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别样的寒假 一样的精彩(深聚焦)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5-02-09 05: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2月09日

第 06 版)

别样的寒假  一样的精彩(深聚焦)

“红领巾”讲解员夏梓轶在上海天文馆为观众讲解星空摄影作品。

别样的寒假  一样的精彩(深聚焦)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在青岛泊里大集上了解糖画。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别样的寒假  一样的精彩(深聚焦)

别样的寒假  一样的精彩(深聚焦)

寒假期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各地陆续展开,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在志愿活动中奉献青春、在一线调研中拓宽视野、在服务乡土中增长本领,度过快乐又充实的假期。本期教育版,我们选取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实践,看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缤纷寒假中收获锻炼和成长。

——编 者

博物馆

新春展演年味浓

本报记者 吴 丹

蛇年识蛇,只用眼睛看?远远不够。

在“红外热感互动体验”中感受蛇类捕猎时对温度变化的敏感,通过3D打印毒牙模型来了解毒蛇的演化,观察蛇形机器人攀越障碍物……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神秘蛇境”农历新年生肖展,声光电间,体验操控中,蛇类的进化史和多样性,已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

走近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我喜欢这里!”生肖展不远处,上海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毛嘉珺正和妈妈毛燕华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寒假绿螺训练营。孩子在玩乐中增长知识,探索多彩自然的奥秘。

“蝴蝶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枯叶蝶就像一片树叶,无毒的蝴蝶还会模仿有毒蝴蝶的形态来防止自己被吃掉呐。”

瞧着女儿如数家珍,毛燕华笑着道出“甜蜜的烦恼”——算上这次体验活动,她和女儿寒假已经3次打卡上海自然博物馆。

“寒假是孩子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的好时光,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机会。”毛燕华认为,博物馆的各类活动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是校内学习的有益补充。

新春展演年味浓,在文博场馆过大年成为一种新风尚。今年是《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出台后的第一个寒假,上海教育系统联合各大场馆精心设计、推陈出新,助力孩子们度过愉快又充实的春节假期: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围绕馆藏文物“菊花石砚”开展新春挂件制作体验活动;

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一群“星空少年”以沉浸式情景剧的形式,讲述少年钱学森的故事;

在上海昆虫博物馆,80幅青少年“自然笔记”优秀作品展引人驻足,绚丽多姿的生物映入眼帘……

从参观者到参与者,浦东新区建平临港中学六年级学生夏梓轶选择成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我喜欢天文馆,想把有趣的天文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展现出我们新时代好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1月23日,夏梓轶正式“上岗”,主要负责天文馆1B夹层区域的星空摄影作品讲解。看到观众好奇的神情,听到有小朋友表示“以后要当天文学家”,他体会到了志愿讲解工作的意义。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受到了广泛认可。”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介绍,2024年自然博物馆和天文馆的参观量分别同比增长10%和5.9%,节假日期间常常一票难求,“为了提升观众体验感,初四至初七我们加开了夜场,并对瞬时流量实时监控,作出动态提示。”

此外,为了让博物馆更可触达,上海科技馆正在探索“走出去”的策略,推出“一平米博物馆”“行走的博物馆”等品牌活动,把丰富的藏品资源送进学校、社区、书店等。倪闽景透露,改造后的上海科技馆周边将被打造成科普文化休闲街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科学教育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云端课堂

云支教点亮梦想

本报记者 黄 超

翻开教案,面带微笑地盯着屏幕……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爱心支教中心志愿者陈锦洋早早坐在电脑前,准备与自己的“学生”首次“云端”相见。

“小陈老师好!”下午3点,河南虞城县田庙初中九年级学生范子涵准时上线,一节别开生面的“云支教”课程开始了!

今年寒假,63名浙大学生守在线上,“一对一”帮扶田庙初中63名学生,展开跨越时空的“云支教”。

“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今年大三……”开场白后,陈锦洋讲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从县城小学到市里中学,再到浙江大学,“起点不决定未来,只要努力,每一步前进都很有用!”

