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地铁无障碍厕所使用起来有点障碍
市民在本报后台留言反映厕所被上锁,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因缺少状态标识牌造成了误解,但也存在“被占用”的情况
王一凡
上海辟谣平台
最近有市民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后台反映:无障碍设施存在使用上的“障碍”,如部分地铁站的无障碍厕所落了锁,给有需要的乘客造成了不便。
上海地铁站内的无障碍厕所是否像市民反映的那样?记者对地铁的无障碍厕所进行了实地探访。
有没有人无状态标识
市民易奶奶表示,自己腿脚不便,在乘坐11号线时想上个无障碍厕所,发现门打不开,以为是门被锁上了,于是她忍着腿痛前往旁边的蹲厕。
记者前往易奶奶提到的11号线龙耀路地铁站一探究竟,这里的无障碍厕所位于站厅层靠近2号口的地方,是普通男女卫生间旁独立的一间,门把手处并没有红绿两种颜色的厕位状态标识牌,从外侧无法辨识厕位是否正在被使用。
门把手上方有钥匙孔,门上贴着“无障碍厕所”的标识,标识下方是一张“安全管理责任卡”,并标明了功能用途和责任人。
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无障碍厕所是否会从外侧锁门,对方表示:“在地铁营运时间内都不会从外侧锁门,上厕所时可以从里面锁门。但是地铁声音比较大,从外侧敲门听不清里面人员的回复,再加上门外写着联系方式,可能会让乘客误以为门被锁起来了。”
随后,记者又随机走访了地铁1、2、4、8、9、12、15号线中人流量较多的站点,比如12号线陕西南路站以及8号线延吉中路站无障碍厕所,也发现了单独设立的无障碍厕所缺少厕位使用状态标识的情况。
有些无障碍厕所安全管理责任卡上写着“管理用房”,此前11号线龙耀路地铁站无障碍厕所门上的功能状态栏写的则是“生活用房”。地铁工作人员解释,管理用房和生活用房本是为保证车站内部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生活所设置的用房。一般是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包括厕所、更衣室、休息室、茶水间、盥洗间、储藏室等。将原本的厕所加上了一些扶手、拉杆等防护设备,才改造成了无障碍厕所,但是并没有额外安装厕位状态标识,才会让部分乘客误解。
无障碍厕所常为占用状态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记者总共走访了16个站点,其中,有5个站点的无障碍厕所都处于占用状态中。
其中,12号线大木桥路地铁站的厕所在站外近6号口处,无障碍厕所为单独设立,除了无障碍标识外,旁边并未张贴任何说明,从外部也看不出是否有人如厕。记者尝试转动门锁开门,但没有任何反应。大约五分钟后,记者在门外听到如厕冲水声,一名穿着粉色工作服的人员从里面开门走出,厕所内还留着浓浓的烟味。
随后,记者向打扫厕所的清洁工询问无障碍厕所平常是否会被人占用,她表示由于无障碍厕所是坐便,其他厕所都是蹲便,确实会有人图舒适和方便选择无障碍厕所。
无障碍设施的细节不仅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便利,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文关怀。
大量地铁站内目前开放的无障碍卫生间仍存在着改进的空间,如未按照无障碍卫生间标准设计,存在推拉较为困难、洗漱空间较小等不足。另外,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曾有代表委员拿出一份调研数据:在地铁4号线、9号线、10号线、14号线的站点中,18%的站点仍没有配备无障碍厕所。
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地铁作为城市的出行重地,也应逐步改造升级相关无障碍厕所,方便特殊人群,将上海人文关怀的温度惠及更多群体。
本报见习记者 王一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0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