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只差最后一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9-22 22:26:00 来源:浅语科技

我国民营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并有多家企业开始尝试回收复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完成了10公里高度垂直起降,而航天科技集团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已经飞到了12公里高度。

但是,航天事业一直都有着极高的风险。

9月22日13时40分,江苏深蓝航天在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这是中国第一次可入轨运载火箭的高空回收试验。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只差最后一步

核心任务目标,是验证星云一号入轨后垂直回收阶段各系统工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特别是首次在飞行中验证多机转单机变动力工况,为后续百公里级回收飞行试验、以及最终入轨+回收试验任务积累关键数据。

遗憾的是,可回收复用的一子级箭体在飞行试验的最后着陆阶段发生异常,试验未取得完全成功。

《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试验大纲》总共设计了11项主要试验验证任务,其中10项成功完成,1项未完成。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只差最后一步

星云一号是深蓝航天的第一型可入轨且回收复用的商用液体火箭,直径3.35米,一子级高度约21米。

它配备的雷霆-R液氧煤油发动机,由深蓝航天全自主研制,是中国第一型90%以上主体结构均采用高温合金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下一步,深蓝航天将按计划执行“星云-1”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飞行验证,将于2024年实现“星云-1”运载火箭的入轨+回收,正式开启规模商业化。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只差最后一步

按照《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试验大纲》,本次试验过程验证的关键技术点情况如下:

火箭按照预定程序三台发动机点火起飞,到达预定高度后,两侧发动机关闭,依靠单台发动机推力稳定姿态并减速上升,到达最高点之后依靠单台发动机推力调节平稳下降,横移约200米后,在回收场上空的预定高度成功解锁展开并锁定着陆支腿,但是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出现异常,导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

本次飞行测试全程飞行时长179s,关机前箭体与理论着陆点的误差小于0.5米,最后箭体精确落于回收场中心点。

本次试验飞行任务剖面与预定程序相符,试验准备和实施全过程都在前期安全管控预案范围内,试验后按照预定的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后处理,全程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试验后经过对试验过程数据初步回溯分析,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发动机调推伺服跟随控制指令出现异常,导致箭体着陆高度超过设计范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

深蓝航天技术团队将尽快完成任务“归零”,为后续回收飞行试验的成功打牢基础。深蓝航天在本次试验总结以及技术故障归零基础上,11月份将再次执行高空垂直回收任务。

本次飞行测试在深蓝航天自行建设的额济纳旗航天港进行,试验场的地面设备、加注系统、测控系统,均由深蓝航天自主研制。

这是国内第一个完全商业化的能够满足液体火箭发射和飞行测试的试验场,地处戈壁腹地,南侧紧邻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周边都是广袤的戈壁沙漠无人区,具有本质安全性特征。

本次试验航区指向南侧沙漠无人区,试验严格按照火箭试验安全管理要求执行,开展全面风险识别、管控、应急方案,确保本次试验的试验安全和公共安全。

对于受试产品星云-1入轨火箭一子级而言,本次试验仅仅加注了不足1/5的推进剂;成功验证了高空垂直回收工况推进剂浅箱晃动状态下的精确姿态控制。

本次试验使用了基于动基座的高精度自对准技术,以及起飞滚转变射向发射技术,可以在火箭不改变起竖安装状态情况下满足全射向发射需求,未来可大大简化对不同飞行任务的工作量并提升适应性。

本次测试初步验证了基于最优控制的回收航迹优化和米级精度制导算法,为后续的入轨+回收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了工程验证。

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采用开式循环液氧煤油针栓发动机,执行火箭高空回收测试任务。

液氧煤油推进剂组合具有综合运载效率高、产品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和维护性好等特点,是作为商业使用的液体回收火箭的不二之选;但由于煤油液-液组织燃烧的困难性,平滑推力调节和稳定燃烧一直是煤油调推发动机的难点。

针栓技术作为解决煤油发动机调推的最佳工程实践,是开式循环液体发动机的技术高峰之一。

本次试验的成功是雷霆-R发动机首次参与飞行试验,中心发动机在179s飞行中全程进行了推力调节,实际调推指令范围为110%至58%,推力调节精度优于1%,在飞行工况下对最大幅度达40%的阶跃指令相应良好、推力超调精度小于2%。

本次试验在国内首次采用了专门针对入轨级火箭开发的着陆缓冲机构(着陆支腿)进行垂直回收测试。

为满足入轨级火箭苛刻的重量要求,该机构采用了全碳纤维结构制造,前期进行了缓冲器单机试验、连接锁定装置单机试验、单支腿的系列展收试验、四支腿和箭体的联合展收试验等单机和系统试验。在前期一系列试验和改进的基础上,该机构是国内首个进入工程化应用的着陆缓冲装置产品。

在付出重量不大于1.2t、占火箭空重小于10%的代价下,可以让火箭一子级在携带剩余推进剂条件下按照总重量不大于15吨、速度不大于3m/s,姿态角不大于5°情况下,安全可靠软着陆。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只差最后一步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深蓝航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运载火箭研发、生产及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商业航天企业,聚焦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的研制。

深蓝航天制造总装基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在北京亦庄设有火箭技术、液体发动机研发中心;在山东济南建有火箭动力测试基地;在海南文昌建有发射基地和文旅教育基地,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相关保密资质。

