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博物馆不适合打卡拍照引争议,高冷博物馆“网红”化可耻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0 13:44:00 来源:北晚在线

“本来想打卡国宝拍照,没想到不允许摄影。而且博物馆光线太暗了,拍不出美照。”

最近,有网友慕名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仅展出16天的国宝《缂丝莲塘乳鸭图》却“无法拍出美照”。这则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高冷博物馆可以“网红”化吗?

从普通网友到业内专家,对如今无所不在的“网红”化趋势有着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博物馆具有科研、收藏、教育等功能,理应保持其高冷的严肃感和学术性;但也有人认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应吸引更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网红”化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

网红是博物馆的宿命?

日前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此次展览是这件国宝数十年来首次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亮相,展期仅有16天,观展要提前预约,每次参观时间限制在20分钟之内。

不过有网友参观后还是留下遗憾,“原本想跟国宝打卡合影,结果现场不让拍照”。该网友发出的照片中,只有一张远远拍下的参观者们围绕展品观看的照片。该网友还表示,参观其他展厅虽然可以拍照,但展厅内光线太暗,“不适合拍照”。

“你是去看展览还是拍自己?”“博物馆是去参观学习的,不是打卡的。”“跟文物比,你真不好看。”在该网友社交媒体下,不少人纷纷留言批评。

然而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分享各类博物馆“打卡攻略”的帖子比比皆是,甚至详细到“最佳打卡点”“最佳夕阳拍摄时间”等经验。例如不少人推荐震旦博物馆的旋转楼梯和二楼,“能拍出凡尔赛宫的感觉”。

在许多人眼中,很多博物馆本身就是城市“打卡地”。目前,上海已经备案的各类博物馆达159座,平均每1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矗立在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外观成了不少游客必拍的建筑,近期被“剧透”的上博东馆镂空建筑中间,悬浮的旋转式大型步道,也被不少市民预定为“网红打卡点”。利用昔日跑马厅建筑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拥有“大烟囱”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都是不少城市游攻略推荐的“打卡点”。

博物馆不适合打卡拍照引争议,高冷博物馆“网红”化可耻吗?

社交媒体上有人分享博物馆“打卡位”

“博物馆建筑的样貌反映了城市的大众审美偏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博物馆既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窗口,也是重要的城市地标建筑。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以“都会之窗、城市形象”来形容博物馆的地标性功能。有业内人士以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一个博物馆几乎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

不过,也有不少文博爱好者和专家强调,“网红”化不能成为博物馆的根本。“公众对博物馆的依赖感与一般网红打卡地有着本质区别。博物馆根本的吸引力,还是其内在的文化属性、价值磁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认为,利用网红效应扩大社会影响需要把握好度,不应偏离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在他看来,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服务平台,服务于城市和社会是主业,包括为国家或城市累积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藏品,并向公众展示,从事公共教育、宣传推广等。在这些核心问题上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博物馆的高冷是其气质所在,这与网红文化背道而驰。不是说拒绝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而是网红化的方式和方法可能削减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业内需要警惕的。”

“硬币的两面”

高品质的展览毫无疑问是博物馆直接面向观众的“核心价值”之一。将参观展览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品牌策划顾先生发现,近年来许多网上受捧的展览品质其实并不好:“一两幅不算出名的原作,配上一些当代雕塑装置和可以触碰的‘互动环节’,就能办一个收费展;有些甚至原作都没有,直接上复制品和数字影像,主打的就是‘潮人云集’‘好出片’。”然而一些有着扎实学术考据功底的展览,却因为“不出片”就迅速湮没在网络海量信息之中。

日前上海博物馆70周年之际举办的“博物馆的力量:赋能城市未来——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活动上,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介绍,在伦敦的游客只有20%会走进博物馆。这引起了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的思考:“博物馆是文化殿堂也好,艺术中心也好,那是观众走进去之后。博物馆要融入社会之中,要走到城市生活中心,才能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2017年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成为当年上海科技节重要活动之一。文物艺术品怎么能成为科技节的主角?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参观者“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严谨”,同时“像艺术家一样有想象力”。“科学很硬,加上文化和艺术的推动,能让人愿意爱科学。艺术和科学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分开了都不能叫钱。”

今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被称为近年难得一见的“现象级”展览,实现口碑与流量双丰收。通过对三代文物的系统梳理与展陈,观众能够了解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内在动力。而这场展览在互联网上同样获得一致好评,“很多网民自发撰写观展感受,从文物的形制到纹饰的样式,从各个角度分享自己的观展感受。”顾先生回忆,“那段时间朋友圈里,谁还没看过这场展览谁就没跟上节奏——这才是真正的‘网红’,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博物馆能设相亲角吗?

