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一粒种子的新生!育种“三剑客”赋能“种业振兴”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6-23 22:50: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编者按】科研照亮,创新赋能。湖北大学深耕育种领域,以“种质星火”为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征程上,书写着“湖大担当”的创新实践。

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科研团队,或突破多倍体水稻技术瓶颈,或聚焦木本油料树种改良,或深耕水稻抗逆育种,执灯前行,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农业科研的湖大篇章。6月23日,全国30家主流融媒走进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探访他们如何以“一粒种”“一滴油”守护大国粮仓、润泽百姓生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许文秀)

破解育种难题

多倍体水稻引领生物育种新方向

“多倍体水稻就像‘基因集装箱’,能聚合野生稻抗病、耐旱等远缘优势。”在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玉池和蔡得田教授团队致力于多倍体水稻育种研究20多年。这一领域被视为水稻育种的重要革命。

一粒种子的新生!育种“三剑客”赋能“种业振兴”

多倍体水稻因基因组剂量增大,优良基因组合机率增加,但长期以来,结实率低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团队突破了亚种间及基因组间水稻杂交育性的瓶颈,成功创制系列籼粳亚种间高结实材料,进一步突破AAEE及AABB等基因组间可育四倍体水稻。相关技术不仅可直接用于四倍体水稻品种选育,还可通过倍性循环技术为二倍体水稻育种创建宝贵的桥梁种质。

四倍体水稻基因组背景成倍增加,多样性更加丰富,代谢底盘及通路改变,营养强化特性更加突出。研究显示,与对应的二倍体水稻相比,四倍体水稻中总蛋白的含量提高了13.33-44.67%,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5.2-58.8%,尤其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提高了31.96-49.9%。这为营养强化功能型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营养强化大米的需求日益增加。大米蛋白具有低糖、低脂、易消化、不过敏等优点,是优质的植物基蛋白资源。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水稻育种的路径和方法,更为大米蛋白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不仅要让农民种得省心,更要让消费者吃得健康。”何玉池说。

从实验室到太空

一粒种子的科技蜕变之旅

在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一株株嫩绿的山桐子幼苗在光照培养箱中悄然生长。这些看似普通的幼苗,承载着吕世友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科研心血。

山桐子,这种被誉为“树上油库”的木本油料树种,因其种子与果肉富含油脂、产油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吕世友团队的研究重点。吕世友教授介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而山桐子油的产业化开发有望为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方案。然而,山桐子树种存在雌雄异株、种子实生苗变异性大、传统品种需五年结果等技术瓶颈,科研攻关迫在眉睫。

一粒种子的新生!育种“三剑客”赋能“种业振兴”

面对挑战,吕世友团队以种质资源收集为突破口,筛选出5个高油高产且果实性状特异的山桐子种质资源,其中,“纤彤1号”种子含油率高达44.71%。团队还构建了高效快繁体系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依托无性繁殖技术为优良品种推广奠定基础。更令人瞩目的是,团队联合企业将山桐子种子送入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变育种。2023年4月,山桐子种子搭载神舟十六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2024年4月,“中国第一个山桐子太空育种基地”落户云南宣恩市。一系列举措不仅加速了山桐子的遗传改良进程,更为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技术储备。

吕世友团队深知,科研成果的最终价值在于服务社会。他们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年产10-30万株山桐子优良雌株种苗生产线,并联合企业建立了30亩太空育种基地。未来,团队将推动山桐子油走进千家万户,让荒山变“金山”,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双稻”破局

水稻抗逆育种再添“硬核成果”

由吴文华教授课题组自主选育的琴旱优651和旱优718两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标志着团队在水稻抗逆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琴旱优651是湖北省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琴旱优651在襄阳老河口张集农场连片两千亩旱播旱管种植,全程无淹水灌溉,表现出生育期适宜、抗旱能力强、结实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据团队核心成员付冬博士介绍,该品种的推广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

一粒种子的新生!育种“三剑客”赋能“种业振兴”

旱优718属于长江中下游麦茬籼稻品种。2024年,旱优718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产量好、米质优的特点。此外,该品种还参加了广西桂南晚籼组区试,适应性好,有望于2025年扩区审定。

品种审定只是第一步,市场化推广才是关键。前期,团队已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开展了试验示范、种子试制试繁等工作。2025年,杂交种子将正式走向市场。

从油料安全到主粮增产,从节水抗旱到营养升级,湖北大学育种“三剑客”以科技为笔、以种质为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湖大方案”。未来,随着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湖北大学将继续以种业振兴为锚点,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绿色希望”播得更远。

一粒种子的新生!育种“三剑客”赋能“种业振兴”

