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记者今天(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日前,最高检以“守护国财国土、助推惠民政策落实”为主题发布第四十六批指导性案例,引导各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保护国有财产、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保障国家惠民政策有效执行。
本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四件,分别为:浙江省嵊州市检察院督促规范成品油领域税收监管秩序行政公益诉讼案;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督促整治闲置国有土地行政公益诉讼案;湖南省长沙市检察机关督促追回违法支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行政公益诉讼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督促落实电价优惠政策行政公益诉讼案。
据了解,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国有财产保护领域案件55270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案件9504件,共督促收回国有财产290亿余元,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51亿余元,收回被非法占用的国有土地6.75万余亩。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了污染企业违规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案,并通过指导办理一批难度大、有影响的案件,督促整治成品油税收监管秩序;保护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基金;追回煤炭等矿产资源损失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依法处置闲置低效用地等,带动各级检察院不断加强国财国土领域办案工作。
本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涉及大数据赋能税收监管、土地闲置低效的分类处置、监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缴入国库“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展示了检察机关在有效保护国有财产和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案例还拓展了传统国财领域案件类型,明确了检察机关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关组织和个人套取、骗取、截留、挪用各类助企惠民红利等情形,可以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确保政策红利落地见效,拓展了公益诉讼检察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空间。同时,依托大数据发现类案线索、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达成协同共治、将检察建议做成刚性的经验做法以及从中提炼的办案机制等,对各地办好同类案件具有指导意义。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民生热点问题,加大办案力度,推广运用数字监督模型,把提升办案质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国财国土领域理论和实务疑难问题研究,明晰案件范围和类型,指导各地妥善办理相关疑难复杂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促进协同共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