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美丽的课文让我沉醉
—— 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有感
汉台区东关小学三年级(1)班 赵书涵 指导教师 薛嘉怡
在语文课本中,我发现了一篇十分生动的文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这篇文章是张秋生爷爷写的,他写得生动又美丽,像是一幅画一样在我面前展开。其中,每一个比喻句、拟人句,都运用得恰到好处,他把法国梧桐树叶比作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把棕红的小雨靴比作棕色的小鸟,把沾有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印有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 的地毯……其中,作者还对“我”的神态、动作进行了描写,写得非常细致,比如说:“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的数着。”这是作者对自己仔细观察,想看清楚这水泥道上究竟有多少片梧桐树叶,想知道落在水泥道上的树叶大小一样吗?样子一样吗?颜色一样吗?作者抱着疑问的想法,像是在问我们:你们觉得这条水泥道好看吗?还有“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呀”这是作者对家门口铺满法国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的赞美,对水泥道美景的喜爱!还有一些隐蔽的赞美,例如“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这是作者想多观察一下、多享受一下水泥道上的美景,如果他不着急去上课的话,他可能就驻足欣赏了吧!
张秋生爷爷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用生动美丽的词语创作出这篇文章。比如文章的开头有一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最后一段也有“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老师教给我们,这种手法叫“首尾呼应”,他还用到了反差句、夸张句等等。我不禁赞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连修辞手法都如此丰富。
这就是我读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想表达的感情。我不仅仅是喜欢这篇文章表达的语句,还喜欢上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张秋生,被他笔下的所有作品都深深吸引着,日后我将继续阅读他的文章。
编辑点评:这是一篇切入点独特的读后感,从作品的修辞手法入题,展开阅读欣赏,很好地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也深化了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本文另一个特别处就是步步深入:爱这篇文章—爱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爱读作者的所有文章—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