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李一陵
全省通报批评、取消三年内省级评优评先资格,取消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称号,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给予免职处理……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并就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提出要求。
从公布的查处案例来看,违规行为则主要是违规补课、提前开学等。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过长、节假日补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是基础教育的痼疾。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违规补课,但一些学校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一些地方节假日违规补课,成为公开的秘密,甚至是办学“传统”。以至于当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计划恢复双休日制度时,竟然遭遇多方的阻力。
节假日补课等现象之所以顽固存在,与应试压力有关。升学率不仅关系孩子的前途,也关系教师的奖励、学校的办学成绩。当有一部分学校违规补课而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守规矩”的学校将遭遇方方面面的压力,被裹挟参与其中。短期来看,不断拉长学生学习时间的做法可能取得一些成绩,但当所有学校这样做,以时间换成绩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普及,其边际效益自然会不断降低。
当下,违背教育宗旨、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的各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有蔓延趋势。在一些学校,学生一天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跑操、背单词、精确到分钟的饭点,有些学校甚至在中午关闭宿舍,学生只能在教室趴在课桌上午睡。这种管理模式还被当作经验,不断复制。如此内卷之下,学生必然是疲惫不堪,基本休息、交往等正常的社会生活都无法保障,不仅发展潜能被透支,好奇心、创造力被消耗殆尽,身心健康也会严重受损。
升学重要,但学习要讲方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要有底线,办学更要有红线。通知要求严格规范管理,要求将合理安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互动时间作为“底线”,将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红线”,是对教育常识和办学规范的再一次重申。
内卷式竞争不会有赢家,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育人模式、学习模式面临深刻变革。靠卷时间、牺牲身心健康来提升成绩的做法必定越来越行不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竞争,培养既能够应试又善于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学生,显然不可能通过违规补课、延长在校时间实现。
面对违规办学行为,则必须严肃查处、严肃追责问责。发布查处违规办学的典型案例,是清理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背教育宗旨、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的各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重要一步,将起到正本清源、以儆效尤的作用。
坚持依法治教,为学校办学治校立标尺、明规矩,动真格查处纠正违规行为,有效推动办学治校循规律、明底线、守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重塑学校育人生态,守护孩子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