上海博物馆前任馆长杨志刚曾分享过一件趣事:他在医院看病时,医生看到他的工作单位后说,自己“第一次谈朋友的地方就在你们上博。”

无独有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也介绍,馆内曾统计发现,有很多人在博物馆相识相恋并组建家庭,“博物馆也可以成为邂逅的平台。”

陈履生拜访过许多博物馆,在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阿姆斯特丹的电影博物馆,每年超过60%的观众既不看展览也不看电影,就是来用餐喝咖啡,因为博物馆在运河边,船来船往,风景宜人。他在一次演讲时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却忽视了休闲功能。不少博物馆在设计之初,甚至未曾考虑预留公共休息场所。

从事旅游工作的市民孙虹对此颇有感触,在海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珍贵藏品前会放上长椅,参观者可以坐下欣赏。但国内许多博物馆几乎找不到休息处,“之前看一场精彩展览,站了三个多小时,找了很久才在三楼卫生间旁找到一个椅子。”

不过他也发现,近年来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在综合体验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在西岸美术馆,参观者看展之时,也可以坐在滨江平台,吹吹江风,喝杯咖啡。在建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留出了大片可供参观者休息活动的公共区域,并在五楼露台设置了一处江南园林,既是江南文化主题展的室外延伸,也能眺望周边的都市景观,是参观者休闲和举办活动的去处。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的博物馆应该具有“复合功能”,除了参观展览,还能在博物馆空间里休闲、社交、餐饮甚至只是发呆,享受浮生半日闲。即使一部分参观者对文物和展览并不感兴趣,只想进来打卡拍照发朋友圈,“他们选择踏进博物馆这一步,就是给了彼此一次机会。博物馆应该是观众喜欢来、愿意来且进得来的。”

今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公布的博物馆最新定义,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深化博物馆专业性的同时凸显了公共性。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认为,“今天的博物馆是最具包容性、参与性与多样性且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空间。”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一定义也阐释了博物馆主动融入城市,嵌入社区,与市民游客建立更广泛的文化连接,为公共教育和艺术美育提供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美好体验的必然趋势。

不过也有人担心,当博物馆试图吸引更多人关注时,“网红”化会加剧博物馆的同质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一经推出,许多博物馆迅速跟进;圆明园尝试“文创雪糕”,迅速成为文博场所的“标配”。如今谈到未来博物馆,许多人立即联想到咖啡厅、轻食餐饮、体验工坊……“所谓网红化,是同质化的一种当代表现。”有业内人士坦言,“网红”化背后是许多博物馆运作、管理方式趋同,这种迎合大众的方法缺少学术含量,没有技术门槛,失去了博物馆必备的独特性。

陈履生认为,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影响力并非一朝一夕的红,而是持之久远的存在,博物馆需要以独特的文化定力来塑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架构不同于网红的与公众联系的方式。

“学术上高冷,姿态上亲民。”孙虹说,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不仅要能当“网红”,更要能够“长红”。

(原标题:博物馆不适合打卡拍照引争议,高冷博物馆“网红”化可耻吗?)