深蓝航天主打产品为“星云”系列运载火箭,包括“星云-1”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星云-2”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与之配套的“雷霆”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则分别为“雷霆-R1”液氧煤油发动机、“超级雷霆”液氧煤油发动机。

2021年7月23日,深蓝航天完成了国内首次液氧煤油火箭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VTVL)自由飞行,即被称之为“蚱蜢跳”的运载火箭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2021年10月13日,深蓝航天再次成功完成百米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2022年5月7日,深蓝航天成功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成为了全球第二家完成液氧煤油火箭垂直回收复用全部低空工程试验的公司(第一家为美国的SpaceX)。

2022年6月29日,深蓝航天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1”试车圆满成功。

2022年9月29日,深蓝航天完成中国商业航天首次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二次起动试车。

10月8日,同一台发动机在不下台状态下再次进行了二次起动试车,一次起动发动机工作20s,二次起动发动机工作20s,再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雷霆-R1”发动机已经具备了可重复使用能力。

2023年6月,深蓝航天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发动机“雷霆-R1”在深蓝航天新投入使用的立式试车台位整机考台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本轮试验的同一台“雷霆-R1”发动机共进行了数次整机全系统试车,以及数十次不同工况的起动测试和点火测试,再次凸显“雷霆-R1”发动机可重复使用的优越性能和稳定性能。

6月29日,深蓝航天可重复使用发动机“雷霆-R1”再次整机全系统试车,进入常态化试车阶段。

7月,深蓝航天完成国内首次使用非火工连接解锁机构进行的整流罩分离试验。

8月,深蓝航天“雷霆-R1”发动机首次立式试车台整机试车120秒圆满成功。

8月15日,深蓝航天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1”国内首次三次起动整机试车圆满成功。

8月23日,深蓝航天完成国内首次液氧煤油发动机全飞行时序三次起动试车。

10月18日,深蓝航天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1”420秒长程试车圆满成功。

11月20日,深蓝航天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1”整机40%-100%在线变推力试车圆满成功。

12月,深蓝航天“星云-1”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着陆支腿展收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深蓝航天“雷霆-R1”发动机整机摇摆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3月,深蓝航天“星云-1”火箭一子级三机状态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

4月,深蓝航天“星云-1”火箭一子级200秒长程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4月,深蓝航天“星云-1”级间分离反推动力装置性能验证试验圆满成功。

5月,深蓝航天“星云-1”火箭一子级回收着陆段系统联调和落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6月,深蓝航天“星云-1”火箭栅格舵展开性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7月,深蓝航天“星云-1”火箭一子级三机并联全时序动力系统系列试车圆满成功。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只差最后一步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首型首飞即回收火箭,深蓝航天宣布星云一号 8 月底试验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深蓝航天今日宣布成功完成 B3 轮战略融资。本轮由正悦投资正合云帆基金投资,也得到了厦门市及集美区的支持。在完成本轮融资之后,深蓝航天还将在厦门市
2024-08-14 09:38:00
中国首次首飞即回收火箭!深蓝航天宣布星云一号8月底实验
快科技8月13日消息,今日,深蓝航天宣布成功完成B3轮战略融资,本轮由正悦投资正合云帆基金投资。同时,深蓝航天还宣布,预计8月底实施中国首型可回收运载火箭星云一号一子级的高空垂直
2024-08-13 15:16:00
「深蓝航天」获数亿元B轮系列融资,专注商业火箭可回收技术研发|硬氪首发
作者|黄楠编辑|张子怡硬氪获悉,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蓝航天」)近日完成B轮、B1轮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方正和生、济钢东泰基金等机构共同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回收复用
2024-05-28 10:07:00
深蓝航天完成新一轮近5亿融资!重点加速“星云”可回收液体火箭
快科技3月6日消息,深蓝航天官宣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总规模近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泰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旗下泰安远望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领投,资金将重点投向"星
2025-03-06 11:43:00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据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下称“深蓝航天”)社交平台官方账号消息,9月22日13时40分,星云一号火箭在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首次高空垂直回
2024-09-22 22:0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8月13日,商业航天企业深蓝航天宣布成功完成B3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厦门市、集美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和合美美基金投资,该基金管理人为正
2024-08-15 09:44:00
深蓝航天亚轨道太空旅行计划公布:2027年发射 票价150万
快科技10月23日消息,据深蓝航天官方介绍,10月24日晚6时,深蓝航天董事长霍亮将在交个朋友淘宝直播间。此次直播将介绍公司商业飞船载人工作的进展和计划,并推出2027年载人飞船
2024-10-23 20:25:00
深蓝航天自主研发的“雷霆-rs”燃气发生器首次试车成功
10月26日消息,深蓝航天昨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雷霆-RS”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首次试车考核取得圆满成功。据介绍,"雷霆-RS"发动机,作为深蓝航天自主研发的百吨级液氧
2024-10-27 04:12:00
150万元上太空!国内首张太空船票直播开卖:一上架就售罄
...技10月25日消息,昨日晚间,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在淘宝直播间预售了两张2027年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这是国内首张太空旅行船票,此次仅出售前2名
2024-10-25 09:5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给“狂飙”的AI套上伦理的“缰绳”全球首个系统级伦理垂域大模型“问道”发布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孙艳)让AI也能像学者一样
2025-11-13 08:06:00
第八届进博会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汉诺金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共促“健康中国”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关注的年度经贸盛会,进博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与行业代表
2025-11-13 08:57: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