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10月22日),冷空气影响进入尾声,南北方气温都将逐渐回升。但升温幅度较小,大部地区气温维持常年同期正常水平或偏低状态,25日又将有冷空气影响北方。
由于中东部被干冷空气控制,今天(10月22日)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仅海南、台湾等地受台风“风神”和冷空气影响仍有明显风雨。明后天,青藏高原等地将有降雪,四川盆地、陕西等地雨水也将增多。
25日至26日,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6℃,局地降幅可达8℃;28日至29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30日起,这股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
由于今年10月下旬全国气候突变,网友创作的幽默热梗“改名叫夏冬春吧,剪秋也行”登上热搜第一。不少人感觉秋天越来越短了,这不是错觉!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1991年至今,我国多地的秋季都在推迟,总体来说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明显。

10月22日,今早6时,杭州的气温只有13.7℃。记者了解到,本轮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温效果较为持久。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表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降温将持续到28日左右。
在深圳,气象学中,入秋标准是:连续五天滑动平均气温≤22℃即为入秋,将满足条件的五天中的首日定为入秋日。
截至昨天(21日),深圳市五天滑动平均气温为26.9℃,离入秋还有一点差距。
对比1991年至2020年逐十年的平均入秋日期,郑州、宁波、深圳等地的秋季推迟幅度最大,超过10天,南京、合肥、杭州、南昌、厦门、福州、青岛、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的秋季也比之前晚了5天至9天。

入秋时间推迟与气候变暖关系密切。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事实,并影响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气温升高,必然对以平均气温来衡量的气候季节产生影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张宝帆综合中国天气网、网友评论、中国蓝新闻、深圳天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