来源:上观新闻

流程编辑:TF06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4:14: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博物,博物馆,打卡,争议的资讯:
...包容态度看待“打卡式观展”⊙付 彪今年暑期,国内“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媒体报道,河南博物院暑期每日接待量达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杭州博物馆7月16日入
2023-08-30 06:31:00
上海观复古雕花窗打卡博物馆,网友点赞近三万
上海观复博物馆中特色展馆是金器馆,顾名思义是一个专门用来展示黄金器皿、首饰的展馆,用网友们的话来说这个展馆就是“泼天的富贵”,放眼望去一片金灿灿的全是黄金。对游客而言,这些金灿灿
2023-06-15 20:24:00
《原神》与《古物见闻》联动吸引近万人出镜
...近万人去三星堆打卡?12月29日,这是《原神》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动线下活动开启的第二天,尽管是工作日,但阻止不了玩家的热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领取联动纪念品的长
2023-12-31 15:43:00
周慧虹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达6248家,占博物馆总数91%以上,每年全国免费参观博物馆
2025-05-16 10:46:00
春节限定浪漫!潍坊市博物馆春节打卡活动来袭!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潍坊报道记者从潍坊市博物馆获悉,春节假期,潍坊市博物馆(市博物馆、十笏园分馆、风筝分馆)正常开放。为吸引观众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参观潍坊市博物馆,提升潍坊市博物馆
2025-01-26 16:22:00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
2024-05-16 14:46:00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五一”假期各大博物馆迎来游客潮打卡“长沙主题”最受欢迎长沙晚报5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赵晓华 邓晓丽 管震 王莤)“五一”假期,长沙各大博物馆均
2023-05-02 03:45:00
杭州日报讯 杭州如同一座开放的博物馆,299个博物馆是城市的会客厅。5月18日,“博物馆之城——杭州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将正式开展。昨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组织媒体走进杭
2025-05-14 06:49:00
跟着《哪吒2》打卡博物馆:“结界兽”撞脸青铜人像,“七色宝莲”原型是博山炉
...《哪吒2》电影中出现的5个场景造型或道具,都能在各大博物馆中找到相似的原型。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看了电影好想去博物馆打卡
2025-02-18 16: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开了两天一夜的车来到这里,真的把病治好了,这一切都值了!”日前,来自长春的腱鞘炎患者张先生(化名)看着自己恢复正常的手腕
2025-08-09 07:07:00
近日,“77岁老人一次拔牙12颗种6颗后身亡”的事件引发广泛热议。据悉,该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且植入了5个心脏支架
2025-08-09 07:07:00
2025高考录取刚结束,暑假过半,动作快的高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本周日(8月10日),西湖大学本科新生报到。新生接受“始业教育”
2025-08-09 07:38:00
潜入建德某医院弱电井,安装VOIP设备…… 3名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获昨天,杭州警方公布多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今年5月28日
2025-08-09 07:38:00
高玲英:和380人一起用爱心照亮高原孩子成长
高玲英的手机相册里,满是丹巴希望小学和直亥希望小学孩子们的照片,这些照片比他们家长的还要多。于杭州而言,这两所学校均在两千公里之外
2025-08-09 07:38:00
学习·故事丨隆兴寺的一块隋碑 习近平总书记40余年的牵挂
2025年5月19日,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的一段往事。彼时,在隆兴寺调研的他
2025-08-09 07:38:00
厦门新机场开始气象数据收集
最新进展!首个空管设备开始运行厦门新机场开始气象数据收集厦门空管站气象观测人员在检查自动气象站设备。东南网8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喻柏菲 朱弘威)近日
2025-08-08 18:24:00
在安徽生娃养娃能省多少钱?这份“福利清单”请收好!
大皖新闻讯 最近,育儿补贴、学前教育费用减免等政策接连出台,从生孩子到养娃再到孩子上学,在安徽到底能享受到多少实惠?今天就来给大家算笔明白账
2025-08-08 18:40:00
近日,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邵医生坠亡一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报道指出,邵医生生前曾遭遇医疗纠纷当事人及家属的网暴,许多网友表示相关网络平台应发挥一定作用
2025-08-08 18:50:00
人工智能能写出工整的法律文书,大数据能精准预测市场趋势,算法能生成押韵的诗歌……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飙突进
2025-08-08 18:50:00
“老实”包子老板获游客“12345”热线表扬
近日,兴义市市场监管局收到一份特殊的工单,一名外省游客拨打“12345”热线,表扬兴义市下五屯莱蒙悦府大门旁边150米左右的馒馒香包子店商家
2025-08-08 20:00:00
快上车!国窖1573冰·JOYS“灵感巴士”开启全国巡游,首站停靠青岛
当炎夏持续升温,国窖1573冰·JOYS“灵感巴士”驶向城市街头,在热浪中持续释放清凉信号。8月5日,国窖1573冰·JOYS“灵感发酵局”开启全国巡游
2025-08-08 20:05:00
长江路院区:暖心服务获赞 医患情暖人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虽然患者多、新院区刚启用事情杂,但护士们一点不急躁,一遍遍解释流程,医生检查也特别有耐心,必须好好夸夸他们
2025-08-08 20:19:00
八月的天津,晚风里藏着特殊的期待——再过不久,上合国家的代表们会在这个城市齐聚,共商发展。海河两岸排列的天津地标向游客们展示着这座国际化现代都市的神韵
2025-08-08 20:23:00
因河而生、向海而兴,天津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文化符号,积极融入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霍元甲的拳脚功夫在银幕上震撼西方观众
2025-08-08 2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