恭毕敬,说尽恭维与感谢的话。并且一下子把家里所有的宝贝都一一拿出来 ,请张说鉴赏。

张说本来就贪恋金银财宝,猝不及防的他一看到这许多宝贝,眼睛刹那一亮。这时,姚崇的大儿子恭敬地对张说道:“大人您要是喜欢哪件东西,尽管拿了去。”

张说哪经得住这种诱惑,他就顺手收了好几个喜欢的宝物。姚崇大儿子趁机给张说拍了很多马屁,把张说乐得屁颠屁颠的。这时,姚崇大儿子看准时机,请求张说为老父亲的墓碑题一下字。

刚刚拿了许多宝贝的张说,本来就被拍得得意忘形,又加上拿人的腿短,吃人的嘴软,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他提笔一挥,就为墓碑题好字了。

就在张说题完了字,还没来得及回去,姚家的人就把张说为姚崇宰相的墓碑亲笔题字,并送了财宝给张说的事给宣传了出去,并且直接把这个事情也报告给了皇上。大言谢谢皇上的恩典,谢谢张宰相的大恩大德。

即将惨遭灭门的宰相,死前献一计,逃过一劫

等张说离开姚家走在回来的路上时,他才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原来不是恨死了姚崇的吗?不是早就打算等到这一日之后,就可以找机会报姚家的大仇的吗?

而现在自己又是接受了宝物,又是题墓志铭的,这不是表明了自己对姚崇宰相很尊敬,很友好吗?这以后再去找姚家的茬,天下人又会如何看自己的德行?,那自己不是成为一个不知好歹出尔反尔的邪恶小人了吗?

他一拍大腿恨恨地叹了一口气,唉,自己中了姚老鬼的计了!

可是现在全城的人包括朝中上下都知道了。自己就是肠子悔青也来不及了。

张说只得自叹不如姚崇,自此没有再敢动心思去害姚崇家人。

我们可以看出,姚崇确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张说也确实不是姚崇的对手。所以他看不上张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姚崇能深度揣摩人心,知道抓住人性的弱点而击中别人的软肋,令对手防不胜防。不仅活着的时候,能够安邦兴国,力压奸滑之徒,死了,还能想出办法保护自己的家人安然无恙地生活!实在是个高手。

你对姚崇和张说怎么看?欢迎留言支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宰相比死对手先病逝,让人将美玉放在棺材上,家人因此免遭灭门
...治清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房杜”。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的发展更胜从前,当时的两位宰相也功不可没,这两位宰相被称为“姚宋”,分别是姚崇和宋璟。史书中这四个人齐名,被
2023-05-13 19:14:00
张说和姚崇斗了一辈子,姚崇死后为何张要保全姚崇家人?
...,张说则批评姚崇没有啥文化,想法不切实际,甚至还在唐玄宗面前上演了一出全武行。《智囊全集》就记载了姚崇和张说之间互相比试心计的故事。张说这个人朋友众多,就想办法找人弹劾姚崇。
2023-06-30 15:37:00
他是唐玄宗的肱骨之臣,也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他是谁呢
...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登上皇位。一心想重振李唐盛世的唐玄宗,登基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良相。因此,他想到了姚崇。当姚崇面对皇上发出的offer时,他并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而是特
2022-12-22 17:41: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唐年间,当时的宰相姚崇就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天唐玄宗对姚崇说:你的儿子有什么才能呢?现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姚崇听了这话之后,心中大喊不妙,唐玄宗贵为天子,怎么可能对
2024-06-27 10:02:00
除了魏征,在唐朝还有哪个直言劝谏的宰相
...观之治”,他也因此成为一代名相,名留青史。其实,在唐玄宗时,也有一位类似魏征这样的名相,他同样敢于公然犯上,据理力争,为民请命。可惜,生不逢时的他,遇到的是玄宗,而不是有容人
2024-04-25 15:50:00
唐玄宗宠臣李林甫:投机取巧的宰相之路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做了19年宰相,到死都被唐玄宗宠信。抛开李林甫的人品和能力,不得不说,这是真的很牛。当然,李林甫的牛,跟正事沾不上边,主要是牛在投机和害人方面。说到投机,李林甫
2024-02-07 05:39:00
唐朝太监李辅国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了宰相的位置,他就是唐朝的大宦官李辅国。李辅国是在唐玄宗时期进宫当的太监,后来他尽心侍奉太子李亨,从而成了李亨的心腹。公元755年时,安史之乱爆发,叛军直逼长安,唐玄宗仓皇逃
2022-12-29 15:27: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了。官越做越大的李林甫觉得自己还能更上一层,最后跟唐玄宗身边的红人高力士也搞好了关系,这次他的目标是做宰相,可是想想你开始只不过是个几品小官,这野心大的也是没谁了,可是高力士
2024-06-17 12:38:00
宰相临终前对儿子说:我死后将珍藏宝物摆出来
...了诸葛亮一把,那就是著名的死姚崇算计活张说。姚崇是唐玄宗开元初年的名宰相,也是一代贤相。当年,姚崇与张说同为宰辅,两人私下里一直不和,姚说张贪财,张说姚假道学,互相猜忌拆台,
2023-05-19 1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