点击图片查看“高校赋能 共建支点——2025湖北高校行聚焦湖北大学”专题页面【责任编辑:黄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种子双交会二十年后再回合肥
...年大会以院士论坛领衔,举办6场论坛,包括:中国智能育种技术创新院士论坛、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新生代种业企业家论坛、种子价值提升论坛、种业金融论坛、农作物种粮一体化论坛等。各领
2023-09-22 01:28:00
中种国际陈寔: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丨种业“新”声量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他 期待 尽快参与中国 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 把全球更多、更好的资源带到中国来 ,助力中国农业发展。本期种业“新”声量,听听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拜
2025-02-08 21:37:00
育好每粒种  打好“翻身仗”
...业振兴的目标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种业企业等方面进一步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品种创新有了新动力全国种子双交会田间展示面积约100亩,集中展示了34
2023-10-23 04:12:00
...协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们把关注点聚焦在“加快推进生物育种创新”“构建种业全产业链体系”等问题上,纷纷献计献策,建言咨政。攻关“卡脖子”技术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种业的生命力在
2023-01-14 04:36:00
种业振兴基础更坚实(深阅读)
...业种质资源库。 收集而来的种质资源承载着乡情,也是育种创新的“潜力材料”。此次普查中,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份、畜禽遗传材料107万份、水产养殖遗传材料12万份。其中,
2024-08-18 05:41:00
培育更多“金种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推进新疆种业振兴扫描
...计鉴定性状数据10万余个,采集典型性状图像2万余张,为育种机构、育种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支持,破解育种科研痛点,加速我国种业弯道超车。目前,种子库共保存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万
2024-01-05 12:10:00
世界热土一个新质硅谷助推中国种业振兴
...主任陈凡说。南繁热土成新质生产力主阵地3月7日,面向育种数据处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种平台在三亚发布,该平台实现了包括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大模型大算力优化加速、人工智能算法预测亲本
2024-03-20 01:57:00
一粒种子促振兴 河南种业创新已现六方成效
...前,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孙巍峰介绍,自2021年国家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河南省为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
2023-11-03 15:03:00
落户南繁硅谷发展提速,种业龙头中种集团如何“振兴”?
...两大国家级实验室、两大全球领先研发中心、遍布全国的育种测试基地在内的“2+2+N”种业研发创新体系,并联合国内67家科研单位团队启动首批“揭榜挂帅”项目,持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
2024-03-23 21:18: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双塔巍巍秋菊香
双塔公园中心广场上花团锦簇,游人众多。耿婧媛 摄晨光微熹,永祚寺双塔静静伫立,身影投映在双塔公园初醒的湖面,绰约多姿。步入公园
2025-10-05 07:29:00
根据太原市气象台预报,受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预计10月5日至9日我市有连续阴雨天气,过程降水量90~120毫米
2025-10-05 07:30:00
登台城,昼观山水城林,夜入极光幻境六百五十多岁古城墙承包假期好风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一侧是高楼林立的都市
2025-10-04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林敏丹)副热带高压强势依旧,昨天鹭岛仍然热气腾腾。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我市仍以晴好天气为主
2025-10-04 09:20:00
厦门园林植物园:数百种三角梅花浪 流量担当
市民游客在植物园百花厅参观。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三角梅花浪、千日红花海、天南星科植物花展、草坪liveshow
2025-10-04 09:20:00
翔安香山:50亩向日葵花海 引人入胜
多品种的向日葵争奇斗艳。新品种“泰迪熊向日葵”(左上)赏花人来来往往,非常热闹。本组图/翔安区融媒体 提供 (除署名外)人面鲜花相辉映
2025-10-04 09:20:00
5000年前的陶罐藏着月亮的故事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这个中秋,当你抬头赏月时,可能不会想到:我们对月亮的痴迷,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了!在河南省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2025-10-04 09:34:00
漫步森林小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仿佛闯入童话里的森林秘境。随手一拍,都是电影感满满的秋日大片!
2025-10-04 09:36:00
河南一老虎咬水管 “定格” 成 “雕塑” 当地动物园回应:它在嬉戏,是真老虎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一段“老虎咬水管一动不动像雕塑”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关注。视频截图视频中,一只老虎咬着水管一动不动
2025-10-04 10:03:00
华商网讯 据微信公众号“广东应急管理”10月4日消息,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强度继续加强,进一步趋向广东省粤西沿海
2025-10-04 10:26:00
华商网讯 中央气象台10月4日06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今天(4日)凌晨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
2025-10-04 10:26:00
国庆黄金周新玩法:黄果树小黄鸭漂流“萌趣”出圈,解锁山水间亲子欢乐密码
随着今夏贵州“漂流热”的持续升温,这个国庆黄金周,前往黄果树的游客惊喜地发现,除了感受大瀑布的磅礴气势,还有一个充满童趣与欢乐的新选择——黄果树小黄鸭漂流
2025-10-04 10:35:00
绩溪鄣山大峡谷景区再次启动限流措施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上午,位于绩溪县境内的鄣山大峡谷景区发布《注意→鄣山大峡谷目前已启动限流措施》的信息,内容显示:景区今日10时入园游客数量已达景区上限
2025-10-04 11:13:00
【高清组图】贵州从江:民俗斗牛庆“双节”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在丙妹镇松学斗牛塘举办“贵州牛·超级牛”斗牛观演活动。通过民俗文化展演、牛塘普法宣传、超级牛集市及传统民间斗牛等共庆国庆节和中秋节。
2025-10-04 11:39:00
特色文创“圈粉”游客 让武当文化“可带可藏”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周容翼 秦钰麟 甘秋娟)国庆长假期间,武当山风景区不仅以仙山云海、千年古观吸引八方游客,景区内各具特色的武当文创产品更成为“新亮点”
2025-10-04 14: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