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盛嘉敏)近日,三河市法院通过“诉前鉴定+诉前调解”工作模式,高效调解了一起涉及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深入践行了“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案涉当事人原告李某与被告为同村村民。2022年,被告雇佣原告进行灯具安装,由于被告未扶稳梯子,导致原告因梯子下滑摔伤,经诊断伤情为右根骨粉碎性骨折,住院期间共花费46558.43元。调解过程中,由于原告伤情严重,可能涉及伤残情况,原被告双方摩擦日渐增大。为避免双方矛盾激化,承办法官拟采取“先委托、后调解”方式化解此案,并及时与司法技术室进行沟通。
司法技术室法医运用专业知识,审查原告病历材料是否达到伤残标准,最终确认案件符合委托鉴定条件。随后,此案通过随机摇号方式选定了委托鉴定机构,办理了诉前委托鉴定事宜,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原告的伤残等级鉴定很快出了结果,其伤残等级为十级。
承办人员收到司法技术室移交的鉴定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同时,双方也为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专业性和法官的调解能力点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