准备这段自我介绍,陈锦洋动了心思。“我提前搜集田庙初中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意愿。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点亮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

一番寒暄后,陈锦洋详细说起了寒假“云支教”的安排:“结合你的学习情况,我设计了8次线上交流。可以吗?”范子涵听了连连点头。

另一个屏幕前,浙大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大一学生吴钰同正给八年级学生仲威旭讲解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

硅基、大模型、生成式……一些名词让小仲摸不着头脑,“老师,再形象些呗!”

“制作AI模型就像做汉堡,输入对话框如同准备肉饼……”通俗的比喻,在小仲心底种下科技的种子。

像这样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正是浙大三农协会爱心支教中心的“拿手菜”。“我们是综合性大学,开展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学有优势。”来自浙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的指导老师张瑜彬说。

积极互动中,第一节云端课接近尾声。范子涵忍不住赞叹:“您的讲解方式太‘灵’了,内容也是干货满满,五星好评!”

点赞背后,是支教的价值体现。“部分农村学校面临教师老龄化等问题,需要年轻人的力量,给教学带来好办法、送来新知识。”田庙初中副校长陈胜利说。

河北、山东、安徽、四川……2019年起,浙大三农协会爱心支教中心先后帮扶6所农村学校近2000名学生,探索日常支教、暑期支教、云支教等类型,累计400余名大学生参与。

“未来,我们还将扩大支教范围,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益讲授。凝练课程素材,做强STEAM教育。”张瑜彬说,在支教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厚植浙大学生的爱农情怀,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些天,陈胜利去学校值班的路上,总能碰到几位家长。

“你们这支教好啊,我家孩子放假在家也能有收获!”欢笑声回荡在热闹的街头。

实验室

科研一线追光逐梦

本报记者 丁雅诵

1月28日,农历除夕,神州大地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

万里之外,中国南极中山站白雪皑皑。北京时间下午4时,清华大学工程师、智慧天网极地通信试验队队员陈思哲正在等待智慧天网卫星过顶。

南极没有地面光纤等基础设施,所有通信都依赖于卫星网络,以前中山站的网速仅能支撑科考队员浏览文字网站、发布文字信息。去年5月,清华大学牵头研制的智慧天网卫星发射升空;12月,成功实现南极中山站自主卫星网络通信的突破。

“今天是除夕,通过这颗卫星,科考队员能和国内的亲友们用上高清视频拜年,一定要全力保障好,让通信万无一失。”陈思哲对这项工作很有信心,操作步骤早已烂熟于心。抵达南极后,他与国内师生、同事一道,根据南极现场环境对系统参数开展了深入调试、优化。

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际,不少科研人员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和实验仪器相伴,坚守在科研一线。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去年年底,锦屏大设施液氮低温屏蔽装置启动液氮灌注,这意味着锦屏大设施的关键科学实验设备正式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去年10月初来到锦屏,至今已100多天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生陈继开说,“早一天进驻开展实验,就可能早一天取得进展。大家都跃跃欲试,希望为新一代暗物质探测等出一份力。”

寒假期间,陈继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微贝克每公斤量级高纯锗谱仪和毫贝克每公斤量级高纯锗谱仪的调试与运行,这些高灵敏度探测器对于暗物质、中微子等研究十分重要。

“科研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寒假期间,我们选择留在锦屏,不舍昼夜地捕捉宇宙的声音。”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暗物质实验负责人岳骞介绍,在项目建设和调试同步推进时,常常需要连轴转,白天使用探测器测试,晚上进行实验设施的安装。

作为综合性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平台,锦屏地下实验室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不同的团队,带着各自待解的谜题会聚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团队使用了灵敏度更高的液氙暗物质探测器,让实验组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聚焦深地原位生命观测等,开展医学前沿实验研究……目前已有暗物质、中微子、核天体物理、岩石力学、引力波、深地医学、量子计算等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正在锦屏地下实验室进行。

