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距离阿凡达2上映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去影院一睹震撼的视听效果了,那么大家觉得有没有值回票价?在剧情的最后一部分,双方激战,造成一艘大船沉没。当同学们看到这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沉船就沉船,怎么就非要翻过来再沉下去呢?卡梅隆这一沉船翻转设定,是否违背了力学原理呢?

阿凡达海报
2、船的沉浮原理
船能够稳稳地浮在水面上,其原理跟不倒翁一样。在不倒翁里,重心偏低,桌面支持力位置可移动,使得重力始终产生恢复力矩。对于船只而言,浮力类似于不倒翁的桌面支持力,浮心位置的变化,同样让重力始终产生恢复力矩。

浮心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请看下这个图,G是重心位置(靠上的红点),B是浮心位置(靠右的红点)。当右侧狂风吹来,轮船向左发生倾倒,此时重心位置不变,浮心位置却因入水船体的形状而发生了改变,它会向左移动,跑到了B1的位置(靠左下的红点)。此时,以B1为矩心,重力矩方向恰好与倾倒方向相反,即重力矩自动产生了恢复力矩,就像不倒翁那样。但是,不倒翁的支持力可以是接触面上的任意位置,而船只的浮心偏移范围有限,仅限于船底轮廓之内。所以,如果倾倒角度太大,或者重心太高,都可能无法恢复。

正常状态的船
从上面的原理可以发现,船只倒不倒的关键在于浮心的位置。想要提升船只的稳定性,就需要尽可能地扩大浮心可偏移的距离,也就是将船底做的越大越好。同等条件下,一艘狭长的船和一艘宽胖的船相比,狭长的船更加容易发生倾倒。

水之道里的船
水之道里的这艘船就是看起来宽胖宽胖的,跟我们通常见到的船不一样。这艘船的长宽比很接近,可能是海空两用的原因,两侧还有非常大的“机翼”,整体的横向尺寸甚至要比纵向的还要大。再加上其整体的高度,相对于长宽而言偏小,整艘船浮在海面上,就像一片树叶在海中随波逐流。无论风多大,浪多高,树叶始终能横卧于海面之上。Emmm,同学们请千万不要抬杠,力学里面永远都是“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树叶当然能够被吹翻。

扁平不易翻船
3、漏水的船
普通的船只,比如那些渔船,船底发生漏水,一般只会慢慢地往下沉,并不会底朝天地翻过来。我们平时看到的底朝天的小船,要么是大风吹的,要么就是人为的。可是在水之道,卡梅隆特地为这艘树叶状的沉船效果添加了一个翻身的动作,这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酷炫,另一方面其实也符合力学原理。刚刚说的渔船的沉没,大多会慢慢正着下沉,主要是因为其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船舱。水顺着洞口慢慢就进了全舱,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受力比较均匀稳定。而当船舱结构复杂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卡梅隆这艘船下沉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沉船
船高速冲向礁石,划破船底右侧,海水随之进入舱底。随着海水的灌入,船只开始下沉并发生倾斜。此时,船只整体结构重力尽管不变,重心位置也无变化,但浮力因海水的灌入而变小,且其位置也向沉入端移动。船只的结构重力依然产生恢复力矩,阻止侧翻。但是,由于海水的灌入,沉入端太重了,船只的结构重力也翘不起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沉入端只会越来越沉重。

沉入端越来越重
另一方面,船舱结构复杂,水流不可能同时进入每一个船舱。这样的话,沉入端内的船舱,由于倾斜的关系,注水的船舱肯定位于下面,上面的船舱虽然已在水平面下,但由于注水时间的问题,还是空的。于是这部分船舱将会产生浮力。此时,水下部分重力在下,浮力在上,且重力大于浮力。临界状态就是在这2力作用下变成竖直方向,即船只完全直立了起来。这种直立状态并不是稳定状态,水还在持续注入,相当于一直在持续的扰动。直立过程中的惯性也会让其顺着原来的方向,继续偏转,从而出现了船只翻身。

水下空腔产生浮力
如果这个过程非常缓慢,那么其实是看不到这个直立和翻身过程的,只会出现微微的倾斜。由于破口较大,进水水流偏大,沉船比较剧烈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当年,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发生沉船,也是发生了船尾翘起的现象。

泰坦尼克沉没
4、总结
卡梅隆设定让水之道里的船在沉没过程中发生翻转,看来是经过严格推敲的,甚至有可能找人做了力学仿真,是仿真分析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