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高松 通讯员 张圣虎
9月27日,记者从蒙阴县“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来,旧寨乡着力做好深化“四雁工程”、做强特色产业、突破精深加工、实施“百千工程”、做实循环经济“五篇文章”,大胆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产业兴、群众富、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共富路,正一步步实现“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乡村”美好愿景。
坚持人才支撑,深化“四雁工程”
坚持头雁领航,选管用育相结合,培育市级“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2名、县级“乡村振兴好支书”3个,专业化管理支部书记占比63%。吸引归雁回巢,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支持、技术扶持,吸引在外企业家、优秀技术人才等50余人返乡创业,创建了裕和果品、鼎诺物流等骨干企业。壮大鸿雁队伍,常态化开办“旧寨夜校”,依托省级新型职业农民教学实训示范点北楼迎仙桥示范产业园,创新“夜校+课堂+基地”培训模式,开展培训百余次,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过千人。实现雁阵齐飞,通过基层党组织带头,头雁归雁鸿雁引领,片区创建党支部领办联合社4家、合作社32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12家,“党旗红、桃乡美”品牌越擦越亮。
坚持系统思维,做强特色产业
坚持“一村一业”,做活“土特产”,培育高家峪香椿、大洼岩杏、龙山樱桃、常坪葫芦、长岭肉牛等种植养殖基地32个。大力发展“旅游+”“生态+”等新产业,形成大洼百年杏园、禹家庄子石窟旅游、百楼古街、向阳峪红色军工、大上峪“第一车桃”等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格局,连续成功举办二十届“桃花节”、八届“杏花节”。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注册“蒙荫”“蒙桃”“旧寨岩杏”“崮前坡”“迎仙桥”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有力助推旧寨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品牌化高端化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增值赋能,突破精深加工
聚焦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培育旧寨蜜桃十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旧寨乡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蜜桃特色产业超十亿元乡镇。做优精品种植,搭建“双领”平台,与全国桃产业首席姜全团队合作,实现桃产业增值增效。做强龙头企业,投资10.6亿元建设十里桃乡碳中和产业园,打造电商产品加工特色园区,以链主龙头企业带动蜜桃全产业链发展,可解决1300人就业,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70万元。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行“高校院所+国有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公司+产业园区+创新中心”模式,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开展特种食品研究开发和FD冻干精深加工,推动蜜桃产业取得新突破。
坚持形神兼备,实施“百千工程”
将“百千工程”作为改善环境、双招双引、产业发展、集体增收、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把“政府想做的”和“农民想要的”结合起来,全力打造“十里桃乡、精致旧寨”美好画卷。开展景区化村庄建设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完成投资3600万元,硬化道路21.6万㎡,打造小微口袋公园26个,建设文体广场12个,村史记忆馆3个,安装路灯1215盏,绿化道路3.3万㎡,墙体美化1.6万㎡。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通过产业带动、村社共建、社企联营等多种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百千工程”带动集体平均增收3万元。
坚持绿色兴农,做实循环经济
坚持生态化利用,创新“易腐垃圾收集+益生菌发酵+有机肥回田”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每个行政村都建设了易腐垃圾发酵池,年可减少垃圾8000余吨,制作有机肥700余吨。坚持产业化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兴建枝条粉碎厂,结合可移动碎枝机走街穿巷,清除村内散乱和富余果木枝条、秸秆,全乡年消化果木枝条2万吨,实现效益300万元。坚持资源化处理,探索“虫经济”,利用腐食性昆虫过腹转化,使发酵的残次果、果木枝条、废弃果袋等转化为颗粒状肥料和优质虫蛋白,年处理能力20万斤,年收益达80万元,真正实现了垃圾减量和集体增收的双重效益。
蒙阴县旧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增健表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实施为契机,高点定位,统筹推进,全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