“在科研一线追光逐梦,是崎岖且充满挑战的。现在的硬件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没有任何闭塞、压迫的不适感,这让我们能更舒心、更安心地进行实验。”陈继开说,“新的一年,我将在这片科研沃土上继续耕耘,努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年货大集

留学生体验中国年

本报记者 吴 月

艳丽的年画、此起彼伏的叫卖声……1月18日,农历腊月十九,恰逢开集日,山东青岛泊里大集摊位林立,年货琳琅满目。刚下大巴车,在山东科技大学就读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吴芃就感受到浓浓年味。这天,他与30余名外国留学生一道,参加青岛市教育局主办的“非遗里的中国年”国际学生采风活动。

第一次来到中国农村的集市,爱好摄影的吴芃频频举起相机记录:春联摊位前,同学们好奇地品读;热腾腾的炉包、红彤彤的糖葫芦,吸引了不少同学购买。“我们还品尝了羊汤,味道很不错!”吴芃说。

山东科技大学有700余名留学生,其中不少同学寒假留校过年。学校与相关部门、周边社区等联手开展“我在山科过大年”等活动,组织同学们包饺子、剪窗花、画糖画,体验中国文化。前不久的“非遗架桥中外情”活动,就给吴芃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知道自己的生肖吗?”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里,外国语学院学生冯媛用流利的英语向留学生介绍春节与生肖文化。随后的动手体验环节,中外学生跃跃欲试,一同感受非遗文化:书画社团的同学指导留学生拿起毛笔,书写福字;彩绘泥塑区,大家为十二生肖泥塑上色……

“我把中国同学写的春联贴到了宿舍门上,横批是‘天下一家’!”吴芃说。

来自萨尔瓦多的留学生缇娜体验了漆扇制作,为扇子染上淡雅色彩,“是不是有独一无二的美?”

“近年来,我们每年面向留学生组织20余次类似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范志坚介绍,学校不仅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概况”等课程,还完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设计了传统文化体验、体育拓展、艺术鉴赏、志愿服务等育人模块。此外,推出“课堂+基地”的留学生教育模式,在校外打造近10处研学基地,校园附近的中医医院、茶文化体验基地等都成为学生实践场所。

回顾2024年参加的文化体验类活动,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麦福瑞有许多美好回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品月饼,在福建参加“海丝青年汇”交流营、游览福州三坊七巷,创作英语短视频、介绍青岛美食……

春节是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日子。麦福瑞在泊里大集上买了一张福字,贴在宿舍门上,“我听说,福字象征着幸福、福气。”麦福瑞也在朋友圈写下新年祝福:“愿福到万家!”

