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抓好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试点工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03 05: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抓好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试点工作

何孝辉

依托民族地区群众创建的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省民宗委结合职能职责和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安排资金支持有条件的民族特色村寨探索开展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试点示范,推进移风易俗新风行动,积累可推广可学习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贵州在全省启动“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重点治理滥办酒席、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黔东南州天柱、台江等地群众积极探索创新和发挥传统文化作用,建立“合约食堂”,成立“寨管委”进行组织、监督及发挥“村规民约”治理作用,从源头上整治滥办酒席,易旧俗、树新风成效明显。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解决场地、谁来推动的问题,各地因地制宜谋划实施建设项目,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村民商议利用闲置学校、家祠、集体仓库或闲置场所等,投入一定资金建设一个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满足群众集中办理酒席需求的民族团结食堂,为推进移风易俗新风行动解决集中活动场地;引导村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把品德好、能力强、肯干事的村民,德高望重的族长、寨老、乡贤人士等推荐成立“寨管委”或红白理事会,负责民族团结食堂管理相关事务,发挥凝聚人心、有力推动落实的作用。

用好文化力量推进移风易俗新风行动。解决怎么操作、如何发挥效益的问题,充分发挥民间传统习惯法和村规民约的作用,由“寨管委”和村“两委”推动把村民操办酒席的申报、规模、标准、礼金及操作流程等进行规定,形成一套共同约定、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制度,倡导勤俭节约、反对攀比浪费,让群众减少酒席成本、减轻生活负担、减弱互相攀比风气,通过规范酒席也有利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统一管理。同时,把民族团结食堂转化为集村民议事、调解纠纷、政策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等功能的综合场所,配套设立功德簿、评议栏、宣传栏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民间故事和本村的文明典型、好人好事,引导村民树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探索形成统一管理模式易于示范推广。解决示范引领、便于推广的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2022年,省民宗委安排资金支持10个民族特色村寨开展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试点示范,指导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推动总结学习台江县高位推动、细化责任落实和“一标准两制度”(即一个民族团结食堂建设标准、村规民约制度和民族团结食堂管理制度)试点经验,2023年上半年将在台江县召开全省民族团结食堂建设推进现场会,部署推进全省民族地区部分村寨开展民族团结食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引导各地群众规范节俭操办酒席,杜绝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营造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目前基本形成了民族团结食堂“五个一”管理模式(即建好一个民族团结食堂、完善一套村规民约、形成一套食堂管理制度、悬挂一块“民族团结食堂”牌子、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并赋予其移风易俗新风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的意义,为全面推行积累经验。

(作者单位:贵州省民宗委经济发展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典范“六个典范”,建立“1+8”示范试点工作格局和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调度机制,并通过“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赛会展节,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2024-03-08 06:05:00
...“六个典范”,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示范试点及廊带建设,形成一批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抓手和典型经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9个市(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2024-10-09 06:01:00
...指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民族团结食堂建设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建设,在治理农村陈规陋习新风行动上初显成效,
2023-08-09 05:17:00
迈向新征程 创造新示范|黔西南州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心圆”品牌、一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试点、一批“红石榴家园”示范社区、8个城市民族工作试点、2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涌现出了兴义市洒金街道栗
2025-01-13 11:38:00
碧江灯塔街道:画好民族“同心圆” 凝聚统战“向心力”
...道矮屯社区“‘四化三同步’工作机制,探索打造互嵌式试点社区”在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嵌式社区建设专题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灯塔深入人心。街道持续完
2025-03-05 16:29:00
“三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建设
...、普安镇高硐村、九阡镇雅苑社区建设4个民族团结食堂试点;培育了马尾绣、蜡染、芦笙、银饰等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牌。实施“推普兴乡”行动。探索运用“三个三”工作法,扎实开展“双培
2024-04-19 15:40:00
一碗热干面1.3元,中南民族大学食堂20多年不涨价
...碗热干面。”5月14日早上,中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小唐在食堂点了一碗热干面,刷卡机上显示她支付1.3元。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中南民族大学食堂的饭菜价格普遍较低:汤面1.2元、
2024-05-15 11:14:00
2024年全区民族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现场推进会在崇左举行
...18日至19日,2024年全区民族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现场推进会在崇左市江州区举行。据了解,2021年以来,自治区民宗委创新探索,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民族
2024-09-20 17:40:00
...自:黔南日报龙里县民宗局到冠山街道验收城市民族工作试点社区建设项目本报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确保民族资金在民族地区落实到
2023-01-09 07:4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