(任波参与采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9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留学生与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专题展在沪开幕
...立75周年、迎接第48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由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主办、致公党松江总支协办的“祖国记忆——中国留学生与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专题展览14日在上海中国留学
2024-05-14 18:29:00
“洋学生”感知“大美中医”
...:青年报学五禽戏中药手作“洋学生”感知“大美中医”留学生学五禽戏。青年报记者刘昕璐摄青年报记者刘昕璐本报讯当“洋学生”遇到“中医五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套以虎、鹿、熊、猿
2023-10-16 07:30:00
伴着书香 品尝甘苦,我们开学啦!
...在8月下旬就迎来了新生报到季。从双胞胎姊妹到俄罗斯留学生,来自天南海北的1.1万余名2023级新生走进了上海大学。作为最早开学的沪上高校之一,他们度过开学典礼和迎新晚会的一个
2023-09-16 18:55:00
...华文化学院、上海大学主办的“走进两个天地”——外国留学生行走上海系列活动举行。来自21个国家的28名上海大学留学生走进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新天地、蟠龙天地,感受红色文化、海派文
2023-10-27 19:14:00
今年春节,高校留校师生如何感受“家的温暖”?
...2024年师生迎春年夜饭活动,寒假留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6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迎春年夜饭”活动现场,学校还为留校学生抽奖赠送“2024从头悦己”洗
2024-02-11 20:20:00
...饭大餐也很丰盛,六菜一汤两主食的套餐年饭免费供应。留学生们围坐一桌,一起感受迎新春的中国年氛围,热闹过年。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秉持“爱满华师、情溢后勤”服务理念,在2023
2023-01-20 14:16:00
来华留学生镜头里的多彩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获得复旦大学举办的“我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摄影比赛一等奖。 沈凯行的摄影作品《Friendship》旨在展现旅行的魅力。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日前,
2024-09-06 07:10:00
启德教育助力“QD杯”:国际名校围棋精英邀请赛圆满收官!
...积极复盘交流。之后,东京大学代表队还参观了棋牌文化博物馆,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国棋牌文化的魅力。最终,上海国际高中围棋社联队以10:9的微弱优势取得胜利。日本东京大学围棋队参观
2025-03-06 10:18:00
写意中国丨专访2023“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总决赛冠军周静雅
...河网继续推出“写意中国”系列报道,讲述外籍专家以及留学生的汉字故事,与海内外网友一起继续追寻文字的足迹,探寻一撇一捺写就的文化传奇。大河网讯 “天下相亲与相爱,动身千里外,心
2023-10-22 10:4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班组长培训暨“中铜杯”组长竞赛班开班仪式举行
近日,由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办、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承办的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班组长培训班暨“中铜杯”班组长竞赛赛前辅导班开班仪式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2025-08-28 10:29:00
在数字中国战略与教育强国建设双重驱动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路径。潍坊科技学院教育学院以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
2025-08-28 10:29:00
以赛促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师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省赛中获佳绩
近日,由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办的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省赛圆满落幕
2025-08-28 11:04:00
走访慰问送温暖,大学生沂蒙情协会走进沂蒙山区献爱心
为传承沂蒙精神、践行青年担当,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携手济南万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织8名志愿者赴临沂市,开展“燃星照亮求知路
2025-08-28 11:05:00
学大教育2025年上半年营收19.16亿元,同比增长18.27%
多知8月27日消息,学大教育(000526.SZ)今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学大教育营收19.16亿元
2025-08-28 13:41:00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减灾青年行”团队开展系列防灾减灾社会实践活动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王宇昊 王彬 青岛报道为提升公众灾害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基层防灾减灾安全防线,8月3日至8月21日
2025-08-28 15:26:00
2025青岛市高雅艺术进校园 青岛市歌舞剧院曲艺专场走进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实验高级中学的校园里,流淌着别样的艺术芬芳。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演艺集团主办
2025-08-28 15:28:00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杨伦 青岛报道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践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指导方针
2025-08-28 15:28:00
齐鲁医药学院教师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卫检专业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
鲁网8月28日讯8月26日,第四届“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授课技能竞赛在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成功举办
2025-08-28 17:25:00
初秋伊始 “幼”见归期 济南历下一幼新学期开学准备纪实
鲁网8月28日讯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倏忽间,又是一年开学季。怀揣着新的希望与憧憬,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教集团全体教职工
2025-08-28 17:26:00
齐鲁医药学院原创作品《解营村歌》荣获淄博市“村歌嘹亮”歌曲创作特别奖
鲁网8月28日讯8月26日,“村歌嘹亮·安澜同梦”2025淄博市新时代乡村歌曲评选暨颁奖晚会在淄博高青举行。本次活动由淄博市委宣传部
2025-08-28 17:27:00
鲁网8月27日讯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封装寄出,济南大学2025年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今年济南大学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
2025-08-27 10:14:00
新学期新征程,新规划谱新篇——山东省济南古城中学召开工会选举大会暨五届四次教代会
鲁网8月27日讯夏末暑气渐消,新学期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古城中学在学校报告厅隆重召开工会选举大会暨五届四次教代会
2025-08-27 11:25:00
突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河南专科双冠花落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大河网讯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湖北黄石奥体中心圆满落幕。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田径队在学校党委副书记符水龙带队下
2025-08-27 14:39:00
齐鲁医药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安全工作会议暨“开学第一课”专题会议
鲁网8月27日讯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集团关于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消除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2025-08-27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